丫丫电子书 >> 言情小说 >> 阳谋三国TXT下载 >> 阳谋三国章节列表 >> 阳谋三国最新章节

第一卷 董卓乱汉 第5章:何进之死:竟隐藏天大阴谋

作者:吴越贱客 下载:阳谋三国TXT下载
    分析完曹操的出身和早年有些憋屈的为官经历,那么我们要问,究竟是什么,让一个宦官子弟出身的曹操,最终成为中原诸候的终结者,一代魏帝国的开辟者呢?

    众所周知,在东汉末年,发生了两件大事,如果不是这两件大事,东汉王朝虽然已经是一个无阐少铃铛的破车子,估计还能往下撑个几十年,只要东汉王朝继续维持下去,像曹操这样的宦官子弟即使背叛了自己的出身阶层,也是很难有好前途的。

    但是乱世出英雄,这两件大事摧毁了东汉王朝,却帮了曹操的大忙。

    第一件大事是公元184年的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但是和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和元末的红巾军起义仍然不能相提并论,因为在那两次起义之中,不管是刘邦、项羽,还是朱元璋、陈友谅,那都是从起义军内部成长起来的,是在政府军的对立阵营里走出来,最后建立了汉、明帝国。

    黄巾起义比较可怜,对那些早就梦想着割据天下的军阀而言,基本上是这次起义为他们铺平了称王称帝的道路,在后来的各地诸候之中,只有汉中的张鲁算是与农民起义有些联系,是农民阶层拥立起来的,但是张鲁的“五斗米教”和黄巾起义的“太平道”虽然同属道门,但区别很大,而且汉中和中原的黄巾起义也没有组织上的联系。

    对中原的军阀们来说,黄巾起义的战斗力并不太强,也没有长期占据到比较重要的州县形成农民割据势力,反观东汉王朝在镇压的过程之中,包括卢植,出现的著名统帅有三个:即皇甫嵩、朱儁和卢植。

    即使是卢植,在《后汉书·卢植传》里也有记载如下:

    帝遣小黄门左丰诣军观贼形势,或劝植以赂送丰,植不肯。丰还言于帝曰:“广宗贼易破耳。卢中郎固垒息军,以待天诛。”帝怒,遂槛车征植,减死罪一等。

    这段记载可以说明大太监左丰的可恶,说明卢植很冤枉,但是也从侧面可以看出,在这次镇压黄巾起义的军事行动中,领军大将如方面军统帅卢植都没有得到皇帝的充分信任,而且兵权还在握时就能被关进牢车,押送赴京。

    一句话,虽然这事要怪皇帝的昏庸,但是帝国的上层显然也没有太把黄巾起义太当回事,所以顺带着也就没有太尊重卢植这位方面军元帅。

    另外两位皇甫嵩和朱儁,在平定黄巾起义后,皇甫嵩被封为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朱儁被封为西乡侯,迁镇贼中郎将。后拜右车骑将军,更封钱塘侯。

    按说车骑将军的官位也够高了,是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的将军,地位相当于上卿,或比三公。

    但是同样,平定黄巾的第一统帅皇甫嵩,也发生了与卢植类似的事情,《后汉书·皇甫嵩传》有记载:

    初,嵩讨张角,路由邺,见中常侍赵忠舍宅逾制,乃奏没入之。又中常侍张让私求钱五千万,嵩不与,二人由此为憾,奏嵩连战无功,所费者多。其秋征还,收左车骑将军印绶,削户六千,更封都乡侯,二千户。

    看来这个皇甫嵩连左车骑将军印也没能保住,可见朝廷是真没把黄巾起义太当回事。而在之后的朝廷变故之中,卢植、皇甫嵩和朱儁三位大佬也没有什么实权,在何进谋诛宦官的时候,依赖的还是二袁兄弟。

    如果各位觉得我的推断有些武断,那么大家可以对比郭子仪和李光弼在唐朝时受到的待遇,那时候有人敢轻易动这两位吗?

    不对比不知道,一对比就会发现,黄巾起义这件大事,对当时的豪强们来说,实在是有点鸡肋。

    曹操在镇压黄巾起义的军事行动中被拜为骑都尉,受皇甫嵩节制,《后汉书·皇甫嵩传》有记载:

    其夕遂大风,嵩乃约敕军士皆束苣乘城,使锐士间出围外,纵火大呼,城上举燎应之,嵩因鼓而奔其阵,贼惊乱奔走。会帝遣骑都尉曹操将兵适至,嵩、操与朱俊合兵更战,大破之,斩首数万级。

    看来曹操人生的第一次出征,上阵杀敌运气还不错,首战告捷,大大增强了他对领兵作战的信心,但这次大胜的功劳,似乎应该更多的归于皇甫嵩的英明领导。

    曹操本人在战后因军功被封为济南相,成为山东地方长官。

    纵观黄巾起义对曹操的影响,我们可以说,这是一次时代变迁的风云大事,但是这件大事对曹操来说,影响很大,因为这是曹操第一次真正的带兵打仗,从三十岁的而立之年开始,开启了他一生的戎马生涯。

    而且这次出征也给他的身份带来了转变:从现在开始,曹操已经有军方背景了。

    这个背景非常重要,也是因为这个军方背景,才让他在四年后,被封为“西园八校尉”之一,再次执掌兵权。

    由于有了军方背景,又一直执掌兵权,这也为他将来招募私军反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换句话说,在当时虽然汉室崩颓,但也是不谁都能拉竿子起义的,你身份地位不够,谁去响应你呢。

    我想刘备对此就深有体会,因为他就是吃透了资历不够的苦头。

    但是这第一件大事,毕竟没有让曹操真正地实现辉煌腾达,我们在上文说过,虽然曹操拥有军功,又有地方官从政经历,但在洛阳官场,他的官职和地位还是远远落在二袁之后。

    这想想也很好了解,平定黄巾军的主帅皇甫嵩和卢植都没能进入权力中心,还别说你当时一个骑都尉曹操了。

    而第二件大事,则让曹操的命运发生了真正的转折。

    这第二件大事,其实是由一连串的大事组成的,即灵帝死后,何进掌权、谋诛宦官,最后导致董卓进京,然后引发十八路诸侯反董(据考证实际上只有十三路)。

    鉴于这段宫廷喋血政变很多人都写过,本文志在写别人没写过的,所以我就拣紧要的说。

    董卓进京是这件大事件重点中的重点,核心中的核心,不然的话,不管宫廷怎么斗争,何进再死十回,也不会激起中原诸候起兵反董,就没有后来的军阀割据并最终形成三国鼎立了。

    所以对比黄巾起义和董卓进京这两件大事,我才认为第二件大事更为重要,也更为致命。因为从历史结果来看,黄巾起义事件本身并没有直接形成军阀割据,汉廷当时的威望还在,甚至还能轻易将镇压黄巾军的官兵大将轻易逮捕下狱。

    而董卓进京,则直接让汉朝天下刀兵四起,首先董卓控制不了关东诸候,而到董卓败亡,关东联军解散,原本由董卓控制的关中阵营和中原联军两大阵营再次分解,才真正形成了天下大乱的格局。

    分析这次董卓能进京的根本原因,在于何进,或者说何进和袁绍、袁术结成的政治小团体。

    何进此人,历史上素有无谋之称,《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也毫不客气地赋诗讽刺:汉室倾危天数终,无谋何进作三公。几番不听忠臣谏,难免宫中受剑锋。

    罗老夫子这话说得很难听,说何进不听忠臣之谋,活该挨这一刀,不死就奇怪了。

    而曹操在《薤露行》也赋诗评论何进:“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说何进是猴子穿人衣冠,智慧不足还想占据高位。曹操这样说也很正常,因为他本身就看不惯何进和二袁兄弟结成的小团体,而且他和何进算是对立派,更兼他自己文韬武略,自然看不上何进这样因外戚而发迹的暴发户。

    但是《后汉书·何进列传》的评论却颇有意味:“窦武、何进借元舅之资,据辅政之权,内倚太后临朝之威,外迎群英乘风之势,卒而事败阉竖,身死功颓,为世所悲,岂智不足而权有余乎?”

    从《后汉书》的语气来说,虽然也承认何进智谋不足,但说何进和窦武“身死功颓,为世所悲,”而且点出何进“外迎群英乘风之势”,就是说何进还是懂得收揽天下英雄的,至少当时袁绍、袁术和曹操(至少在表面上)都在何进麾下,而且说何进被杀是让世人感到悲痛的事情。

    综上所述,何进此人,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是我们不以成败论英雄,客观地说,何进此人的事迹还是非常有可取之处的,而且,此人的死亡,其实背后隐藏着一个天大的阴谋。

    我这样说是有证据的。

    《后汉书·何进列传》记载:中平元年,黄巾贼张角等起,以进为大将军,率左右羽林五营士屯都亭,修理器械,以镇京师。张角别党马元义谋起洛阳,进发其奸,以功封慎侯。

    可以这么说,黄巾起义之所以这么快就被镇压下去,是因为叛徒的告密,《后汉书皇甫嵩传》载“未及作乱,而张角弟胤子济南唐周上胤书告之,于是车裂元义于洛阳”。

    这两件事情一联系,那事情就非常明了:即张角派弟子唐周到前往洛阳报告朝中的内应——宦官封谞,不料唐周竟径赴省中告发张角造反之事,内应黄巾党马元义等人因此被杀。张角不得已,只好提前举事。

    而当时在洛阳接受马周告密并负责处理这件事,并诛杀了黄巾军于洛阳的大帅马元义,而且最终挫败了黄巾军在洛阳起事的阴谋的最高长官,正是何进。

    这是以何进以皇舅身份在历史上的第一次亮相,而且出手不凡,上来就扑灭了黄巾军在洛阳烧的第一把火,而且直接导致张角提前起义提前败亡,如此看来,何进对挽救汉朝天下所作的贡献相当可观,也算是挽狂澜于既倒的不世英雄了。

    何进本人很了得,他的弟弟何苗,在《三国演义》也是丑角形像,但是在历史上也有不凡的一笔:

    《后汉书·何进列传》记载:四年,荥阳贼数千人群起,攻烧郡县,杀中牟县令,诏使进弟河南尹苗出击之。苗攻破群贼,平定而还。诏遣使者迎于成皋,拜苗为车骑将军,封济阳侯。

    以此来看,何进、何苗兄弟两个都是当时赫赫有名的统军大将!

    至于后面的何进和蹇硕不和,并最终杀掉了蹇硕,拥立少帝刘辩,并且成功接管了蹇硕控制的西园八校尉的军事力量,也没有什么特别值得说的。

    但是从何进和蹇硕的争斗可以看出,何进能挫败蹇硕的宦官势力,并把权倾一时的大太监蹇硕杀掉,而且接管了西园八校尉,可见何进本人也不是省油的灯,甚至可以说是权谋老手。

    但也就是在何进继续与宦官的斗争之中,何进遇到了一个比他更厉害的对手,并最终掉进这个对手为他量身定制的陷阱中,并最终走向了灭亡。

    这个对手,不是来自他视为大患的宦官阵营,而是来自他的身边,他视为左膀右臂的小弟——袁绍。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最可怕的不是敌人,而是身边的朋友,这是千古至理,何进也就死在了这背后一枪之上。

    这就回到了我们早先提到的问题:召董卓进京这个馊主意到底是谁的主意?何进本人还是袁绍?!
本章结束
一定要记住丫丫电子书的网址:www.shuyy8.cc 第一时间欣赏《阳谋三国》最新章节! 作者:吴越贱客所写的《阳谋三国》为转载作品,阳谋三国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阳谋三国最新章节,而丫丫电子书又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阳谋三国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阳谋三国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丫丫电子书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阳谋三国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阳谋三国介绍:
问题1: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到底怎样?
问题2:曹操究竟会不会打仗,如果会,为什么赤壁之战输给了周瑜,汉中之战输给了刘备?
问题3:郭嘉、法正、司马懿甚至魏延真的比诸葛亮牛吗?
本书的目的便是戳破这个千古迷团,还三国人物一个真相。
因为,三国,真的伤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