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电子书 >> 现代都市 >> 离乱青春TXT下载 >> 离乱青春章节列表 >> 离乱青春最新章节

离乱青春之青春的思量29

作者:辽西郡王 下载:离乱青春TXT下载
    361路公交车,滨河市东区新闻传媒学院开往七二纪念广场的市内公交线路。每逢周六、周日上午大多数是各高校学生或是教师到市里游玩或是采购,当然今天也有好学其他学校的志愿者去市里开展各种活动的。361路公交车每隔十分钟就从学校北侧的停车场发出一趟,所以今日进城卖报纸的同学分乘两批公交车,就都离开了公交车站。

    沈哲、邸腾飞、刘月晓、田晓蕊、任红玉、吴林芷、成青和我这八人上的是第二辆公交车,这辆车能容纳68人。属于节能环保型的混合动力车,车上安装有冷暖自动调节保持恒定温度的装置,让乘客感觉分外舒爽。车载自动语音系统提示乘客做好扶好,公交车开出新闻传媒车站。因为是第一站所以大家都有座位,同学们聚集在公交车后部的几排座位上,大二年级的葛红霞、刘亦菲、刘迎春、刘朝军等人也坐的是第二趟车。车上刘朝军说:“这趟车是开往市里去的公交,一会进入市区后,人多人杂,大家要保护好自己随身携带的物品。”我和沈哲、邸腾飞坐在公交车最后面一排的大座位上,我们前面是刘月晓、田晓蕊、北侧单个座位上坐的是成青,任红玉则和吴林芷坐在了南侧后数第三排上,任红玉坐里边,能从玻璃窗户向外看滨河市的街景。任红玉后面是田晓蕊,田晓蕊的后边就是我,我们的位置非常适合想外看风景。

    公交车走了三两站,过了两三座大桥后,来到一个叫祭城的地方。我看到路旁的信用社上面写着:祭城镇信用社,我就读了出来。刘朝军说:“小师弟,你别老外了。这个字在这里读zha,这是古音。”我说:“真是一处不到一处迷呀。”过了祭城,路过一片栽植着一大片松树和柏树的林地,在林地的西北角一块平地上的水泥高台子上矗立着一个大方鼎,鼎的名字叫东华文明鼎。有了刚才的失误,遂不再多言,只是默默欣赏着车窗外的这个大铜鼎。大铜鼎丝毫不比历史上的司母戊鼎大方鼎小,看文字和样式,大概也是仿司母戊鼎铸造的。

    据史书记载,鼎是古代三足两耳的锅,用来烧饭用的。到夏、商、周鼎发展成了重要的礼器,据《周礼》记载天子食九鼎八簋,成为身份的象征。后来鼎从身份象征又演绎出来政权的概念,所谓问鼎中原,就是是争夺国家政权的战争。看到这样一尊青铜大鼎,立即就跟中原厚重的文化联系到了一起来了。在中原这片土地上,曾经有数个朝代定都中原。特别是夏、商、东周三代均在这片土地上建过都城。随口说出一句话:“不到中原来,就不知道东华文明有多厚重。”

    田晓蕊说:“再续说的很对,到了滨河市后,我们确实感觉到了东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感觉到了东华文明的厚重。上大学来滨河市这四年期间,我们有时间要到中原各地走走看看,设身处地的感受一下中原文化和中原文明。”

    沈哲说:“看东华文明最好的去处一个是日落之城的东周古城遗址,另一个就是融冰之城的宋城文化为代表的清明上河园,再有就应该数得上阳安的东华甲骨文纪念馆,其他的我感觉还有一处就是滨河市西南方向的嵩山少林寺。”陈阵插言说:“少林寺是佛教文化,少林功夫了得。”

    语言是用于交流的,通过语言大家沟通了信息,交流的思想。车厢后部的这些学生聊起来中原文化,因为大家都还年轻,所以整个后部车厢机会就成了关于中原文明的研讨会。任红玉的发言让我对她有了新的认识,任红玉说:“我认为,大家刚才谈到的基本上都是有形的东西,其实我想有一种文化和文明并不是需要物质为载体的,它是什么呢。它就是一种在人们之间口耳相传的一些民族精神、气质、道德以及内心信仰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存在的意义比物质的我认为要大上千万倍。”

    田晓蕊说:“最近几十年,从世界范围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都做了大量的工作,说明人们已经意识到了非物质文化的重要性和保护的迫切性。”

    刘月晓说:“准备好了,要到站了。”交流之间忘了时间的长短,往车外一看,车外已经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景象。往车内看,前排的几名志愿者已经开始在车厢里兜售《大河报》了,有人后上车的乘客手里以拿上来《大河报》看呢。
本章结束
一定要记住丫丫电子书的网址:www.shuyy8.cc 第一时间欣赏《离乱青春》最新章节! 作者:辽西郡王所写的《离乱青春》为转载作品,离乱青春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离乱青春最新章节,而丫丫电子书又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离乱青春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离乱青春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丫丫电子书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离乱青春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离乱青春介绍:
青春是青涩的,青春是离乱的,然而青春又是五彩缤纷的,青春是美好的。 公元2043年秋季,有一个开学季,中原省滨河市高校区迎来了来自东华国全国各地的新生。小说通过中原新闻传媒大学2043年新生杨再续、李小刚和田晓蕊,中原警官学院余晓玲、刘悦晓、葛红霞,中原工程大学林小芳,中原中医药大学聂馨,东华水利大学李小刚等新生经过人生风雨的洗礼之后,逐渐的走向成熟的过程,通过鲜明的人物塑造,激烈的故事情节的描写,展现未来一代大学生崇尚自由和和平,热爱生活,敢爱敢恨,充满梦幻而又即将乐观向上的生活画卷。当然,在成熟的过程中也会要付出感情、甚至是生命的代价,即使这样,他们对离乱的青春也都还是无怨无悔。离乱青春之后,必然是有所作为,有所不为,成为东华国的有用之才。 小说除了塑造大学生群像外,力求通过对未来社会生活的描绘,给人们以已经的精神享受同时,对现实生活也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