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电子书 >> 其他小说 >> 拿什么拯救你一早到的天使TXT下载 >> 拿什么拯救你一早到的天使章节列表 >> 拿什么拯救你一早到的天使最新章节

第131天 喂奶机会把你逼疯的

作者:幸无惧 下载:拿什么拯救你一早到的天使TXT下载
    十月六日星期一,第一百三十一天

    早上整理冰箱里的冻奶,挑了四瓶半满的冻奶凑在一起放十字形支架中,准备下午带去医院。支架冻硬了,奶瓶也冻硬了,把奶瓶塞进支架的卡口时,支架竟把奶瓶戳破了,只能将冻奶化冻换新瓶子装。

    给b房间打电话,告诉护士我两点会带奶去,护士不必融化冻奶。

    今天是一个陌生的年轻白人护士,我照例问她早上瓶子吃了多少。

    “早上全是用胃管喂的。”

    “为什么全是胃管?医生不是说一次奶瓶一次胃管,间隔开吗?”

    她无话可说。这是一个年轻极了的小护士,身材纤细单薄,黄头发扎了两根细细的麻花辫,有一点初出茅庐的青涩稚嫩,好像刚梦游仙境回来的爱丽丝。

    “噢,”她终于想起来似地说,“昨晚八点瓶子喂了35毫升。”

    昨晚是他爸爸喂的,不是你喂的。

    “已经两点多了,现在还不开始喂奶吗?”我带了诘问的口气,我很少这么咄咄逼人。

    “十一点的奶延迟了,我以为你会早上来,”她言辞闪烁,“我等你带奶来。”

    “我在电话里跟你说下午两点带奶来。”我有点恼怒了。没再说下去,她还那么年轻,有犯错误的权力,有学习的机会。看看她爱丽丝小妹妹的模样,我有点不忍心责备她了。

    我想自己用瓶子喂,但不得不先泵奶。最近泵奶不顺利,时多时少时没有。今早八点泵奶时只得些微,十一点就略过了,而现在奶水已经洇湿了衣服。

    “我现在要泵奶,”我对护士说,“我不能喂他,麻烦你喂奶吧。”

    “爱丽丝”搭了个矮凳,站在摇篮边,右手扶起优优,左手扶着奶瓶,一副勉为其难、不堪胜任的姿势。

    确实难为她,说不定她在家还会跟妈妈撒娇呢,这里却要照顾不相干人的贝比。——可是你的工作就是照顾不相关的人啊,妹妹!

    “桑女士,通常要用奶瓶喂多少?”

    “45毫升。”我对她没有更多的期待,喂到最低量就罢了。

    她如释重负地去取喂奶的大注射器。

    泵奶结束,刚要去洗罩杯,柯伊慕叫我接电话。一个自称查雅的女人在电话里说:“两点半有你的喂奶机操作课程。”

    “两点半?现在已经过了!”我惊道,“没有人通知我有这个课程。”

    “两点半你没有出现,所以我打电话看看怎么回事——你现在来吧,我等着你。”查雅老道地说,好像司空见惯这种事。

    “这个……我……,我还有点事,能不能半个小时以后?”我结结巴巴,不知道查雅什么来头,这又是怎样的课程,我是不是需要电子词典?

    我快速结束了尼克由的事,按照查雅告诉的地址,到了f??m大道4702号,一幢罗马复兴风格的连栋小楼前。这里离医院大楼一个街区,半地下的底楼两扇窗户之间挂了个绿底白字的小方牌“mmc(医院全名简写)营养中心”。

    我进小院,敲了隐藏在正门台阶下的底楼小门,一个男人出来不等我开口就说“三楼”。我回到小院外,上正门台阶,按门铃,进去,上二楼,却再没有楼梯。问一个坐在里间办公桌前的老妇人,通往三楼的楼梯在哪里,她说:“这就是三楼。”

    “那查雅在哪儿?”

    她举起手在空中划了个圈。什么意思?向后转?后面也没有别人哪。

    她喊道:“我!我就是查雅!你先到对面房间等我。”

    对面的小房间简陋、凌乱,我找张椅子坐下,等了半天她才过来。在近处一看,她的哈希德犹太人特征一目了然:栗棕的短发,羊脂白的皮肤,黑衣黑裙,已经到该退休的年纪了。

    老太太不急着上课,慢条斯理地先问我从中国哪里来。

    “靠近上海的一个地方。”

    “杭州?南京?”

    “离南京很近。您对中国很了解啊。”

    “我生在中国。”

    “生在中国!”我立刻将她再打量一遍。

    “我十二岁时离开上海,那是1953年。我现在还会说上海话呢。”“上海话”三个字是用真正的上海话说的。

    1953年12岁,那么生于1941年,必定是二战时期在上海避难的犹太人后代。

    “那时候没有上海人,都是宁波人、苏州人、福建人。”老太太的眼神变得悠远起来,好像越过了六、七十年,越过一万四千公里的距离,又看到异国他乡遥远的从前。

    “上海很像纽约,充满活力,各种各样的人都去上海。”我附和道。

    “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犹太人建了上海。有一个很著名的老楼——沙逊大厦,后来是不是叫和平饭店?你有电子邮箱吧,我给你发照片,你看看就知道了——和平饭店是犹太人建的哟。外滩上很多老楼都是犹太人建的。”

    真是骄傲的犹太人,怎么不提德国人要斩草除根、赶尽杀绝,犹太人走投无路、无家可归时上海收留了犹太人,倒变成犹太人建了上海?

    “你一定有很多故事——关于旧上海,可以讲给我听听吗?我在社会科学研究院工作,对这种老故事最感兴趣。”我省略了“曾经”二字,曾经在社会科学院工作。

    老太太赧然一笑,做了个“算了吧”的手势:“我们开始上课吧。”

    她磨磨蹭蹭出去进来几趟,一会儿水洒了一桌子,一会儿什么东西找不到了,总算大包小包都拿来,把各种小器件安装在一个金属台架上。

    “怎么跟医院的不一样?”这个喂奶机也太初级阶段了,我想。

    “医院的要上千元,这个很便宜。”

    医院的喂奶机,我整天看护士用,已经无师自通,而这个喂奶机没有注射器,一个扁平塑料袋挂在台架上方。

    “这个袋子怎么用?”

    “把袋子挂在上面的挂钩,先用少量水清洗——记住,每次喂奶前后都要用水清洗袋子——我做给你看……等一下,我还没有把动力机装上。”

    她把动力机固定在立杆上,试了几次动力机都滑下来了。

    “设立得不好。”我说。完全靠螺钉挤压立杆来固定动力机,如果立杆上打一个小洞,螺钉穿进洞里就不会滑落了。

    “设计得不错。”老太太辩驳,“我会给你找一个好用的。”

    好容易固定了动力机,按了开关钮,小屏幕显示“正在程序化”。“不要担心,机器第一次打开会程序化,以后就不用了。”

    查雅老太太一一教我使用各个键,第一件事是清洗袋子,按键后水流慢慢从袋子下面的细管子流出来,流到老太太放在桌上的小玻璃杯里。最麻烦的是计算喂奶速度,医院的机器只要输入奶量和时段长度,速度便自动显示出来;而这台机器要按八小时摄入量来计算速度,且不能超过最高限速。按照这种算法计算出来的速度,喂一次奶要两个半小时以上。

    “每三小时喂一次。”老太太说。

    “夜里也要喂吗?”

    “是的。”

    我无语了。

    “很复杂啊。”机器操作步骤复杂,我必须一步步写下详细的说明才不会忘记。两点,五点,八点,十一点……每三小时重复一次,我都觉得繁琐,保罗能行吗?

    “你一定能学会,有什么问题可以给我打电话。不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回家后给我打电话。”她拿出一本小册子,上面有一步步的操作流程,“这是给你的。”

    “太好了!”我大松一口气,早点拿出来不好吗,省得我自己写笔记。

    “你看,这是给一个巴基斯坦妈妈用的,她不说英文。”老太太翻到小册子中间几页,上面居然是她手绘的操作流程,一步一个图片,我对老太太刮目相看了。

    “这个要用到贝比多大的时候?”这一点还是让我担心。

    “到他上幼儿园的时候。”

    “幼儿园?这么久!”g-tube要用到三岁,喂奶机也要用到三岁上幼儿园时吗?我哑口无言。

    “是的,会把你逼疯的。”老太太淡淡地说了一句实话,听着已经让人疯了。

    这一堂慢悠悠的喂奶机操作课终于接近尾声,如果柯伊慕来教授,能二十分钟干脆利索地完成。老太太虽然低效率,但亲切随和,讲完了课拿来一堆巧克力:“你要儿童巧克力还是别的什么?”

    我一看所谓的儿童巧克力就是死甜死甜的黄油花生碎巧克力杯,“我要黑巧克力。”

    “酸奶呢?你要哪种口味?”

    酸奶是好牌子巧班尼希腊酸奶,不愧是营养办公室,营养周全。“我要百香果味的。”

    我跟老太太坐下,对吃酸奶,老太太一勺一勺慢慢吃着,好像在品评酸奶的质量:“我喜欢蓝莓口味的。”

    人人都喜欢蓝莓口味,我只是想试试从来没吃过的百香果味。百香果是热带水果,热带水果是百变妖姬,要么甜美如仙果,要么有鸡屎味、烂洋葱味、臭袜子味,这是我小时候遗留下来的偏见,所以至今不吃无花果、番石榴、火参果等等。但水果在酸奶里都是安全的,没有异味,就像傲慢、冷淡的哈希德人在这个医院里是可接近的,没有异类感。
本章结束
一定要记住丫丫电子书的网址:www.shuyy8.cc 第一时间欣赏《拿什么拯救你一早到的天使》最新章节! 作者:幸无惧所写的《拿什么拯救你一早到的天使》为转载作品,拿什么拯救你一早到的天使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拿什么拯救你一早到的天使最新章节,而丫丫电子书又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拿什么拯救你一早到的天使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拿什么拯救你一早到的天使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丫丫电子书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拿什么拯救你一早到的天使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拿什么拯救你一早到的天使介绍:
纽约市布鲁克林区,一个不满二十六周的早产儿诞生了。他能不能活下来?活下来会有怎样的将来?父母说了不算,医生说了不算,谁说了都不算,将由更高的力量来决定。更高的力量是什么?是为他工作、为他服务、为他奉献的所有力量加权,是科技的力量、生命的力量,是信念的力量和爱的力量。早产儿母亲在经历138天“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陪护后,写下了这一部血泪历程,不仅全面记录了医务人员和父母全力以赴抢救一个极端早产儿生命的经过,涵盖了早产儿救护的绝大部分领域,而且涉及美国医疗制度、医生护士的职业技能与操守、中美文化的异同、美国各阶层华人的生活、各族裔人群写真、犹太社区的风俗习惯等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