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电子书 >> 言情小说 >> 中华大抗战TXT下载 >> 中华大抗战章节列表 >> 中华大抗战最新章节

第347章 敌我作战部署

作者:江山多娇 下载:中华大抗战TXT下载
    胡冈河谷位于那加山之南、坚布山以北、库芒山之西、三盘山以东,是大洛盆地和新平洋盆地的总称(日军称“富昆溪谷”)。大洛盆地面积约190平方公里,新平洋盆地面积约1,540平方公里,有大龙、塔奈、大碗、大洛四条大河和无数溪流纵横交错其间。

    新平洋位于那加山南侧的克耶班山与隆考班山所形成的峡谷的南口,也是胡冈河谷的北端隘口,西濒大哇河(塔奈河支流),南临塔奈河。

    新平洋是印缅边境上印属山中小镇,由此向北仅有一条蜿蜒于那加山悬崖峭壁间的羊肠小道达于印度莱多;向南有通牛车的土路,再往南穿过坚布山隘,经孟拱河谷至甘马因和孟拱,有一条可行汽车的公路。由于新平洋地处缅北要冲,为印缅边境的战略要地。

    史迪威在制订缅北作战计划时,预定在雨季结束后提前反攻缅北。乘日军主力还在密支那以南地区、尚未向胡冈河谷转移之机,即以强有力之一部夺取新平洋及大龙河、塔奈河要地,控制胡冈河谷北口,以阻止日军主力之进出,掩护驻印军主力展开;同时以新平洋为前进基地,并在该地修建飞机场,以便尔后在胡冈河谷作战。

    1943年11月下旬,日军第56联队主力、第55联队一部和山炮第2大队集结在于邦和宁边地区,围攻中国驻印军新38师第112团第1营;第55联队主力和搜索联队则在拉家苏、达卡库地区包围了第112团第3营。但多次攻击均被击退。

    日军感到“中**队的战力,已达到不可与昔日相比的精强程度”。

    日军第18师团师团长田中新一判断,“中国新38师虽已前出到大龙河畔,但其他主力仍在新平洋以北隘路内,所以仍按既定计划,坚决以师团主力自宁边方面,向新平洋附近隘路口采取攻势”,遂令“沿胡冈河谷快速前进中的师团主力各部队,迅速向孟关附近集结”,并将师团战斗指挥所,由甘马因推进到新班。

    但日军“缅甸方面军”从缅战全局着眼,为保障主要方向的作战,不准第18师团采取攻势作战,令其以攻势防御将中国驻印军,阻止于孟关以北地区,因此,第18师团在塔奈河北岸,组织攻势防御。

    中国驻印军进攻缅北计划,是在下一个雨季到来之前,将日军第18师团包围在胡冈河谷之内,予以彻底歼灭,迅速夺取孟拱、密支那,打开对华交通线路。

    当新38师第112团于10月29日攻占新平洋后,史迪威即决定,乘日军第18师团主力还在密支那附近之机,迅速调集新38师、新22师及炮兵、战车等特种兵部队,于新平洋附近集结,预定12月1日,对大龙河、塔奈河沿岸日军展开攻击,予以各个击破,然后占领孟关东西之线,用迂回包围战术,将日军主力包围于胡冈河谷南端而歼灭之,一举夺取孟拱、密支那。

    这本是一个出其不意、先机制敌、能稳操胜券的决策,却因史迪威远在重庆、正忙于准备开罗会议和筹组桂林训练中心(即第二批30个师的组训中心),未能直接指挥。

    代行其指挥权的驻印军参谋长柏特诺不了解敌情,且拒绝孙立人提出调新38师主力和炮兵,以增强进攻实力的建议,仅凭联络官的密电报告进行指挥,以致史迪威的上述决策,未能及时实施,延误一个月,使日军第18师团能及时向拉家苏、于邦、宁边各要地大举增援,反将第112团已攻占上述各要地的部队,置于日军重围和猛烈攻击之下。

    史迪威赴埃及开会途经莱多时,孙立人向其报告了,日军在缅北胡冈河谷的兵力部署,及第112团在缅北被围月余得不到增援的情况,并指出柏特诺不察实情、盲目指挥的严重错误,建议将其撤换,以安军心。

    史迪威虽知柏特诺指挥错误,却仍予保护;同时又接受孙立人建议,向前线增兵,展开全面进攻。
本章结束
一定要记住丫丫电子书的网址:www.shuyy8.cc 第一时间欣赏《中华大抗战》最新章节! 作者:江山多娇所写的《中华大抗战》为转载作品,中华大抗战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中华大抗战最新章节,而丫丫电子书又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中华大抗战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中华大抗战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丫丫电子书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中华大抗战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中华大抗战介绍:
该书重点记述了从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这八年抗日战争中,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华北、华中等广阔的敌后战场,所进行的英勇顽强、机智灵活的游击战争,给侵华日军以重大打击,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同时记述了国民党军在正面战场,所进行的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最为激烈的淞沪、徐州、武汉、长沙、太原、滇缅等会战的主要战斗情景;正面战场中国军队付出了重大牺牲,涌现出众多奋勇杀敌、为国捐躯、忠魂撼天地,光辉照千秋的民族英雄! 国共两党两军和全国人民,团结御侮、共赴国难,在盟国支援下,经过八年浴血苦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最后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