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电子书 >> 言情小说 >> 阳谋三国TXT下载 >> 阳谋三国章节列表 >> 阳谋三国最新章节

第一卷 董卓乱汉 第51章 扑朔迷离:传国玉玺之迷

作者:吴越贱客 下载:阳谋三国TXT下载
    自从公元190年关东十三路诸侯起兵反董,只有曹操、袁术系的孙坚和袁绍系的王匡与董卓军队发生了正面交锋。

    其中曹操和王匡的军队一触即溃,只有孙坚愈战愈勇,最终将董卓赶出了洛阳,部分实现了诸侯会盟讨董的战略目标。

    我认为,孙坚将董卓赶出洛阳,是有着划时代意义的。

    对董卓来说,他从西凉来到洛阳,将东汉朝局弄得一团糟,现在被孙坚赶出洛阳,算是被打回了原形,从此董卓的事业开始走下坡路,终此一生都没能再回到洛阳,而且将在一年之后,就死在长安。董卓的死,也才让汉献帝落入曹操手中,最终成就曹操的霸业。

    对袁绍、袁术和曹操这一班山东诸侯来说,本来他们起兵反董的战争已经越来越不得人心,越来越显得是非正义,但是现在孙坚将董卓赶出洛阳,无疑给他们的起兵打了一针强心剂,现在所有的百姓都知道,残暴的董卓终于被孙坚赶跑了,董卓一定是非正义的残暴的,要不怎么会失败呢?

    既然董卓靠不住了,他把持的东汉朝廷也靠不住了,算了,咱们还是都去投靠老袁家吧。

    可以这样说,孙坚将董卓赶出洛阳,基本上保证了袁绍袁术等起兵的正义性,也增强了袁绍、袁术的政治号召力,为他们实现割据称王提供了民心基础。

    但是孙坚虽然成功占据了洛阳,但是他没有能够长期占据洛阳,并以洛阳为中心迅速开展他的霸业。

    这其中原因有两个。

    第一,洛阳及其周边地区已经被董卓走的时候烧成一片平地。

    《续汉书》曰:大驾即西。卓部兵烧洛阳城外面百里。又自将兵烧南北宫及宗庙、府库、民家,城内扫地殄尽。又收诸富室,以罪恶没入其财物;无辜而死者,不可胜计。

    《三国志》所引《江表传》曰:旧京空虚,数百里中无烟火。坚前入城,惆怅流涕。

    由上面两个记载可以看出,董卓对洛阳的摧残达到何种境地,从董卓毁洛阳这件事情来看,董卓虽然也有“坚壁清野”作为借口,但是派吕布挖皇陵公然盗墓这些事情,充分证明,董卓还没把自己当三公,其实他太师宰相的衣冠之下,仍然是一个草莽军阀的筋肉。

    第二,有人不愿意孙坚长据洛阳,准确地说,这个人是袁绍。

    《三国志》所引吴录曰:是时关东州郡,务相兼并以自强大。袁绍遣会稽周喁为豫州刺史,来袭取州。坚慨然叹曰:“同举义兵,将救社稷。逆贼垂破而各若此,吾当谁与戮力乎!”言发涕下。

    《吴录》的记载和《资治通鉴》略有不同。

    《资治通鉴》关于此事的记载如下:

    是时关东州、郡务相兼并以自强大,袁绍、袁术亦自相离贰。术遣孙坚击董卓未返,绍以会稽周昂为豫州刺史,袭夺坚阳城。坚叹曰:“同举义兵,将救社稷,逆贼垂破而各若此,吾当谁与戮力乎!”引兵击昂,走之。

    在这两段记述里,不管袁绍派的人到底是周喁还是周昂,总之,都派了一个人来进攻孙坚,而且攻下了孙坚所占据的阳城,这让孙坚非常生气,因为他刚刚被袁术断了军粮,现在又被袁绍从背后再插一刀,换了谁谁也受不了,于是孙坚率军去和周昂掐,自然就离开了洛阳。

    其实袁绍做这件事情,也非常好理解。

    本来关东诸将会盟的时候,他是盟主,可是他的人在和董卓的战斗中屡战不利,却让孙坚占据了洛阳。

    洛阳不是一般的城市,那可曾经是帝京,如果放任孙坚占据洛阳,孙坚因为一直依附袁术,可能不敢据洛阳而称帝,但是一旦让袁术占据洛阳,那么依袁术的性格,肯定会以洛阳为中心称王称帝号令天下,到时候袁绍就为人作嫁了。

    所以袁绍悍然率先进攻了孙坚,其实表面上袁绍打的是孙坚,实际上打的却是他的弟弟袁术。

    这件事还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根据《吴录》记载,袁绍所派来的这个周喁,还是曹操的部下。

    会稽典录曰:初曹公兴义兵,遣人要喁,喁即收合兵众,得二千人,从公征伐,以为军师。后与坚争豫州,屡战失利。

    如果这样看的话,袁绍派周喁来攻打孙坚,曹操也是知情的,换句话说,曹操也卷入了对洛阳的争夺战,当然,这次由于孙坚太猛,他没有成功占据河南。

    孙坚这次虽然没有成功长期占据洛阳,但是他到洛阳一行,倒也不是一无所获,事实上,孙坚在这里,被卷入了一桩迷案:传国玺案。

    关于孙坚从洛阳的一个枯井里得到传国玉玺一事,《三国演义》第六回“焚金阙董卓行凶匿玉玺孙坚背约”说得最传神,笔者引述如下:

    傍有军士指曰:“殿南有五色毫光起于井中,”坚唤军士点起火把,下井打捞。捞起一妇人尸首,虽然日久,其尸不烂:宫样装束,项下带一锦囊。取开看时,内有朱红小匣,用金锁锁着。启视之,乃一玉玺:方圆四寸,上镌五龙交纽;傍缺一角,以黄金镶之;上有篆文八字云:“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坚得玺,乃问程普。普曰:“此传国玺也。此玉是昔日卞和于荆山之下,见凤凰栖于石上,载而进之楚文王。解之,果得玉。秦二十六年,令良工琢为玺,李斯篆此八字于其上。二十八年,始皇巡狩至洞庭湖。风浪大作,舟将覆,急投玉玺于湖而止。至三十六年,始皇巡狩至华阴,有人持玺遮道,与从者曰:‘持此还祖龙。’言讫不见,此玺复归于秦。明年,始皇崩。后来子婴将玉玺献与汉高祖。后至王莽篡逆,孝元皇太后将玺打王寻、苏献,崩其一角,以金镶之。光武得此宝于宜阳,传位至今。近闻十常侍作乱,劫少帝出北邙,回宫失此宝。今天授主公,必有登九五之分。此处不可久留,宜速回江东,别图大事。”坚曰:“汝言正合吾意。明日便当托疾辞归。”商议已定,密谕军士勿得泄漏。

    说起来,这传国玉玺的传说就太多了,那卞和据说还因此被砍断了双足,所以称为“和氏璧”,而著名的赵国名相蔺相如还为此玉差点撞柱而死。

    传说毕竟是传说,闲话不提。

    关于孙坚到底有没有得到传国玉玺,《三国志》本身并没有提及,但是所引的《吴书》记载确凿:

    吴书曰:坚入洛,扫除汉宗庙,祠以太牢。坚军城南甄官井上,旦有五色气,举军惊怪,莫有敢汲。坚令人入井,探得汉传国玺,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方圜四寸,上纽交五龙,上一角缺。初,黄门张让等作乱,劫天子出奔,左右分散,掌玺者以投井中。

    山阳公载记曰:袁术将僭号,闻坚得传国玺,乃拘坚夫人而夺之。

    从以上记载来看,孙坚是得到了传国玉玺的。

    但是就是当时的人,也对此提出了疑问。

    《江表传》曰:案汉献帝起居注云“天子从河上还,得六玺於阁上”,又太康之初孙皓送金玺六枚,无有玉,明其伪也。

    也就是说,《江表传》作者认为孙皓投降晋朝的时候所拿出来的六枚玺印都是金制的,没有玉玺,所以认为孙坚并没有得到传国玉玺。

    但是另外又有一说如下:

    虞喜志林曰:天子六玺者,文曰“皇帝之玺”、“皇帝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之玺”、“天子行玺”、“天子信玺”。此六玺所封事异,故文字不同。献帝起注云“从河上还,得六玉玺於阁上”,此之谓也。

    传国玺者,乃汉高祖所佩秦皇帝玺,世世传受,号曰传国玺。案传国玺不在六玺之数,安得总其说乎?应氏汉官、皇甫世纪,其论六玺,文义皆符。汉宫传国玺,文曰“受命于天,既寿且康”。“且康”“永昌”,二字为错,未知两家何者为得。

    金玉之精,率有光气,加以神器秘宝,辉耀益彰,盖一代之奇观,将来之异闻,而以不解之故,强谓之伪,不亦诬乎!

    上面这3段说了很多,总之一句话,《志林》认为传国玺不在六玺之数,所以孙坚很可能还是得到了传国玺,只是孙皓投降时没有拿出来而已。

    所以裴松之在注里推测,如果虞喜的《志林》所说是真的话,那传国玉玺仍然还在孙氏手上。

    从裴松之的语气推测,孙坚还是得到了传国玉玺。

    不管怎么说,上面这些记述都非正史,可信度值得怀疑,但是《后汉书·袁术列传》的一句记载又不由让人生疑:(孙坚)又闻孙坚得传国玺,遂拘坚妻夺之。

    从《后汉书》的记载来看,孙坚十有**是得到了传国玉玺的。

    综合以上各种记载,我认为,孙坚得到传国玉玺的可能性大概超过八成,因为袁术如果没有抢到孙坚的传国玉玺,大概也不敢贸然称帝。
本章结束
一定要记住丫丫电子书的网址:www.shuyy8.cc 第一时间欣赏《阳谋三国》最新章节! 作者:吴越贱客所写的《阳谋三国》为转载作品,阳谋三国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阳谋三国最新章节,而丫丫电子书又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阳谋三国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阳谋三国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丫丫电子书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阳谋三国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阳谋三国介绍:
问题1: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到底怎样?
问题2:曹操究竟会不会打仗,如果会,为什么赤壁之战输给了周瑜,汉中之战输给了刘备?
问题3:郭嘉、法正、司马懿甚至魏延真的比诸葛亮牛吗?
本书的目的便是戳破这个千古迷团,还三国人物一个真相。
因为,三国,真的伤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