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电子书 >> 历史军事 >> 我的蒸汽大明TXT下载 >> 我的蒸汽大明章节列表 >> 我的蒸汽大明最新章节

第九十七章 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

作者:顾屈屈 下载:我的蒸汽大明TXT下载
    怀宁侯府内的正堂之中,一片安静。

    不管是彭克,还是彭破虏,都在沉思着。

    今天彭破虏向彭克透露的事情,信息量还是挺大的。

    可以看得出来,洪武帝其实早就已经做好了想要削藩的准备了。

    甚至,削藩之事本就是洪武帝特意留给太孙巩固自身权威的。

    几位塞王的身份尊贵,若是能借削藩之事使其臣服于太孙,那太孙的皇位自然就会固若金汤。

    为此,洪武帝是做了很多谋划的。

    彭克现在细想一下。

    哪怕是前世的历史上。

    洪武帝先是清洗功臣,加强太孙的地位。

    后又将藩王的俸禄削减的只剩下五分之一,职权也被大幅度削减,再无手握重兵的能力,手中真正的班底少得可怜。

    以燕王为例,当时燕王哪怕在大本营北平,也不是可以一手遮天的。

    后世很多人都认为,燕王起兵其实是有谋划的,是提前好几年就布局了。

    实际上,当时那个情况,根本不存在什么燕王提前几年就有预谋的筹备夺皇位。

    看看当时的局势就知道了。

    看似燕王好像是一个很有威势的诸侯王。

    但是从洪武二十五年之后,燕王手上就没有什么兵权了。

    北平省布政使掌一省之政,北平省都指挥使掌一省之兵。

    光是这两个人,都足够对燕王产生莫大的危险了。

    以至于燕王起事之时,只有“令护卫指挥张玉、朱能等帅壮士八百人入卫!”

    藩王造反只有八百军队,这是准备了好几年的结果?

    对燕王来说,起义是逼到绝路后,不得不奋死反击的最后一条路而已。

    太孙登基后,明知道他志在削藩,但是燕王依旧在洪武帝驾崩后,派自己的全部子嗣入京,而且还将世子留在那做质子。

    登基后的太孙一道诏书责备,燕王便“佯狂称疾,走呼市中,夺酒食,语多妄乱,或卧土壤,弥日不苏。”

    吓的只想装疯保命。

    为何?

    因为久经沙场的燕王知道,就自己这点兵马,别说和朝廷抗衡了。

    只要有皇帝的诏书,北平布政使和都指挥使都能很快将自己拿下。

    北平兵权在握时,燕王不反。

    三护卫兵马在手,他也没反。

    等到太孙将上下官员被调走的调走,迁职的迁职,兵马被夺。

    最后,在太孙磨刀霍霍,命北平都指挥使司拿下燕王的这种危急时刻的前一天。

    完全被逼绝路的燕王,才愤而起兵了。

    兵力八百!

    甚至燕王自己,起兵的时候也没想过自己能赢。

    只是不想做叔叔的就如此任由侄子砍杀而已。

    死,也要死得体面一些。

    但是万万没想到啊!

    这一起兵,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太孙,以全国之力、百万之师攻打燕王北平一隅、八百将士。

    硬是耗了三年时间,百万大军越打越少,燕王的八百士兵倒是膨胀了数十倍。

    以诸侯起兵夺取天下者,三代以来,燕王可以算得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在他之后的宁王举事,比起只有八百士兵,凄凄惨惨的燕王,可以说是兵强马壮,士气高涨了。

    但是还是迅速就被中央平定了。

    燕王这种靠八百士兵最终靖难成功的案例,本就是离谱到家的一件事。

    纵观靖难之役太孙的失败。

    有人觉得是书生误国,也有人觉得是大明战神李景隆开演了。

    但是究其原因,还是太孙其人懦弱犹豫,不懂军事,自大狂妄而自我酿就的苦果罢了。

    洪武帝自己已经事先把削藩的事都提前做好了处理。

    为太孙能当稳皇帝做足了工作。

    到太孙继承大统,天时地利人和且洪武帝的余威犹在,各地诸王已经不可能有反抗的实力了。

    正常来说,只要太孙继位后什么都不用干,谁敢主动反,谁就死。

    洪武帝给太孙留下的削藩准备,可比汉文帝给景帝留下的好一万倍。

    但凡太孙不要将削藩之事想得那么简单,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来,那藩王们是绝对翻不了天的。

    但是太孙的猪脑子实在是脑回路让人捉摸不透,自以为高明的将洪武帝为他的谋算和准备全盘推翻了。

    自己非要胡搞瞎搞!

    激烈变更祖制,急切抬高文臣地位,贬抑武将勋臣。

    祖父刚死,就变更祖制,十分激进的削藩。

    而且不留余地,做事做绝,连废四个叔王为民,逼死湘王全家。

    侄子对叔叔,如此下狠手,岂能不让人胆寒。

    太孙可一点都不像他手下文人鼓吹的那样“仁慈软弱”。

    这才导致了后来燕王起兵,多数地方武臣对这场皇族内斗都是持冷眼观望态度。

    太孙两面派功夫一流,且太过年轻,政治眼光很差。

    要对藩王赶尽杀绝吧,又屡屡做出让人智熄的操作。

    但凡他果断一点,直接让北平都指挥使帅军攻入燕王府,燕王也没那个机会从容布局,诱杀北平布政使与都指挥使,一夜占领北平。

    甚至燕王占领北平后,也就只有两三府之地,太孙以天下大势临一府之兵,绝对是轻松碾压的。

    但是优柔寡断的他,偏偏在这个时候觉得自己杀的诸侯王太多了,有些不太合适。

    都到这种地步了,皇帝焉能削藩到一半,又觉得于心不忍了?

    但是太孙真就这么干了。

    他每次都对出征的将军说:“毋使朕有杀叔之名。”

    好家伙,于是在战场上,就出现了非常搞笑的一幕。

    燕王数危矣,诸将奉帝诏,莫敢加刃,王知之,每奔北,独以一骑殿后,迫者不敢追。

    两兵交战,失败的一方主将亲自殿后,就导致敌方连靠近都不敢靠近,唯恐伤到败军主将。

    这让太孙手下的兵,如何能不悲伤?

    我的袍泽尸横遍野,敌军杀我如屠鸡,我却不能杀敌军主将?

    草,天底下还有这样的战争?

    这能不让燕王不断做大?

    不敢杀起义首脑的平乱,怎么能平的下去?

    这种“仁义慈悲”的皇帝,能够让士兵们忠诚效命?

    至于之后燕王将种种不利局面一一化解,确实有运气成分,也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

    但是只要坐在应天府皇位上发号施令的是太孙。

    看似好像不太可能,成功概率极低的燕王起兵,最终的结果,一定都会是燕王赢。

    有的时候两军对垒,并不是哪边军队多,哪边就能赢的。

    现在洪武帝同样要给太孙削藩铺路,虽然和前世的铺路方式不太一样了。

    但是不管怎么铺,路铺的有多好。

    虽然彭克不敢确定,此世是否还会有靖难之役,坐拥机械化蒸汽部队的太孙,如何能够再次失败。

    但是一旦太孙继位后,将洪武帝为他的谋算全盘推翻,并且还是要变更祖制,贬低武将,强行削藩。

    那胜利的天平,就会不断往燕王那边偏移。

    装备和武器是死的,人是活的。

    八十万美械精锐对六十万小米加步枪,优势在我的事情,就是前车之鉴。
本章结束
一定要记住丫丫电子书的网址:www.shuyy8.cc 第一时间欣赏《我的蒸汽大明》最新章节! 作者:顾屈屈所写的《我的蒸汽大明》为转载作品,我的蒸汽大明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我的蒸汽大明最新章节,而丫丫电子书又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我的蒸汽大明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我的蒸汽大明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丫丫电子书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我的蒸汽大明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我的蒸汽大明介绍:
大明洪武二十八年。
长城边上,使着萨满巫术的北蛮,正在顽强的抵抗着大明蒸汽部队的兵锋,血与泪交织成螺旋,不断升腾。
应天府内,穿着蒸汽铠甲的士兵扛着燧发枪,正在铿锵有力的巡街。
内街的锦衣卫大营内,无数锦衣卫小旗,正在通过电报监听百官。
抬头望去,烧煤的巨型飞机正在天空上忠实的拱卫着皇城。
古朴的火车站里,一列不断冒着黑烟的蒸汽火车缓缓驶入站台。
货运车厢中,由复杂齿轮传动控制的蒸汽移动炮车,正在有序下站,运往城郊的神机营。
站在月台上的彭克,看着这令人陶醉的一切,咧嘴一笑。
这是一个神秘正在消退的时代,这是一个科学正在抬头的时代。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