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哈德良之子安庇尼在后院习武,听得轰轰烈烈,所有人跑来跑去的,慌忙问道:“这是何意?” 一个家丁道:“公子别问了,亚历山大率军征东,已经兵临城下,总兵爷只为难敌亚历山大,又不忍背弃主上之恩,故而有弃官之举。” 安庇尼闻言大怒道:“你等众人且慢,待我见了父亲,自有退敌之策。” 乃前往见父。哈德良问道:“你来何事?” 安庇尼道:“孩儿听说亚历山大东征,已至城下,父亲有何计退敌?” 哈德良道:“为父先稳住了托勒密,待收拾停当,便弃官而去。” 安庇尼道:“父亲受波斯国王之恩,如何不守城,却要弃城而去?此非人臣所为。” 哈德良道:“你乃年幼之人,晓得什么事?亚历山大率军东征,势如破竹,且不论其他,就是前关总兵萨狄斯骁勇善战,其弟恩路斯道术精湛,尚且不敌,以至城破人亡。为父若拒敌,则性命难保,若归顺则背主之罪不小,为今之计,只有弃官而去,两全其美。” 安庇尼道:“父亲且慢,万万不可把此言说与他人,空把一世英名断送,孩儿有计退敌 。” 哈德良闻言喝道:“孺子不可如此狂言轻敌,亚历山大岂是容易对付的?你有多大本事,连他也不放在眼里,说得这般轻易。” 安庇尼道:“孩儿怎敢轻敌?实有退敌之物。” 乃令军士取出一个纸制风车。哈德良道:“此小儿玩物,有何用处?” 安庇尼道:“父亲不要小觑此物,那一年父亲在外征战,孩儿闲暇无事,在练武之时,有一个道人,来讨斋吃。孩儿给了吃的,那人感恩不已,乃把此物给我。当时孩儿也是轻视此物,道人说这个唤作风火车,只消念动真言,要风得风,要火有火,风过处,万刃藏于中,敌军纵有百万,亦难敌也。孩儿大喜,拜谢道人,问其姓名,道人不应,只说了句亚历山大即将东征,你将此物助你父亲成功。” 哈德良闻言大喜道:“真乃主公洪福,我家出此高人。” 乃传令停止收拾,出城迎敌。
却说亚历山大大军到了,托勒密亲自迎接,亚历山大问道:“战况如何?” 托勒密奏道:“此关总兵哈德良三日前答应小将今日投降的,只是未见动静。” 正在惊异,只听得城门开处,杀出一员小将,大呼:“亚历山大,我父亲岂肯降你,你今日到此甚好,奉父命特来擒你。”亚历山大闻言,看了看那员小将,十分英雄,怎见得?有赞为证:银袍素铠,白马长枪,生得面如满月,唇如涂朱,眼如朗星,威风凛凛,相貌堂堂。亚历山大也暗暗称赞,好一员少年大将。托勒密大怒,奏道:“陛下,哈德良明明与小将说要归顺,待末将去问他。” 亚历山大道:“必是哈德良稳军之计。” 托勒密纵马向前,喝道:“来者何人?” 安庇尼道:“我乃哈德良总兵之子安庇尼,你是何人?” 托勒密道:“我乃马其顿大将托勒密,你父已答应献城归顺,你这个黄口孺子,怎敢来战?” 安庇尼笑道:“原来你就是托勒密,我父子受国王大恩,岂肯降你马其顿蛮夷之邦?休要错了主意,今日我小将军特来擒你。” 托勒密大怒,纵马舞刀来取,小将军挺枪招架,战三十合,不分胜负。小将军转马便走,托勒密不赶,小将军奔马至一箭之地,调转马头,取出一辆纸盒风车,抛起来,口中念念有词。只见风车飞起来,万刃齐发,托勒密看势头不好,早就回马败走,亚历山大大帝龙颜失色,忙传旨鸣金收兵。只苦了马其顿大军,被这阵风刃横扫,死伤无数。亚历山大大帝败了一阵,收兵回营,损了几千军马,心中纳闷,聚众将道:“此又是左道邪术。” 众将面面相觑,无计可施。且说安庇尼胜了一阵,收兵回营,哈德良大喜道:“吾儿立了此功,真乃主上洪福齐天。” 安庇斯道:“父亲,敌军败了此阵,必然丧胆矣,若今夜去劫营,可获全胜。” 哈德良大喜道:“吾儿言之有理。” 乃派安庇尼、安提斯率军五千,预备深夜劫营。不知胜负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未完待续)
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