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擅长举一反三,很快明白过来,灾后人口锐减,各民族在努力发展人口,大人物资产多,养得起,也在努力扩大家族人口,这么做,必然是有道理的。
苏格在鹿港,虽然有养父和养母,可是鹿港只有他一个东亚人,发展自己家族,也就是发展自己民族。
李婉清的话像醍醐灌顶一样,让苏格重新找到生活的目标,不仅仅是努力活下去,并把养母赡养好,就是完美了,自己其实任道重远,有更多的事情等着自己去做。
苏格想通后,郑重地对李婉清说:“谢谢你的提醒,我会在有条件时,来迎娶你们姐妹俩。等着我,不会太久。”
“灾前的人都是十八岁以后才结婚,因为男子十八岁身体才成熟,过早结婚,寿命普遍不长,我等你十八岁时候来娶我。”
“一言为定。”
“两不相负。我先回去了,你再陪陪她吧。”
李婉清走了,苏格走到李婉茹跟前,李婉茹看看远处李婉清背影,小声问苏格:“我姐刚才说什么?”
“告诉我要事业有成,才能娶你,不能让你跟着我受苦。”
“哼,她就是管家太太的命,什么都要管。”
苏格莞尔一笑,不再多话。
两人一路迤逦而行,终于到了李家大门。
苏格送李婉茹进家门,然后和李家人告别,说明自己明天早上就会离开,到时候就不过来了。
次日清晨,不少东亚人来相送,李婉清没来,爱丽丝却来了,在哥哥陪同下送苏隔离开,还送了苏格一支新枪,正是9mm口径的狙击步枪。
他们已经听过苏格的经历,知道苏格用花豹皮骨换了狙击步枪子弹,却没钱买枪,现在子弹还在背包里,就特意送他一支,是产自慕尼黑的狙击步枪,瞄准镜就是爱丽丝家族生产的。
据马丁说,慕尼黑产的狙击步枪材料更好,枪管寿命比亚瑟产的更长,精度也更好,只是手工制作,产量有限,外面根本买不到,不过子弹是标准弹,和亚瑟厂子弹通用。
回程前,李家老爷爷叮嘱他走商道,要定期过来玩玩,不要忘了李婉茹。
李婉茹一直圈着苏格胳膊,故意拉着苏格慢慢往前走,一直送到关卡才依依不舍地放手。
“你说你要来娶我的,不要忘了。”
“不会的,等我毕业后,我就来慕尼黑找你。”
离开关卡,苏格也不逞强,改走商道。商道比鹰道远几公里,路却好走多了,刚好适合匀速跑,一路上,想着李婉茹的清艳笑脸,苏格浑身都是力气,当天下午,波澜不惊地就到了鹿港。
先去佣兵协会消了任务,把尾款拿到,然后又回学校消假,告诉麦克等人,明天他们继续带人训练,自己要熟悉新枪,没空带人。
麦克等人想要摸一摸苏格的狙击步枪,都被苏格挡开,这是自己的专用枪,不会让其他人乱碰。
这也是佣兵的规矩,麦克等人只能眼巴巴凑近了看,差点看进眼里,拔不出来。
回到家里,正遇到妮萨四人都在,自从过了十五天后,四人下班就聚在一起,替苏格祈祷。
见到完好无损苏格回家,她们都非常高兴。
苏格洗澡换衣服,然后才把一路上轻松愉快的完成任务说了一通,没提野人和花豹的事情,只是说到猞猁,是救人时遇到,杀了大的带回小的。
虽然撒谎了,可苏格答应过,就必然不会露出破绽。
至于新的狙击枪,苏格没提,她们不认识也不在意,苏格枪很多,多一把少一把很正常。
听佣兵协会的人说,慕尼黑产的狙击步枪,很难买到,曾经卖出过6万的高价。亚瑟产的狙击步枪,流出来的最多,行价4万,鹿港产的口径小,做工也差点,只要3万就能买到。
在佣兵协会,苏格先说东亚人李家要把孙女嫁给他,聊了一会,又说到,他临走前,有人送了他一把新枪。
他把两件事分开说了,别人都以为是李家送的,居然没有人质疑。
也许是凯尔已经把闪电鹰送到银行总部,并且把路上苏格表现也说了。苏格回家第二天下午,威尔两人又在校门口截住苏格,劝说苏格加入银行炼金护卫。
苏格不想答应,却不好直接拒绝,只能拖,说等毕业后再说。
当苏格扛着崭新狙击步枪到靶场时,麦克等人要疯了。
他们轮流玩着苏格给他们的旧枪,苏格居然又有了两把新枪,狙击步枪还是慕尼黑产的。
除了对新枪羡慕,他们对小奶猫也极度羡慕,对猎人来说,养一只猞猁,就是多了个好帮手,尤其是晚上宿营时,多了猞猁相伴,就可以放心睡觉。
猞猁留下尿渍的地盘,不要说蛇鼠这些小动物,就是野猪都会逃遁。
变异后的猞猁是食物链顶端的存在,没有任何动物会来招惹它们。
一年多没有背狙击步枪,苏格现在身高多了十几公分,所以需要重新熟悉。
还像原来练枪一样,折返跑400米,然后跪姿据枪瞄准,感觉枪口锁定目标时,才会扳机击发。
反复练到晚上,收工前,苏格才给他们露一手,一枪击碎上千米外飞行的鸟类。
希尔特意跑过去,把破碎的鸟尸捡回来,然后苏格剁成碎沫,喂给小奶猫。
苏格回来后,并没有收回旧枪,依然交给三人管理,三人不仅自己可以练枪,每天还有十几欧元的进账,终于对苏格死心塌地地信服。
苏格对新枪越来越熟悉,练枪的同学们也越来越多,小奶猫也越来越顽皮,然后逐渐长大,开始跟着苏格练习,不知不觉就到了年底,紧张考试过后,苏格以全满分成绩,独占鳌头。
因为毕业成绩全优的太多,最终六年级二班也变成全优班,这是历届最好的成绩,在练枪的人中,不少人考到全优,究其原因还是和苏格有关,因为在等待练枪时,都会把书本拿出来看书,这是苏格带起来的学习氛围。
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