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电子书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巨宼逆袭TXT下载 >> 明末之巨宼逆袭章节列表 >> 明末之巨宼逆袭最新章节

第五百三十二章“精炮灭明”

作者:小河有水 下载:明末之巨宼逆袭TXT下载
    李元利决定接见朝鲜使臣,因为在昨日,权正道跪泣于午门之后,通过礼部上了一份国书,声称朝鲜已经危在旦夕,如果大兴军不增援的话,朝鲜很有可能熬不过三个月。

    权正道甚至表示朝鲜愿意去国降阶内附于新朝,但恳请大兴军尽快出兵援救。

    朝鲜使臣没有得到李淏的授权私自作出这个决定,其实也是火烧眉毛,迫不得已!

    他们到燕京已经三月,虽然已经多次游说大兴军的阁臣、尚书、侍郎等官员,恳求汉王殿下能够兵发朝鲜,但到现在为止,汉王竟然见都不愿意见他们。

    这其中的原因,大兴军的官员已经隐隐透露出来:作为大明的属国,朝鲜没有和宗主国上下齐心共抗东虏,反而卑躬屈膝地投降鞑子,成为满清的属国,甚至派兵参与满清对大明的攻伐,这是大兴军乃至所有中国君臣百姓都不能接受的事情。

    用内阁首辅刘体纯的说法,大兴军没有发兵攻打朝鲜,已经是看在两国数百年来的渊源以及同根同源的面子上了。

    这些都是事实,不容置疑。一想到仁祖李倧着青衣出城投降,在三田渡向黄太吉行三跪九叩之礼,然后改换穿黄太吉所赐的貂裘叩首谢恩的情景,再想想崇祯帝自尽殉国的事情,权正道等人也是羞愧得无地自容。

    而另一个原因权正道等人也看了出来,汉王殿下是想让驱虎吞狼,让鞑子将李氏朝鲜覆亡之后再出兵,换句话说,汉王殿下这是要郡县朝鲜。

    有这两个原因在,大兴军根本不可能发兵救援朝鲜,但鞑子在朝鲜烧杀掳掠……百姓何辜啊?

    朝鲜使臣不能再等下去了,权正道和副使金自光商议过后,决定上书新朝,请求内附。

    这当然没有得到孝宗大王的授权,但事急从权,况且他们两人一个是朝鲜“议政府”的“领议政”,一个是礼曹判书,在朝鲜国内也是拥有极高声望的实权人物,做出这样的决定也不奇怪。

    对于朝鲜大臣来说,无论怎样都比沦为满清鞑子的奴才要强!最起码不用剃发易服!

    东虏入主中原,强迫汉人剃发易服,“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而且也曾经向朝鲜下过同样的命令,但朝鲜军民百姓认为衣冠发饰都是中华礼仪的象征而拒不服从。

    鞑子为了笼络朝鲜,不久后就放弃了这一政策,这使得朝鲜人直到现在,仍然能够保持前明时的衣冠发饰。

    前些年的时候,鞑子只是逼迫朝鲜成为清朝的属国,称臣纳贡,但现在这种情况,鞑子根本是想要将朝鲜亡国,而且,如果没有大兴军的援军的话,鞑子攻破汉城,灭亡朝鲜已经是必然的事情。

    既然国家已经不可能再保存,那他们为什么不选择内附?在以“小中华”自居的朝鲜人心里,将朝鲜纳入中原汉人政权治下,其实是最好的归宿。

    因此李元利在了解了这些情况以后,同意接见朝鲜使臣。

    戊戌(一六五八)年正月十二日,权正道和金自光在礼部主客司官员的引领之下,踏进了紫禁城的乾清宫。

    礼毕,李元利不待权正道开口,便先说道:“贵使来到京师已逾三月有余,想必也知道其中原因!”

    既然朝鲜使臣已经上表请求内附,李元利也不再遮遮掩掩,直接将事情摊明来说。

    “外臣略知一二!”权正道垂手恭声应道。

    “朝鲜与我中华,书同文,礼同制,同根同源,数百年来名为藩属,实则兄弟之国!当年壬辰倭乱,大明以倾国之力救援,方保得朝鲜无虞,事后也未挟恩图报,可见两国之间深情厚谊!”

    李元利说中朝两国同根同源,这话却并非是为了笼络朝鲜人而胡乱攀扯的,连朝鲜人自己也是认可(当然后世某些棒子除外)。

    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牧野之战之后,纣王的叔叔箕子不愿接受武王的封地,带领六千“商”国百姓迁往辽东立国,史称箕子朝鲜。

    九百年后,汉燕王卢绾叛汉后逃至匈奴,其部将燕国将军卫满(姬姓卫氏,卫国宗室后裔)率千余人进入朝鲜,并成为箕子朝鲜的宫相。卫满于公元前一九四年在平壤一带建立政权,推翻了箕子朝鲜,史称“卫氏朝鲜”。

    这两个王朝的建立者都是中国人,在箕子朝鲜建立之前,朝鲜还处于部落时代,没有历史,没有文明,只有野人和神话传说,更谈不上有“国家”的概念。

    完全可以这样说:是古代“中国人”开辟了朝鲜国,而实际上朝鲜人也多数是中国人的后代。

    这个时代的朝鲜人还不像后世的棒子一样喜欢歪曲历史、自傲自大,他们对中原文化的仰慕和认同众所周知,不但用汉字说汉语,而且连科举制度、官吏制度也完全照搬大明。

    南明灭亡之后,朝鲜仍然使用“崇祯”年号两百多年。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当时的朝鲜人对大明确实是有感情的。

    权正道作揖道:“神宗皇帝于我国有罔极之恩,外臣感激涕零!”

    李元利没有理会权正道,而是用严厉的语气继续道:“然朝鲜非但知恩不报,反投降东虏,为虎作伥!”

    “崇祯十三年松锦之战,朝鲜炮手协助鞑子围我锦州,伤我军士无数,致使锦州失陷于敌手。”

    李元利还要再数落下去,哪知权正道听到此处,却“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呼道:“殿下,冤枉……小邦实有苦衷!”

    “东虏鞑子以刀兵相逼,若不从者立斩,我军士实为无奈!即便如此,我军将士也感念大明厚恩,炮手炮不入铅,炮发而不伤人,因之受鞑子杀戮者数十……”

    权正道此言非虚,后世朝鲜史料也有这方面的记载。朝鲜军民百姓感念大明恩德,不欲与大明为敌,奈何技不如人,被鞑子强行押上战场,但因兵力太少且士卒消极避战,有的干脆不加炮子放空炮,在松锦之战中基本没有发挥什么作用。

    所以后世明清两方面都没有记录松锦之战中的朝鲜炮兵,以至于后世棒子们竟然鼓吹“精炮灭明”,诚可笑也!
本章结束
一定要记住丫丫电子书的网址:www.shuyy8.cc 第一时间欣赏《明末之巨宼逆袭》最新章节! 作者:小河有水所写的《明末之巨宼逆袭》为转载作品,明末之巨宼逆袭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明末之巨宼逆袭最新章节,而丫丫电子书又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明末之巨宼逆袭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明末之巨宼逆袭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丫丫电子书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明末之巨宼逆袭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明末之巨宼逆袭介绍:
新书《南朝枭雄传》已经上传,对南北朝这段少为人知的历史有兴趣的大大可以前往一观!
——————————
清顺治八年,东虏已占中原大半壁江山,孙可望在云贵欲图收复湖广,郑成功也在闽浙高举明旗。
然而,在夔东的深山老林里,还有一支少为人知的部队在坚持抗清,他们就是以李来亨等人为主的夔东十三家义军!
清廷所称的“巨寇小李贼”,百姓口中的“小闯王”李来亨,在夔东抗清长达二十年之久!
当南明军和义军都先后降清或被剿灭后,只有他仍在用生命守护中原最后一方汉土!
他穿越到了李来亨身上,面对的却是内忧外患:忠贞营四分五裂,一盘散沙。鞑子攻城掠地,处处紧逼!南明朝廷覆亡在即,却仍然对忠贞营将士时时猜忌、处处排挤!
如果不出意外,他将在康熙三年的鞑子大围剿中,弹尽粮绝投火而亡!
面对如此困境,他该如何力挽狂澜,重整我汉人衣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