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电子书 >> 历史军事 >> 家乡纪事之我所知道的铁道游击队TXT下载 >> 家乡纪事之我所知道的铁道游击队章节列表 >> 家乡纪事之我所知道的铁道游击队最新章节

第一百二十章 劳工

作者:贺兰踏阙 下载:家乡纪事之我所知道的铁道游击队TXT下载
    “哐镗,哐镗!”

    “爷们,爷们!起来喝点水吧!”一个苍老的声音似乎从远处飘来,将庄纪川从浑身的疼痛中叫醒。

    庄纪川努力地抬起沉重的眼皮,却什么都没有看到,眼前漆黑一片。

    “我瞎了?还是死了?”庄纪川自言自语道。

    “没事了,没事了,能醒过来,就从鬼门关绕回来了,咱在闷罐车里,现在又是黑天,所以都看不见哩!”那个苍老的声音在耳边轻声说着,外面传来一声火车的长鸣,证明老者说的是真的。

    一个水瓢摸着黑慢慢被递了过来,庄纪川吃力地抬起头,轻轻喝了一口,水又苦又涩,一股馊味直冲脑门,他忍不住,全呕了出来。

    一边传来七嘴八舌的声音:“真欺天!俺都整整一天没喝水了,渴死了,这下好了,全浪费了。”随后传来七里哐啷的声音,应该是有人要抢水桶。

    老者吼道:“再抢我就把水泼了,谁也别想喝。”几个人便不敢再轻举妄动,黑暗中,除了火车的轰鸣,一片安静。

    “等他缓过来,就把水桶给你们,先忍一夜吧!”老者看控制了局面,从容不迫地说道。

    庄纪川被臭水呛了一口,彻底清醒了过来。

    在官桥的团部,本来他是跟种衍锐等十几个保安团的人关在一起。种衍锐乐观地认为,被关几天禁闭,也就放出来了。谁知,有几个人听胡介藩说小林要把他们送到东北当劳工,为了脱罪,便一口咬死这个不知来路的大个子是铁道队的奸细。

    庄纪川人生地不熟,连个能给他说情的人都没有,当即被投进了监狱,一顿毒打之后,又有不怀好意的人报告,说这个大个是种衍锐的亲戚,于是,种衍锐也被抓了进来。

    胡介藩本就不愿白白被抓走十几个人,人少了是小事,拱手把自己的人送到东北当劳工,会严重损害他的威信。便将接应拆炮楼和鼓动周铁逃亡的事都栽到二人身上,由小林裁决。

    小林正在为日本军部给的劳工指标头疼,这十几个人可是及时雨,但是思考再三,赵大牙又刚帮他在蒋庄打了胜仗,他也不愿让胡介藩难堪,便大笔一挥,放过了其他人,只将庄种二人与其他七拼八凑的一起送上了劳工专列。

    庄纪川忍着疼痛挪了挪腿,身下的烂草哗啦哗啦响了起来,一旁的老者听到动静,伸手过来扶着他背靠铁皮坐了起来,嘴里唠叨着:“活动活动也好,这样伤好得快。”

    “大叔,这是真要被送东北当劳工了吗?”庄纪川轻声问道。

    “唉!你是怎么被逮住的?”老者没有回答问题,轻声反问。

    庄纪川伸手摸了一下身上的衣服,确认还是牢里那身破烂的棉囚服,便放下心,胡扯起来:“这不是快过年了嘛!俺四哥的丈人家在种楼,四嫂最近身体不好,俺过去给四嫂娘家送个信,让他们过去看看。结果半路上让胡介藩这个龟孙抓了壮丁。本来以为是抓去当二鬼子,谁知去了说俺是游击队,不承认就一顿揍,然后就成这样了。”

    “你是哪个庄上的?”

    “庄村的。”

    “庄村?洛房西边那个庄村?”

    “你庄上是不是有个叫庄永璞的?”

    庄纪川看他问题一个接一个,心里有点烦,就反问道:“你是哪个庄上的?”

    老者也不介意,自顾自说起来:“我叫姬茂喜,我就是在洛房那个桥头让二鬼子抓了的。”

    庄纪川心里一惊,姬茂喜他可是知道,临城西南乡的游击队经常受他的照拂,是个好人。

    刚想细问,那姬茂喜却继续说着:“游击队逼着俺给枣庄的黑木送信,说是要借日本军服。俺把信藏鞋垫子下面,在过洛房桥头的时候,被二鬼子给搜出来了。可能我运气比较好吧!我被抓那天,松尾正好出事了,让人打了一枪,夜里去枣庄抢救的路上车又翻了,把他压死了,哈哈!后面我就没人管啦!估计东北劳工指标没完成,岩下把我送过去充数呢!”

    黑暗中,庄纪川看到一排大白牙,心道:“这个老狐狸,也不说实话。”

    突听车厢里一人“嗷~~”一嗓子:“俺不去当劳工,那些去东北的连消息都没有,也没人回来,说不定都死了呢!”

    随后,一群人也嘁嘁喳喳说起来:“临城西岭那些乱葬岗,可都是从开封骗过来的人,听说矿底下经常有瓦斯爆炸,鬼子直接封井,连救都不救。”

    “咱和他们不一样,带队的专门跟俺交代了,也让我和大家说说,咱们这批都不是劳工,是工人,干的活和其他人不一样,到了地方日本人会给咱们发工服,每天都有白面馍馍吃,一天十块钱工钱,攒一个月就能换半块银元,好好干一年,回来就能翻盖家里的老屋了呢!”

    “切!这你也信?”

    “不信能咋办?这火车开了两天了,连停都没停,我从门缝里看了,外面全都是炮楼,就算跳车摔不死,也得让鬼子打死,就算侥幸没被打死,咱们连路引都没有,不出十里地,就得被逮起来,那时候,连活命的机会都没了。”

    这人说完之后,所有人似乎都在盘算着几种可能性,车厢里安静了下来。

    庄纪川轻声道:“姬叔,你信吗?”

    姬茂喜摇摇头:“痴心妄想,要是像他说那样好,怎么能把咱关在这闷罐车里,连干净水都不给?这一路火车开的很快,铁路两边都是炮楼,跳车肯定不行,再往北走走看吧!”

    庄纪川抚摸着背上一条条伤痕,忍着剧痛,笑了笑,不置可否。

    过了许久,一个站在车厢一侧的人说道:“你们做那痴心妄想的美梦吧!老子不奉陪了!”说罢,转身一使劲,拉开了铁闷子车的推拉门,跳了下去。原来他一直在悄悄撬铁闷子车推拉门外面的钢筋,撬开后立即跳车。月光照了进来,车厢里还有几个人互相看了看,也跟着跳了下去。

    远处传来一阵密集的枪声,随后便再无声息,闷罐车里剩余的人面面相觑,只剩下寒风呼呼地往车厢里灌,倒是让车厢的空气新鲜了不少。

    一个人慌慌张张地对着众人说道:“赶紧把门拉上,惹恼了皇军,咱们都得倒霉!你们看看,跳车肯定是死路一条,还是老老实实地在车上呆着吧!”

    车门“哐镗”一声,被关上了,车厢里又黑了下来。

    “姬叔,你咋认识他呢?就是你说的那个庄永璞。”庄纪川问道。

    姬茂喜顿时来了精神:“庄师傅平时不声不响的,去年徐广田杀了铁道队一个叛徒之后,他就在蟠龙河里淹死了,也不知道真假,反正之后就再也没听到他的消息。

    后来陆陆续续才从枣庄火车站的人嘴里听到他的故事,他在日本人眼皮底下干了很多事,听说他和洪大队长关系最好,唉,可惜啊!洪大队长也没了!”

    庄纪川笑了笑:“这些事又没人见,谁知道是真是假?”

    “咦!你这个孩子,你自己的本家,你也不信吗?东丁村的丁印堂亲口跟我说庄师傅是洪大队长在火车站的内线,丁印堂原来是临城一个鞋匠,和庄师傅一起帮着清除黄二喜,暴露身份之后被送到山里避险,现在当了军区被服厂的厂长了,他不可能骗我,他说打洋行,打票车,截布车,夜袭临城,铲除叛徒,很多事都是庄师傅里应外合哩!

    他还救过很多人,只不过,她们现在都还在临城讨生活,我不能和你说是谁。”

    庄纪川问道:“他为铁道队做这么多事,为什么不加入铁道队?他遇险的时候铁道队怎么不管不问?”

    姬茂喜叹了口气:“唉!这事挺复杂的。洪大队长死后,庄师傅找我打听他坟地的位置,跟我说起来过,说杜季伟很过份,让王志胜,曹德清,甚至后来的刘金山都入了党,就是压着洪大队长。你知道吗?洪大队长到死都不是共产党员!

    听说那天在黄埠庄打仗的时候,洪大队长情绪很不稳定,他拼命有没有赌气的成分,咱也不敢乱说,或许有这个事的影响吧!所以,庄师傅心里有芥蒂,不愿意跟铁道队的人搅到一块。

    后来他设计让徐广田出面除掉黄文发之后,徐广田曾经传达王志胜的口信,安排他和丁印堂一起去山里避险,他没同意,之后就没了消息,可惜啊!”

    庄纪川当然知道这些都是真的,这令他更增添了一层对铁道队厌恶,但是,面对这个狡猾的老头,却也不敢贸然托底,只得敷衍道:“姬叔,我身上疼得厉害,那脏水我也不敢喝,你就别护着了,给那些人喝去吧!再忍明天一天,看看情况再说。”然后,躺到草窝里,便不再说话。

    外面天亮了,火车在不知道哪里的小车站停了一会,有人扔上来一包窝窝头,一桶干净的水,引起车上一阵哄抢。
本章结束
一定要记住丫丫电子书的网址:www.shuyy8.cc 第一时间欣赏《家乡纪事之我所知道的铁道游击队》最新章节! 作者:贺兰踏阙所写的《家乡纪事之我所知道的铁道游击队》为转载作品,家乡纪事之我所知道的铁道游击队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家乡纪事之我所知道的铁道游击队最新章节,而丫丫电子书又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家乡纪事之我所知道的铁道游击队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家乡纪事之我所知道的铁道游击队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丫丫电子书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家乡纪事之我所知道的铁道游击队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家乡纪事之我所知道的铁道游击队介绍:
”爬上飞快的火车,像骑上奔驰的骏马,车站和铁道线上,是我们杀敌的好战场......。“”铁道游击队“这首歌传唱是如此之广。刘洪和王强的故事在中国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提起洪振海,刘金山,杜季伟,王志胜,徐广田,曹德清,曹德全。怕是知道的就不多了。而这些人才是当年真正叱咤在津浦铁路上的主角。
我从小就在这片土地上长大,每每经过六炉店,粮满庄,黄埠庄,郗山,张阿,三孔桥,蒋集,以及微山岛的时候,我的眼里总是会浮现出他们当年浴血奋战的镜像。
不知道有多久了,一直想用自己笨拙的笔写一写那些曾经发生的真实的故事,聊以纪念那些为家国流血奔走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