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电子书 >> 言情小说 >> 逐鹿崇祯末年TXT下载 >> 逐鹿崇祯末年章节列表 >> 逐鹿崇祯末年最新章节

第一百三十三章 烽火再起

作者:田盛公 下载:逐鹿崇祯末年TXT下载
    崇祯即位以来,时运不济,外忧内患始终困扰着他,虽然百般的挣扎,不但打破不了这个套在这个他头上的枷锁,而且枷锁越来越近,时时刻刻的让他感到窒息。虽然即位之初,铲除阉党、组东林内阁、注重辽事,让朝纲为之一振,但是大明就像苟延残喘的老人,无论下什么药,也不见一点起sè,反而越来越有病入膏肓之态。崇祯能够使用的办法用了个遍,最后他找到了一丝希望,那就是杨嗣昌提出的攘外必先安内之策。杨嗣昌也就是在这时得到了崇祯的信任,他一边遮遮掩掩的与鞑子求和,一边集中力量打击各地的起义军。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剿抚并用,招抚了张献忠、曹cāo等人,又消灭了闯贼,取得了可观的成效,但是命运总是和崇祯在作对,就在中原局势好转的时候,鞑子入寇中原。面对直逼京师的鞑子,崇祯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之策。把多年与起义军作战的洪承畴和孙传廷及其jīng锐部队一股脑调往了攘外的战场,终于使张献忠,李自成有了东山再起的机会。当然这也和崇祯没有足够的思想认识,还有过于信任杨嗣昌推荐的熊文灿,认为熊文灿足以应对湖广的张献忠有关。

    虽然由于田羽的出现产生的蝴蝶效应对于大明来说,不啻于及时雨,一众强兵悍将没有丧命在崇祯的刀下,但是崇祯一直在攘外和安内两个战略上摇摆不定,犹豫不决。在这样的思想下,许多政策都出现了失误,而所有的小失误联结起来就造成了国内局势的再次动荡。当时,洪承畴和孙传廷力争中原贼种未决,应留一人镇压,当时杨嗣昌也赞成这个办法,但是却被崇祯拒绝。透过这件事情可以窥见崇祯的内心仍然将攘外放在了安内的前面。

    鞑子刚刚退出长城不久,熊文灿就上疏崇祯,表明降将张献忠有复叛的迹象。其实崇祯早就知道张献忠不是真投降,只是当时明军疲于应付,兵力已经捉襟见肘,只好采用招抚并用的办法,张献忠一降,崇祯就可以分出更多的兵士对付闯贼。当鞑子退出长城之际,杨嗣昌和崇祯的目标就对准了谷城的张献忠,收到熊文灿的奏疏后,四月二十三rì,杨嗣昌做出反应,一方面派员催促熊文灿探明张献忠兵力情况,另一方面向湖广方面调集大兵,准备合围张献忠。命令甘肃总兵柴时华和宁夏总兵祖大弼入援湖广,归熊文灿支配,但是柴时华借口兵士思归,不愿从征,祖大弼借口yù安置辽丁,不能出兵,使这个命令化成泡影。杨嗣昌不得不再次筹划,让陕西总督郑崇检出师关洛、四川巡抚傅宗龙出师蜀地,与熊文灿手下左良玉等总兵合围张献忠。

    但是为时已晚,张献忠五月反出谷城,再次举起义旗。崇祯才如梦方醒,悔不当初就革去熊文灿的所有官职。虽然崇祯接受教训,革去了熊文灿的一切官职,但命令未下达之前,熊文灿仍然玩忽职守。闻听左良玉要追击张献忠,不但张露其事,让张献忠有了准备,还强留左良玉为之践行,使张献忠有了时间退出谷城,并将兵器粮草运入山中。待接到皇帝让他立功赎罪的圣旨后,不顾敌我双方的态势,强使左良玉出兵。虽然左良玉气得暴跳如雷,但是督台之命不敢有违,冒着火热的天,入山进剿。一方面是冒暑进攻的疲惫之师,一方面是以逸待劳士气正旺的张献忠大军,结局可想而知。左良玉在罗睺山中了埋伏,全军覆没,符印尽失,只带着几百家丁逃得命来。

    左良玉不愿代熊文灿受过,写了一道奏疏给崇祯,将熊文灿所做和盘托出,让崇祯大为恼怒,下令逮捕熊文灿,左良玉戴罪立功。

    张献忠反出谷城,又在罗睺山大破左良玉部,让原来受抚各部起义军纷纷响应,一下子整个中原地区再次烽火四起,形势急转而下。

    本来崇祯想着熊文灿就能够平灭张献忠,没有想到不但大败,而且形势一下子不可收拾,八月二十五rì,崇祯做出决定,派杨嗣昌代替熊文灿督师。杨嗣昌所有奏请都得到崇祯的同意,在杨嗣昌的要求下,九月四rì在平台召开御前会议商议平贼事宜。

    杨嗣昌知道光凭自己根本就对付不了张献忠,遍观满朝武将,最让人放心的就是田羽,但是田羽已经出征,而且自己和田羽的关系已经坏到了极点,田羽就是没有出征,也根本不会帮助自己,其他人杨嗣昌想了一个遍,最后只有无奈的选择左良玉。虽然左良玉新败,但是在满朝武将中,还是一个能打的勇将,因此他请崇祯授予左良玉平贼将军印,以便激励左良玉杀贼之心,崇祯也口头答应了。

    九月初六rì,杨嗣昌起行讨贼,崇祯亲自在平台设宴为之践行。宴席上崇祯赋诗一首,以状形sè:

    盐梅今暂作干城,

    上将威严细柳营。

    一扫寇氛从此靖,

    还期教养燧民生。

    杨嗣昌肩负着崇祯的重托,踏上了督师的路程,而这时田羽的大军已经出兵椴岛。崇祯总觉得不踏实,让人追田羽传他圣旨,不论战果如何早rì回军,一旦杨嗣昌不能早奏凯歌,崇祯准备派出田羽这个王牌。田羽接到圣旨的时候,已经赶往定辽左卫。听完圣旨以后,田羽三呼万岁,然后起身打赏了宣旨太监三百两银子,自从有了李如盛那个先例,田羽也学的乖了,不敢对这群阎狗有丝毫的不敬,以免重蹈覆辙。那个太监可不像李如盛那么有权势,看到田羽出手大方,不由高兴的说:“田大人不愧我大明柱石,这次出军一定能够早奏凯歌,封侯拜相。”

    又和宣旨的太监还有六名锦衣卫客套一番,让马威和陈启山替自己宴请宣旨太监等人。田羽送走了宣旨的太监等人,连忙召集众将会议,将作战计划进行了一番修改,准备在定辽左卫讨个便宜就回军山东。田羽却不知道,自己的行动已经大大的激怒了皇太极,由于洪承畴的兵力佯动,使皇太极的目光一直盯着辽西走廊,而且大部分兵力也已经调往前线,辽东兵力空虚,几乎没有野战之兵,大多数都是守城兵。他和范文程还有八大臣商议过后,最后决定由复州和盖州各出兵七千,由多罗饶余贝勒阿巴泰率领星夜驰援定辽左卫,由孔有德率领乌真超哈作为后援。另外紧急从辽西调回一万骑兵,由阿敏率领作为第三队,皇太极准备在定辽左卫全歼这帮胆大妄为的明军。

    阿巴泰还在路上的时候,田羽的大军赶到定辽左卫,将定辽左卫围了个水泄不通。定辽左卫的城池要比镇江堡高大不少,城墙也是条石筑成,坚固异常,城高两丈开外,城外还有两丈宽的护城河,可谓易守难攻,要是平时,超哈尔一定会选择野战,而不是守城战,但是对手是田羽,让超哈尔没有胆量硬碰硬,只好困守孤城,等待援军。

    本来超哈尔以为田羽还会用什么拼盾战术攻击定辽左卫,但是田羽到了以后,根本就没有攻击的意思,而是开始挖壕沟,像是准备打持久战的样子。超哈尔摸不透田羽的想法,孤军深入,打的就是速战速决,哪有像田羽这个样子的,难道他不怕援军云集而来,落入重围?

    到了第三天,田羽的山东镇才有了动作,不过这次出战的不是重甲兵,而是“信”字营和“礼”字营,还有一个大旗上写着“雨”字营。首先是“雨”字营的民夫拉着一大批物资,在重甲兵盾牌的护卫下,停到距离城墙大约一百五十步的地方,这个距离虽然在超哈尔守军的shè程之内,但是在shè了两轮之后,超哈尔意识到弓箭根本就没有办法威胁到山东镇便放弃了,缩在城墙后边注视着明军的动作。

    “雨”字营大约花费了三四个时辰,用铁杆搭建好了十座高台,高台足足比城墙还高了半丈,而后“信”字营和“礼”字营的兵士开始登台。十座高台一共容纳四百人。二百火枪手、二百弓箭手,这些人登上高台后,便开始shè击。这下子反倒是超哈尔的守军成了仰shè,而山东镇的兵士成了俯shè,鞑子火器不多,而弓箭对于身着轻型歌德甲的弓兵营和火器营,杀伤几乎可以忽视,一时间鞑子反而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弓兵营的负责杀伤鞑子守军中的头领,而火枪手们则采取了漫shè。用完一批箭矢和火药,自有后边的人送上,通过绳索吊上高台。

    刚开始鞑子的伤亡很大,但是超哈尔令城中的百姓将门板拆了下来当做盾牌以后,明军的杀伤力大大降低,双方进入了僵持阶段。
本章结束
一定要记住丫丫电子书的网址:www.shuyy8.cc 第一时间欣赏《逐鹿崇祯末年》最新章节! 作者:田盛公所写的《逐鹿崇祯末年》为转载作品,逐鹿崇祯末年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逐鹿崇祯末年最新章节,而丫丫电子书又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逐鹿崇祯末年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逐鹿崇祯末年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丫丫电子书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逐鹿崇祯末年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逐鹿崇祯末年介绍:
【第一组签约作品】完本保证,大家放心收藏,推荐。 1644是中国最苦难的一年,北京,城头变幻大王旗,崇祯、李自成最终都是失败者,最终却被通古斯蛮人窃取了皇帝宝座,自此中国走入了落后的深渊。野蛮的屠戮,文字狱等等残酷的手段让大汉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而后来与洋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让华夏背负了太多的耻辱。 一次穿越,让田羽回到了明朝,外有鞑虏强敌,内有农民起义,乱世以现,他能否力挽狂澜,带着华夏走向强盛?大争之世,英雄铁血,一切精彩尽在逐鹿崇祯末年。本书属于慢热型,不是强烈yy类型,争取写出窃明一样的经典来。 【田羽语录】不敢惹事的是庸人,敢惹事平不了事的是蠢人。 你看我像是什么人? --------------------------- qq群37989984:逐鹿铁杆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