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电子书 >> 现代都市 >> 外科艺术家TXT下载 >> 外科艺术家章节列表 >> 外科艺术家最新章节

第575章 有个更严重的领域

作者:医用口罩 下载:外科艺术家TXT下载
    最近记者采访比较多。

    央台的记者,也提前给郑院士打过电话,说是马上要过来采访,预计一个小时后就能到。

    助理小楠连忙点头记下了。

    郑院士自己,则独自来到旁边的办公室,去找赵培儒。

    路上,他那颗古井无波的内心,也浮动起来。

    他也打听过赵院士这个新同事。

    知道这位,是轻易不会参合到别人的项目中去。可一旦有那个想法,往往能带来非常好的结果。

    郑院士正往里走着,旁边所长徐玲玲,叫住了他,说正好有个事,是关于项目资金的一些手续,需要他去了解并签字。

    等办完这事出来,时间已经是二十多分钟之后了。

    他来到赵培儒的办公室外,正要敲门。

    里面,赵培儒正好开门出来,手里还拿着一份刚刚打印出来的资料。

    资料比较简单,只是阐述了一个大致方向,只有两页纸。

    “郑院士,这就是我说的新方向,你看看。”

    赵培儒这二十分钟,敲字速度也是飞快。

    在江南省的时候,身边有牧思思帮着敲字,哪里轮得到他自己写?也是好在他的身体机能越来越好了,连带手指活跃这么久,也丝毫感觉不到酸累。

    郑院士好奇无比的,看向这份资料。

    “内镜黏膜切除术?”

    他下意识的一愣。

    目前,早期胃癌的治疗方法,基本上都围绕着“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来开展的。

    即便是东洋岛国,高野久秀,那么优秀的方向,也是围绕着内经粘膜下剥离术,而延伸出去的技术。

    别看一个剥离术,一个切除术,只差了两个字,所做的操作和逻辑,却是截然不同。

    可正等他要详详细细,好好看看这份资料时。

    旁边一个工作人员,凑到他耳朵旁边来:“郑院士,央台的记者来了。”

    “记者来了?”郑院士只能先放下手中的资料。

    这次来的媒体记者,比上次的还要重磅,而且有着官方背景,是上面领导要求,必须去接受采访的,不止要接受采访,而且还得适当的透露一点信心给舆论媒体,给普罗大众。

    可郑院士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自己都没有信心,怎么透露信心给别人?

    正这时,旁边一只手,搭在了他的肩膀上。

    “郑院士,我来应对记者朋友吧。”

    郑院士下意识的楞了下,旋即微微点头。

    赵培儒不论是身份还是地位,不论是他们国家胃瘤研究所的荣誉所长,还是其身上的工程院院士身份,都足以代替自己,去出面发言了。

    从职位上讲,赵培儒还是他的直属上司。

    接下来,赵培儒就去旁边的新闻见面厅中,台上讲话,下面则是央台的记者们。

    而郑院士还几名核心团队成员,则站在侧门口的位置,悄悄的看着。在这个位置,可以盯着点,看赵培儒万一有什么不会不懂的,可以询问他。

    央台的记者,看到赵培儒出来,眼睛顿时一亮!

    不是说,是郑院士接受采访吗?

    不过赵培儒院士就更好了!赵培儒院士的名气更大,在民间极富声望,在行业内也更受人知晓和尊重。而且赵培儒还是新晋的荣誉所长,声势也更大。由他来接受采访,再好不过了。

    央台记者例行询问几个常规问题。

    这些问题,赵培儒已经回答出心得了。他接受采访的经验很多,另外关于这个项目的资料他也了解过了,应对起来,游刃有余。

    侧门位置,郑院士等团队成员,看着赵培儒回答的侃侃而谈,神色淡然,不禁都微微点头。

    郑院士悄然笑着感叹道:“赵院士确实比我更适合当一个发言人啊。他喜怒不形于色,虽然咱的项目处于劣势,可他这幅样子,就仿佛我们处于优势一样。”

    团队成员们也都微微点头。

    郑院士在技术上没的说,但在当一个好的发言人上,确实比赵院士差了些。可能是赵院士经常会上各种新闻、采访、晚会、见过的大人物、大场面太多,早已经习惯了吧。

    正这时,赵培儒突然提了一个有意思的话题。

    “不论是我们国内的早期胃癌研究,还是国际上相关的研究,更多针对的,是小于两厘米的病灶。”

    “但要我说,小于两厘米病灶的治疗方法,已经发展的很好了,在当前这个阶段,没有必要再过多的浪费资源去做更深入的研究了。相比起来,大于两厘米的病灶,却依然是一片空白。”

    “就像是我们面前,有两个病人,一个病人病情比较简单,大家在去研究这个病人,已经把这个病人的病情都琢磨透彻了,却还在不遗余力,花费无数精力、时间、人力物力去做更深入,更好的研究。”

    “但旁边有个病情更复杂的病人,大家却因为其病情严重,困难程度很大,而不去管他。”

    “在早期胃癌领域,病灶大于两厘米的病人,就是那个病情更严重的病人,目前在业界,这种病人没有好的办法,但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却很少。”

    “我呼吁,作为早期胃癌的研究者们,能把更多的注意力和精力,放到这个领域上来。”

    记者听了这番话,心里早就乐开花了。

    看看,难怪赵院士名气大,在民间的影响力也打,这就是会说话啊,能用最浅显易懂的比喻,让所有人都听懂他话里的意思。这段采访,比每次来时,采访郑院士的要有意思多了。

    记者心满意足的走了。

    而旁边,郑院士等团队众人,直接傻眼了。

    怎么突然开始说两厘米以上的病灶了?

    这个领域,别说是国际上了,就是他们自己项目组里,同样研究的是两厘米以内的病灶啊。

    咱也同样没有优势啊!

    众人奇怪,赵培儒突然说这个干吗?这不是给自己招debuff么?

    郑院士忽然意识到了什么,连忙看向手中的资料。

    这一看,便是彻底沉浸了下去。

    旁边的团队众人,自己想不通赵培儒为何会突然提到这个后,便纷纷看向郑院士。

    可他们发现,自家的带头人不仅没有去质疑赵培儒,反而是开始研究资料了……
本章结束
一定要记住丫丫电子书的网址:www.shuyy8.cc 第一时间欣赏《外科艺术家》最新章节! 作者:医用口罩所写的《外科艺术家》为转载作品,外科艺术家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外科艺术家最新章节,而丫丫电子书又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外科艺术家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外科艺术家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丫丫电子书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外科艺术家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外科艺术家介绍:
我穿越成了一个58岁的医生,本以为会受人敬重,结果发现是个本事低名声差,混日子等退休的。
并且这副身体也已步入晚年,开始衰老。
这时,外科手术艺术家系统开启!
我发现双手变得灵巧,高端专业手术知识让我变得无所不知。让专家们束手无策的手术,到了我手里,竟然变得简单无比!
不仅如此,我做手术变得丝般顺滑,行云流水,浑然天成!别人都惊叹我做手术就像做艺术品,说我简直是个手术艺术家!还要把我捧上至高的医学宝座!
我还有个秘密:这副身体,正变得越来越年轻……
Q交流群:133918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