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电子书 >> 其他小说 >> 千秋皇明TXT下载 >> 千秋皇明章节列表 >> 千秋皇明最新章节

第一百五十一章 推荐李进忠暂掌东厂印

作者:贫道修的是问情道 下载:千秋皇明TXT下载
    朱由楫针对大明盐政提出的两个建议,以及他从食盐的角度,对战国时期秦国与楚国的战争进行了一番别样的分析见解,论证食盐对朝廷和百姓的重要,听的万历连连颔首。

    尤其秦楚在巴地打了近百年的战争,若是从食盐的需求角度来分析的话,仔细思来也就越发可以让人理解了。

    毕竟食盐历来都是重要物资,在科学技术水平有限的古代,甚至于有时候可以在一定程度直接上升到一个国家的战略高度,作为国家的战略物资的,就如同后世的石油、和某些矿产一样。

    古人虽然缺乏后世那般对食盐的科学认知和相关理论,但是有一点却是都知道的,那就是人如果不吃盐的话干活就没有力气,军队如果不能补充盐分到了战场也没有力气砍人,这样带来的后果很严重。

    况且食盐的生产和贩卖还关系到国家的财政收入,是以历朝政府其实对于盐政其实都很重视。

    当然朱由楫提出的两点建议确实也还比较粗糙,只是他在入宫的路上临时想出来的,很有可行性,但是具体的一些操作细节方面就还需要仔细的在斟酌一番才成。

    后世的他就是重庆开州人,在国防大学读书的时候寝室里有一哥们儿就是四川自贡的,也听说过不少四川和重庆古时候产盐的一些传说,而且四川、重庆,包括湖北、湖南许多地方的方言当中一直都还管食盐叫做盐巴。

    自贡便是四川盆地中最大的一处井盐产地,其次重庆东北部与湖北交汇地带还有三处比较大型的盐场,巫溪宝源山的大宁盐泉、、彭水郁山镇伏牛山盐泉、湖北长阳县的清江盐泉,他记得巫溪的大宁盐泉直到后世仍流淌不息,只不过因为大规模的海盐而停止了产盐,成为了一处文化名胜被保留下来。

    只不过,四川的井盐因为周边额地理地形限制,加上古时候交通不便,使得井盐出川比较困难,这一点在很大的程度上限制了井盐的市场。

    万历略微沉吟了一会儿,对朱由楫说到,“既然此策是你提出来的,皇爷爷就全权交给你去办了,只是切记不可操之过急,当徐徐图之,明白吗?”

    “孙儿省得,会谨遵皇爷爷教诲的。”朱由楫认真的回答到。

    万历对朱由楫这般年纪虽小却聪颖多智,做事沉稳的气度很是满意,又对他问道,“楫儿你以为当派谁去彻查收集罪证合适啊?”

    “请问皇爷爷,是想要将此事交给文官还是厂卫?”朱由楫并没有回答,而是反提了一个问题给万历。

    “有何区别?”

    “有!”朱由楫神情郑重的说到,“若是由文官去往两淮追查此事,孙儿担心反而会被那帮蛀虫提前获知消息,反而不利于查案,孙儿不认为这朝中的文官有多少人是干净的,真正终于国家的只是少数人罢了;若是交给厂卫去办,可以直接命他们暗中行事,且厂卫都是我皇家的家奴,他们的一切都皇爷爷给的,办起事来比文官要更加的忠心。

    只是若是用厂卫查案,唯一需要担心的便是这些人到地方之后会胡作非为,借机敲诈勒索地方;当然,也有可能会有人吃里扒外,与地方官员和不法盐商互相勾结。”

    “不过,孙儿以为,皇爷爷还是用厂卫暗中查案为好。”

    万历想了想,“既如此,那便交给东厂去做吧,只是这东厂厂督一职自从陈矩去世后就一直空着......”

    “应当让谁提督东厂呢?”万历皱眉沉吟到。

    “皇爷爷,孙儿倒是有一合适的人选,或许可以胜任。”朱由楫心中一动出言到。

    万历遂问道:“说来听听,是何人?”

    “回皇爷爷,此人是大哥身边随侍的太监,李进忠。”朱由楫缓缓将自己心中最适合的东厂督主人选说与了万历。

    “李进忠?”万历自语到,“此人朕见过,倒也是一个办事勤勉,为人机灵的好奴才!”

    “既然如此,那便由李进忠暂代东厂厂督,此时就交给他去暗中调查吧。”想到此处,万历决定道。

    朱由楫与万历爷孙二人的谈话内容,陪坐在万历身边的郑贵妃全程一字不落的听在耳中。

    表面上看起来神色十分平静,内心当中却是对朱由楫有着些许的忌惮,虽然此刻她的心里已经没有了多少再要搬到太子朱常洛而让福王朱常洵回京取而代之的心思。

    朱由楫和朱由校两兄弟会突然在大年初二的时候,被万历不顾礼制的直接敲景阳钟召集群臣上殿,册立为兰陵郡王与皇太孙的前后经过。虽然经过万历与王皇后下令封锁不得外传透露,但是郑贵妃作为万历最宠爱的妃子,又是可以在宫中与王皇后分庭抗礼的存在,想要知道些消息还是很容易,虽然对于当晚万历和朱由校、朱由楫三人在房间里面谈了什么,但是她可以肯定得是一定与当晚那四个时辰的密谈有关系。

    今次万历与朱由楫这对爷孙在它面前的谈话内容,让她大感吃惊。没想到朱由楫小小年纪竟然就能与万历商谈盐政这般重要的大事,对于盐政的一番分析以及提出的建议,更是条例清晰、头头是道,方才与万历奏对时所展现出来的睿智头脑,从容的神态,还有眼神中隐隐透出的自信完全不像是一个十岁小孩子的样子。

    尤其是听得朱由楫与万历二人只是三言两语,竟然就敲定了东厂掌印太监的人选,这更让她在心里面对朱由楫的忌惮又提升了三分。

    虽然万历只是让朱由楫推荐的人暂代东厂厂督的职责,暂时掌东厂印。

    郑贵妃在心中已经十分的确定,皇上属实是十分的喜爱朱由楫这外他新封的兰陵王了。

    要知道东厂可不是一般的衙门,而是可以与锦衣卫其名并驾,同样有着监视文武百官、侦缉审讯的职能。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一职按照大明惯例向来都是由司礼监中排名第二或者第三的秉笔太监担任。

    现在的李进忠在宫内可是没有任何实际的职务的,虽然随侍在身为皇太孙的朱由校身边,但是其地位也并不是很高。

    比他更有资历的太监可是大有人在。

    朱由楫向万历建议让李进忠去东厂其实是有着他自己的考量的。熟悉明末历史的他可是深知这位李进忠的本事和能力,让这位执掌东厂也不过只算是顺应历史,提前将这位明末历史上的大宦

    官魏公公给放了出来,登上大明的政治舞台而已。毕竟文官和宦官天然就不对付,而且历史上的魏公公战可是能够治的东林党欲生欲死的狠人。这麽做,同时也算是卖他魏公公一个人情,与他结下一份善缘,以后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给自己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也说不定。

    于是,当日下午,在万历的旨意下,李进忠便跟坐火箭一样嗖的一下子就升官了,正式走马上任暂时接掌东缉事厂掌印。

    李进忠突然接到万历要他暂时接掌东厂的旨意还以为自己是在做梦,直接就被这突然从天而来的馅饼给砸晕了,直到万历召见了他,要他带领东厂番子暗中调查纲盐之法,同时收集查探两淮盐官是否有与盐商勾结,私自内定瓜分盐纲窝本之事。

    李尽忠这才确定这天上掉馅饼的事情是真的砸到了自己的头上,顿时激动不已,一边流着泪叩头谢恩,一边向万历保证到一定完成皇上交待的任务。

    也无怪他会如此激动了。

    想他李进忠自幼家境贫穷,混迹于街头,却因为欠了赌债为了躲避追 债而自愿净身入宫,做了太监,做了太监之后不断的巴结逢迎,低声下气,不想今日竟然一朝有幸可以暂时执掌东厂,这幸福实在是来的太突然了。

    而且听万历这话显然是要重新启用东厂,这是有大动作啊。

    因为世宗皇帝不大信任太监,而是更加信任锦衣卫,所以东厂的风头一直被锦衣卫压着,没有什么作为;到了万历朝,因为年幼的时候受到太监冯宝的各种监督,对于太监也没有太多好感,太监们除了被万历派出去替他在全国当税监以外,东厂也没什么有作为的机会。

    准确的说东厂除了在京师附近瞎晃悠,基本上就没有执行外出监督百官的权力,就连万历设立的矿税监也都和东厂没啥关系。

    说起来,东厂近些年唯二的两次有事儿做,能够找到些存在感,还都是因为他朱由楫的缘故,一次是因为皇家香皂工坊,一次是因为清查五年商税,不过都更多的都只是干些辅助工作。

    自己这次让万历将东厂重新给放了出来,让东厂番子单独负责对纲盐法的调查,也就默许了东厂可以到全国各州府活动,也不知道这帮没有了小jj的阉人会不会感谢自己。朱由楫摸了摸自己的鼻子如此想到。

    出了翊坤宫,李进忠连忙一脸谄媚的对朱由楫表示感谢,“奴婢多谢兰陵王殿下在皇上面前的提携。”

    朱由楫没有居功,只是笑着道:“李公公不必如此,您是大哥身边的人,孤这也是在帮大哥培养一些助力,况且以您的能力这东厂厂督迟早也是您的。”

    “哪里,若是没有殿下向皇上举荐,奴婢也做不成这东厂的代厂督啊,”李进忠陪着笑低声说到,“殿下对奴婢的恩典,奴婢无以为报。”

    “李公公既然已暂督东厂,用心办事便是,此番是东厂的机会,也是李公公您的机会。”朱由楫笑着提醒到。

    “此事皇爷爷非常看重,孤以为您最好是亲自带着番子走一遭,切记一切都要暗中行事,不得打草惊蛇,查实了罪证之后第一时间回禀与皇爷爷,若是差事办的漂亮,相信这暂代二字很快便能去掉了。”
本章结束
一定要记住丫丫电子书的网址:www.shuyy8.cc 第一时间欣赏《千秋皇明》最新章节! 作者:贫道修的是问情道所写的《千秋皇明》为转载作品,千秋皇明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千秋皇明最新章节,而丫丫电子书又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千秋皇明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千秋皇明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丫丫电子书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千秋皇明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千秋皇明介绍:
一个爱好明史的国防生,重生成为了天启和崇祯的同父异母兄弟朱由楫,为了神州不再陆沉,衣冠不再蒙尘,华夏未来几百年不再腥膻遍地,避免中华文明整体倒退数百年的悲剧再演,他在巨大的历史惯性之下挣扎着走出一条中兴血路,复汉唐之故土,开海波于万疆!亿兆炎黄血裔齐声高唱:日月重开中华天,千秋光曌九州同,炎夏横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