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吐蕃形式也是一片大好!贵族们已经搬迁的差不多了。听说他们在南诏城过得很好,常常也会派人回来收购一些毛皮中药和珠宝之类的东西。
当然,也会运回来外面的东西贩卖。让吐蕃跟外面的接触变得频繁起来,这也让一般都百姓有了一些收入。毕竟中药需要百姓去采,而毛皮百姓家中也会有一些。
挖矿的那些曾经的叛军也在南诏扎根了。他们回来接走了家属,只有一个回来的,他是因为实在不适应外面的生活。这样的变化让高原上的草场土地和牛羊都变得富裕起来。
赤德祖赞趁机重新分配了。切切实实让每一个百姓都拥有了自己的草场和牲畜。这一下,吐蕃真的一下子不一样了。
百姓对于吐蕃王的爱戴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度。很多百姓都把他当神一样的供奉起来。
而赤德祖赞却派人大力传宣华夏王的功绩。并把自己做的所有事都说成是被华夏王教诲的。并说,两国是一国,等到何时的机会。就会合并。到时候,百姓的日子更会有一个大的飞跃!
舆论是一个非常管用的工具,百姓们每天耳闻目染接受着这些宣传。慢慢的,从心里也罢自己当成华夏人了。
甚至于跟南诏接壤的百姓开始和南诏百姓频繁的接触。慢慢的,连边界都不存在了。
只要没有边界,就不会存在商人们走不到的地方。吐蕃开始彻底的融入华夏,甚至于,很多不喜欢游牧的吐蕃人去华夏那边干活,做生意。
而华夏那边的人跑到吐蕃来种地,放牧!不过这些过来种地放牧的人。已经不是那种吐蕃最传统的方式了。
他们对于传统的革新和改进,让吐蕃的农业和牧业产量有了惊人的提高!
王小强派人来带着吐蕃工匠建立了一个规模很大的酒厂。专门用青稞酿酒,而青稞这种作物也只适合在高原上生长。
很快,华夏的另一种名酒诞生了。那就是“青稞酒”。这种酒有一的颜色跟华夏玉液有着典型的区别。成乳白色。略微有些浑浊。但入口酸甜。度数跟后世的啤酒差不多。最大的优点就是不上头,不口渴。
常喝酒的都懂,后世铺天盖地的广告里面什么纯粮食酒,醉了不上头!基本都是扯淡。
醉酒的感觉第一就是头疼,第二就是口渴!可是青稞酒却真的完美的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这跟青稞生长的地理环境和清澈的水源有关吧。反正青稞酒一出来,让一直畅销的葡萄酒受了影响。
而青稞酒的销量以一种可怕的速度在增长。很快就成了吐蕃的支柱产业。乐的赤德祖赞没事就钻库房数钱玩。对自己的大哥崇拜之情更如滔滔江水之延绵不绝。
手里有了钱,赤德祖赞便学华夏的样子。建立学校。吐蕃的百姓其实住的最为分散的,因为游牧的关系,常常一家离一家都有好远!
不过这样也省心,6--16岁的孩子一律入学,一点商量都没有!管吃管住。
想让孩子逃避上学帮家里干活的,只要发现。一律把草场和牲畜收回去!
这样一来,没有一个敢不送孩子来的了。至于老师,这个赤德祖赞才不操心呢。有王小强在,他只需把学校建好就行了。
现在华夏三个地区已经统一了汉语。转眼六七年的时间过去了。那些年龄大的学生早已经成了社会的中坚。
他们主要学习的就是语言和各种生产技能。
现在吐蕃完全复制了这种模式,而且随着师资的逐渐加强。现在的南诏城已经出现了华夏学院。类似于大唐的国子监。只是各个学科分的更细一些了。
华夏学院出来的学生,都是各个行业的楚乔。对于专业的钻研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而各个县学的学生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考上华夏学院。那将是他们毕生的荣耀。
杜甫和王之涣直接被孟浩然留在了华夏学院。他们对于文学的造诣,那是一般人比不了的。
这两个人现在整天忙的跟陀螺一样。既要教学生,自己还得学习。因为现在的语文课已经有现代文了。这个是他们需要学习的。
特别是杜甫,王小强的那首我愿是激流。基本已经让他入了魔。毕竟他的诗词本来就追求语句通俗,让百姓们都看的懂。
其实文字这东西本来就是大众化的东西,千百年来,哪一个流传下来的不是通俗易懂的?
至于那些故作高深,一首诗几十个典,再弄些生僻字故作高深的诗人们。估计活着人们都不知道,别说死了流传了。
南诏城这几天分外热闹!因为拍卖会明天就要开始了。现在已经到了验资的最后阶段。就是说想参加拍卖会的,毕竟要保证自己有一百两以上的银子。
保证的方法就是把银子交给华夏吏部。由吏部开具银票。这银票跟大唐的类似,但也有明显的区别。
大唐的银票是证物,不能直接作为银钱使用。而华夏的银票可以在华夏国任何一个地方购物。
甚至于,现在华夏境内。连薪水都改成银票发放了。
为了方便,银票的面额从一两到一万两。各种数值的都有。当然,大唐的铜钱在华夏也是通用的。不过如今的华夏人富裕,没人背着一袋子铜钱在街上晃了。
分量沉不说,还影响风度。现在南诏省内如果看见背着钱袋子转悠的。那绝对是外地人。本地人丢不起那人!
购物时候,掏出一张银票过去。显得多斯文?不用担心伪造。按现在华夏的科技水平,想仿造他们的银票。估计还得几十年。
华夏现在每个城镇除了学校,就是衙门开设的钱庄。这里随时可以把银票兑换成银子活着铜钱。也可以把钱币兑换成银票。
拍卖会是在华夏学院的体育场里面举行的。巨大的场馆里面摆满了各种大大小小的玉石。他们分别被摆在不同额架子上。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各种璀璨的光芒。
现在验过资的人都可以进入参观了。因为东西太多,所以,一万两银子以下的玉石基本不都参与拍卖。所以,前三天是自由采购时间。就是看上什么,你直接可以买。
当然,也可能存在意外,比如两个人或者多人,一起看上某一块玉石。这时候就得竞价了,价高者得之。
此刻,南诏城内聚集的富豪不知道有多少。首先,大唐的那些世家大族基本上是不会缺席的。
唐人对于保值的东西向来兴趣最高!而世家对于财产的积累,一个是土地。还有一类是古董珠宝玉器。这样的东西价值高,比放一屋子银钱合适。
再说,这些东西放着不仅是保值。还升值。特别这次拍卖的都是原石。而且都是开好的原石。
大唐那么多雕工,随便雕刻一下。价值又会加倍,傻子才会不买。虽然他们跟王小强一直不对付,但是现在王小强跟他们已经不存在利益纠葛了。所以这么大的便宜不占的才是傻子。
还有大食,吐蕃,天竺一些大商人。若只论银子。这些商人可比大唐的世家还多。毕竟世家们最大的财产都是土地。
而此时的天竺境内,因为吐蕃支援的破甲锥到货。天竺军队终于抵挡住了膘国的进攻。
但是膘国也因为不断增兵,囤积在天竺境内的兵力已经达到了五万人。
而天竺方面,东天竺早已经顶不住了。国主向中天竺求援。天竺五国向来同气连枝,中天竺立马派遣三万重甲兵迅速支援。这样一来,双方兵力相等,装备相仿。拼的就是士兵的意志了!
其实这两个国家的士兵,都不属于那种战斗素质特别好的军队。但是战场上就是你死我活。因此,每天都伤亡数字都是数以百计的。
关键损失的还不光是士兵的性命,还有破甲锥和铠甲的消耗。那可都是银子啊!
一身铠甲被捅几个窟窿还怎么用?特别是天竺方面的铠甲。基本都是生铁,一捅都是成片的烂了,只能更换!
所以天竺方面也只能再让吐蕃方面帮着购买。赤德祖赞向来是雁过拔毛。直接就是二百两银子一副,加之每天断裂的破甲锥。每天都消耗也是个天文数字。
董小宝早已经从原来的春风满面变得垂头丧气。本来他以为这些装备直接能把天竺军彻底覆灭。
却没想到刚刚打进人家境内就进入焦灼状态。多出的一万盔甲很快就被战损补充上去了。破甲锥也快见底了,很快就得去购买。
可是膘国是真的穷啊!上次用玉石顶了大部分都费用。那东西尽管在膘国不值钱,那也是膘国无数年的积累。毕竟,玉这种东西并不是随便挖出来一块就值钱的。
毗讫罗摩王对于钱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全靠董小宝自己张罗。
求订阅,求收藏,求推荐。
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