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电子书 >> 历史军事 >> 明末匪事TXT下载 >> 明末匪事章节列表 >> 明末匪事最新章节

第82章 我要惹点事

作者:舟者 下载:明末匪事TXT下载
    王左桂进攻韩城,三边总督杨鹤不跟各地总兵说,却跑来跟陕西粮道参政说,是啥意思?

    没啥意思,因为咱两都是外来户,我跟他们说了不听,只有跟你来说道了。

    洪承畴本来正在读书,一听杨鹤说这话,立即明白了总督大人的难处,洪承畴知道书是不能再读了,还是干点有实际意义的事情,于是就跑到院子里喊道:“家丁、伙夫、门人、书童们都听着,反贼王左桂带领叛军进攻韩城,你等放下手中的活,拿起菜刀、铡刀等能用的武器,跟着本大人前往韩城杀敌。”

    没听错,确实没听错。

    当时洪承畴手中也没有兵,只有家丁和书童。

    既然总督大人把自己当做知己,只好带着家丁出发了。

    望着洪承畴那种不要命的样子,杨鹤害怕了,“洪大人,这行吗?”

    杨鹤心想,你跟我一定都是书生,我是撂大话才勉强当三边总督的,你洪承畴是为了升官才来陕西的,千万别因为我一句话就带人去卖命,划不来的。

    “总督大人放心,洪某一定能够平定韩城叛军,完完整整回来的。”

    千万不敢撂大话,杨鹤望着语气坚定的洪承畴心中犹如翻江倒海一般,心想这个卖豆干的小子莫不是疯了。

    洪承畴是福建泉州人,童年曾在溪益馆读过书。因家境贫寒,11岁辍学,在家帮母亲做豆干,每日清晨走街串巷叫卖豆干,叫卖豆干之余,常在学馆外偷听别人读书,偶尔也帮学生做对子。

    由此可见洪承畴乃是好学之人,更是愿意帮助同学的好学生,还是勤俭持家的好榜样。

    杨鹤找到这样的人商量事情,算是找对人了。

    在杨鹤吃惊的目光中,洪承畴整顿家丁和仆从连夜赶往韩城。

    洪承畴走后,杨鹤在惊恐中度过了好几个不眠之夜。

    形势都这样了,杨鹤能睡得着吗?

    民军已经铺天盖地乱杀了,万一再把陕西参政搭进去,他这个总督绝对是当到头了。

    但洪承畴是一个敢于豪赌的人,反正咱就是个卖豆干的,死了就等前半辈子的豆干白卖了,万一活下来总比卖豆干要强。

    打仗这事情咋说呢?

    有的人一辈子打过去,最多能当上伍长,还是看在人老珠黄的面子上给的;有的人一出手就与众不同,除了读书之外,打仗也是一顶一的好,可谓是无师自通。

    洪承畴就是这样的人,当他带着这帮主要由家丁组成的队伍赶到韩城后,王左桂的民军已经把韩城围的水泄不通了,而且吆喝的声音也很大,看起来很吓人的样子。

    其实也就是吓唬人而已,虽然声音很大,但真正能打仗根本没几个。

    一般情况下,一个人读书很厉害的人,智商也差不到哪里去,面对此情此景,洪承畴决定采取各个击破来对付民军。

    在他的指挥下,这帮由家丁、书童组织起来的队伍,一个晚上过去就杀死了王左桂五百多民军。

    奇迹就这样发生了。

    洪承畴一夜成名,而且名声大到了让人吃惊的程度。

    不怕没名气就怕没人理。

    当一个人的名气大到没边的时候,好运或者是坏运肯定会跟着来的。

    洪承畴带兵解了韩城之围的第二年,延绥巡抚给他腾开了位置,于是既能够读书又能够打仗的洪承畴担当了延绥巡抚的重任,成为高官领导。

    当上延绥巡抚的洪承畴清醒认识到对付民军,招抚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唯一的办法就一个字“杀”。

    在他的治理下,延绥一带凡是有起义军的地方,他对付办法就是杀,追杀,剿杀,砍杀......,而且他还杀降。

    这虽然不地道,但却十分有效。只要把所有的民军都杀光了,自己治下的地方就干净了,朝廷也就对自己满意了。

    由此可见,洪承畴与杨鹤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杨鹤是文人,以慈悲为怀,对起义的农民军主张招抚,给吃给喝;民军吃光了,用尽了,又开始起义了。

    洪承畴也是文人,丢开书本之后,对农民军主张追杀为主,斩光杀尽;民军死光了杀完了,天下就太平了。

    虽然洪承畴是靠杨鹤出名的,但自从韩城之战后,他一点也看不上杨鹤的政治主张,早就在心底里骂杨鹤是蠢蛋了。

    果不其然,时间不长,杨鹤的招抚政策宣告失败,本人也被崇祯皇帝罢了官,发配边疆。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这句话是在是太有意思了,许多时候,当机会来临的时候,许多人就是不愿意要,比如三边总督的位置。

    虽然别人不愿意要,但洪承畴愿意。

    原因说起来有些滑稽。

    因为当时洪承畴担任巡抚的地方是延绥,一个穷的不能再穷,烂的不能再烂,乱的不能再乱的地方。

    在洪承畴看来,既然自己在烂地方当巡抚还不如起更烂的地方当总督,官职至少听起来威风点。

    于是在杨鹤走了没几天延绥巡抚洪承畴就前来固原报道了。

    这一年是崇祯四年。

    洪承畴已经上任三边总督了,西北的形势就要发生翻天覆地般的变化了,但地处秦岭山中的周耀宗、滚刀王等人一点消息都没有,依然乐乐呵呵的在凤州这么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县城里过着优哉游哉的生活。

    没事的日子里,悄悄的打开箱子数数钱,觉着自己的小日子过的挺美。

    不管是草坪山的周耀宗还是野牛坡的黑豹子,以及神仙岭的活神仙对外面的世界是不太关心的,他们只管关起门来在自己的山寨里称大王,过自家的小日子,但已经被赶出凤州的独龙山土匪就不一样了。

    独龙王是个闲不住的人,没事的时候总喜欢惹点事,以显示自己存在的价值,现在凤州被别人占领了,自己灰溜溜回来了,自身价值咋体现呢?

    回到山寨的独龙王越想越气,整夜整夜睡不着觉。经过几天的苦思冥想之后,独龙王决定重新激发战斗士气,再次焕发山寨活力。

    “奶奶的,本大王当初能够封锁秦岭官道,这一回老子也不跟你们争了,我直接把关中通往陇西的官道给他封了,今后不管是谁的货物一律征税。”

    看见没,人家独龙王也是有想法的人,而且还有很高的理想和奋斗目标。

    他决定不跟滚刀王等人玩了,自己要独立完成封锁官道的重任。

    但这一次他把祸惹大了。
本章结束
一定要记住丫丫电子书的网址:www.shuyy8.cc 第一时间欣赏《明末匪事》最新章节! 作者:舟者所写的《明末匪事》为转载作品,明末匪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明末匪事最新章节,而丫丫电子书又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明末匪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明末匪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丫丫电子书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明末匪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明末匪事介绍:
崇祯元年,陕西大旱;
崇祯二年,陕西大旱;
崇祯三年,陕西大旱;
崇祯四年,陕西大旱;
…...
有完没完?
还真没完。
要知道这场大旱是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其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大,为近五百年所未见。
五百年?孙悟空都从五指山下出来西游了,顽石已长满青苔,沧海都变成桑田了,这么绝的事情咋就让明末陕西百姓给遇上了。
灾荒时间长了,地主也没余粮,皇帝也没闲钱,不征税紫禁城就得关门。
啥也不说了,该征税的还得征,陕西也不能例外。
奶奶的,都这样了还要收税,让人活不?
陕西百姓经过一番深入的思想斗争,联系一下当下国内的基本形势并结合本地区的区域特点,广大民众决定起义,理想远大的当起义军,理想一般的当土匪。
好了,大环境就这样,提起刀开始干活吧!
小说交流群号:456361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