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电子书 >> 历史军事 >> 明朝航海王TXT下载 >> 明朝航海王章节列表 >> 明朝航海王最新章节

第76章 旱灾和流民(第一更)

作者:任弘毅 下载:明朝航海王TXT下载
    紫禁城,武英殿。

    弘治皇帝正在与刘健、谢迁、张懋等人议事,突然,一名小太监将消息传递到萧敬这里,萧敬迅速来到弘治皇帝身边,打断了议事过程,道:

    “陛下,太子殿下回来了。”

    “让他在殿外跪着吧!”

    弘治皇帝轻描淡写地说着。

    有关朱厚照在天津卫的所作所为,弘治皇帝心中已经了然,所以也没有必要让朱厚照进来再说一遍了,免得糟心,影响了自己处理政务的心情。

    所以,让那逆子跪着吧!跪久了应该能长点记性。

    ……

    “萧大伴,父皇怎么说?”

    在武英殿门口等候觐见的朱厚照见萧敬出来,立即摆出一副笑脸,迎上去问道。

    “殿下,陛下暂时不想见您……”

    萧敬还未说完,意识到不对的朱厚照迅速打断了萧敬的话语,抢答道:

    “行了,你不用说了,不见就不见,本宫这就去坤宁宫给母后请安。”

    说完,朱厚照一溜烟就跑了。

    他才不傻呢,不见,按照以往的惯例,自己十有八九就要在这武英殿门口跪着,跪到那狗皇帝把自己想起来,自己才有机会进去……挨训。

    所以,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不给狗皇帝坑儿子的机会。

    “这……”

    萧敬被朱厚照这一通骚操作给整懵了,眼看着朱厚照身影迅速跑远,他还不敢大声喊住朱厚照,因为陛下和大臣们正在殿内议事,可是,太子就这么跑了,他怎么交差?

    想了想,萧敬苦着脸回到了武英殿内。

    他刚站定,正准备向弘治皇帝汇报朱厚照的事情,却听户部尚书周经汇报:

    “陛下,臣刚收到消息,河南开封府、归德府和山东兖州府的一些地区发生旱情,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冬小麦的收成,并且在灾情严重的地区,已经出现了易子而食的惨剧。

    当地大量受灾的百姓外出逃亡,成为流民,其中有一部分流民已经进入了北直隶,正在往顺天府方向而来,请陛下决断,开放常平仓,赈济灾民。”

    “旱灾?!”

    弘治皇帝眉头紧皱了起来,他倒不是因为这点灾情深受打击,事实上,从他即位起,大明的自然灾害就没有消停过。

    洪水、旱灾、地震、冰雹、飓风、蝗灾等自然灾害,就没有消停过,每年都有,而且还都是多地发生,老天爷变着法的让这些自然灾害轮番上阵。

    反倒是今年,弘治十一年,弘治皇帝才第一次听到有自然灾害发生的消息。

    所以,这点消息,还不至于让弘治皇帝产生慌乱。

    他所思考的,是流民都已经进入北直隶了,他这里居然才收到消息,这是下属的严重失职啊!

    弘治皇帝目光严肃了起来,他看向站在角落里的锦衣卫指挥使牟斌,沉声问道:

    “流民都进入北直隶了,怎么才得到消息?牟斌,你们锦衣卫怎么办事的?”

    “臣知罪,还请陛下责罚!”

    牟斌知道,这件事情,确实是锦衣卫的失职,所以他赶忙跪下来认罪,反正,以陛下的仁慈,也不会太过责罚与他。

    “算了,赈济灾民要紧。”

    果不其然,弘治皇帝没有太过计较锦衣卫的失职,他转头看向周经,问道:

    “赈灾一事,你们户部可有章程?”

    周经躬身回答:“陛下,按照以往的惯例,先开仓应急,然后根据灾情减免受灾地区的税粮。”

    “准了。”

    弘治皇帝自打登基起,老天爷降下的自然灾害就没有消停过,所以户部这边都形成了一套应对自然灾害地方案了,因而,在这上面,弘治皇帝也没有多做改变,就按照以往的惯例来吧!

    改变,哪有这么容易!

    瞎改、乱改,说不定会死更多的人。

    “陛下,那些流民该如何安置?”

    一旁的内阁首辅刘健站出来问道。

    按照严苛又血腥的保甲制,这些流民都是死罪。

    但是,法不责众,要是真的把这些流民都杀了,那必然天下震动,大明的江山社稷都会不稳。

    然而流民是一个极不稳定的因素,很容易演变成匪寇,甚至聚众造反,对他们不管不顾,显然是不行的。

    所以,这些流民必须要想办法安置,将祸患扼杀在摇篮当中。

    可是怎么安置流民,这在历朝历代,都是一个难以解决的大问题。

    “陛下,臣建议按照以往的惯例,将流民遣送回原籍,不追究他们违反保甲制的责任,同时也让他们享受到税粮减免的好处。”弘治皇帝还在思索,周经就先开口道。

    “不成。”

    弘治皇帝否决道。

    以前弘治皇帝基本上都是待在深宫当中,没有接触过流民,不懂。

    可前段时间,他去西山煤矿视察,遇到了从密云逃过来的流民,进行了一番交谈,弘治皇帝对百姓为什么会愿意成为流民有了自己的见解。

    他已经意识到了,把流民遣送回原籍,那简直是蠢得不能再蠢得办法,因为如果人家在家乡能够好好生活下去,又何苦背井离乡。

    所以,以前的这个老办法,明显不好用。

    “臣也觉得不妥。”

    刘健同意弘治皇帝的选择。事实上,如果按照以往的惯例去安置流民,刘健不会站出来问,正是因为他有了一些新的思考,所以,他才站了出来。

    “刘师傅,朕看你好像有话要说,请直言。”

    弘治皇帝听出了刘健话里有话,所以他要刘健直言。

    刘健回答:

    “陛下,老臣觉得,与其将这些流民遣送回原籍,不如允许他们进入顺天府,让他们自己去寻一份出路。”

    “怎么说?”

    弘治皇帝已经把握到了一丝刘健的意思,但是一时间他还没有整理清楚。

    其他人,听了刘健的这句话,也意识到了今年与往年不同,开始思索起来。

    不过刘健也没有让他们费心思去想,他回答道:

    “陛下,自股交所成立以来,京城上下形成了一股风气,大家都开始热衷于经商谋利,因而这段时间,京城新成立的商行不少,他们也借着股交所得来的钱财,开始在京城内外开办大大小小的作坊。

    作坊,是需要人去做的,可京城的人口有限,保甲制的存在又使得其他地方的人过不来。

    所以,京城最近不少作坊都招不到足够的帮工,纷纷开始提高薪资找人,可即便这样,也依然存在用工荒。

    所以,老臣觉得,不如让这些流民进入顺天府范围内,让他们去这些作坊做工,以此谋生。如此,既能安置流民,又能解京城的用工荒。”

    事实上,像刘健这么想的人,不在少数,而且其中大部分还是那些流民。

    流民们可不傻,他们逃离家乡,不就是为了谋一份生路吗?

    如果在以往,他们会前往更近的南直隶、江南鱼米之乡,或者流民大规模聚集的荆襄之地,这些地方,比天子脚下的北直隶活路的更多。

    可如今不同了,京城附近出现了用工荒,存在大量岗位空缺,拥有更多生的希望,所以,收到消息的流民们,纷纷往北直隶而来。

    他们不求进入西山煤业、密云矿业、环球建工那种待遇特别特别好的商行,只求,能找到一条活路。

    “可是,刘公,这么多的流民进入顺天府,安全方面该如何保障,刘公您不要忘了,白莲教余孽依然很活跃,他们最爱蛊惑这些流民闹事了。”

    牟斌不同意刘健的建议,因为一旦大量的流民进入顺天府范围内,他们锦衣卫的压力,将会非常巨大。
本章结束
一定要记住丫丫电子书的网址:www.shuyy8.cc 第一时间欣赏《明朝航海王》最新章节! 作者:任弘毅所写的《明朝航海王》为转载作品,明朝航海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明朝航海王最新章节,而丫丫电子书又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明朝航海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明朝航海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丫丫电子书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明朝航海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明朝航海王介绍:
弘治十一年,即公元1498年。
此时,大明疆域之内。
朱厚照出阁读书,小虎牙露出了锋芒,开始走上历史舞台。
王守仁和唐伯虎摩拳擦掌,正在准备科举。
小冰河期已经降临,寒冬正在肆虐大地,给予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的大明沉重一击,朱祐樘再怎么努力,弘治中兴也走到了巅峰,正在由盛转衰。
……
此时,大明疆域之外。
鞑靼小王子达延汗野心勃勃,不断袭扰大明边境。
迪亚士发现好望角已经过去了十年。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也过去了五年多的时间。
达伽马即将到达半个世纪前郑和停靠的港口——印度西南海岸的城市卡利卡特。
哥白尼还在文艺复兴的策源地意大利读书,距离他发表日心说,还有十五年。
麦哲伦同样还在学习,距离他开始人类首次环球航行,还有二十一年。
……
这是一个风云变幻,能人辈出的伟大时代。
此时,京城崇文门外街廊房的一间木炭铺子中,一名书生装束的公子哥儿点燃了四书五经,开始了他离经叛道的恣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