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电子书 >> 其他小说 >> 苏家屯的变迁TXT下载 >> 苏家屯的变迁章节列表 >> 苏家屯的变迁最新章节

第七十章,女人的“空调”

作者:伊人李 下载:苏家屯的变迁TXT下载
    小时候,夏天很热,但是是没有空调的,人们便想尽一切办法纳凉,以提高自己的生存质量;那时种地没有机器,地里的农活特别多;也没有衣服市场,妇女针线活也特别多。

    大人们前响后响都是要下地干活的,中午歇晌的时间长,村里的女人们除了给家里的人们做一日三餐,便是要利用中午歇晌这个时间赶做针线活的。

    家里热的坐不住,村头总是有几棵老槐树,老桐树之类,吃了午饭,邻居的女人们都拿上自己的鞋帮子,鞋底子,袜子,裤子之类,集中到树阴下做针线活,那凉意便围住了她们的身子。

    一会儿,树荫下的凉气被她们吸的少了,坐不住的时候,总有一个男人出现,这个男人便提个木桶去附近的井里搅两桶水上来,一桶均匀地撒在地上,一桶放在那些女人们的中间。刹时,一阵阵土腥气儿的香和凉意便渗透到那些女人们的血液里,袭到她们的身上,她们又开始飞针走线了。

    其间,有谁的眼睛困了,有谁的眼睛有炎症了,都会用手去撩一把那桶里的水洗眼睛,一洗都明亮了许多。

    “树荫”和“井水”就是那时女人们夏天的“空调”。

    那天中午,我和苏老二也转悠到那树荫下,正好是需要搅水的时候,井就在那树后十几米的一个废旧的院子里,大概有六七米深,从井口处可以看见井下那一汪“黑嘟嘟”的水,水上面还跳跃着一个圆圆的,镜子一样的光片儿,那便是井口的映照,井口上挂着一挂老辘轳。

    苏老二很利索地拴住木桶卸到井里,然后招呼我和他一起摇那辘轳。很快,那木桶便上来了,一桶“黑嘟嘟”的井水清得可以看见桶底上的木纹,从桶里喷发出来的凉气直接冲撞着我和苏老二的脸。

    我俩把水抬到树下,正要往地上洒,突然看见康素贞走了过来。

    “苏老二,晌午不睡觉”?康素贞问。

    “老栓儿不是也没睡”?苏老二反驳。

    “那还不回去睡”?康素贞又说。

    “睡不着,你咋不睡嘞?”苏老二又说。

    “我是检查午休的”,康素贞朝他瞪眼,大概人多她不好意思上前撕苏老二的嘴。

    这时康素贞已经站在了水桶前,我说:“洒洒就回去”。

    谁知道,康素贞弯下腰,伸出她那嫩白的小手将那桶里的水捧了起来,然后朝她那苹果一样红的脸上捂去。

    看来,她也知道用这种方法纳凉和清醒头脑。

    谁知道,康素贞往额头和脸上捂水的一刹那,一声尖叫,她的手便粘在额头上下不来了,她“哎呀,哎呀……”地叫着,随即一下子坐在那土地上。

    我和苏老二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嫩粉快速地走到我俩面前:“你俩往水里下药了”?

    我懵懵腾腾地说:“没有呀”。

    “没有?贞贞咋捂着眼睛哭嘞?谁叫你俩去搅水嘞?看你俩那死样子”!嫩粉又说:“贞贞要是有点事,看人家爹不把你俩的皮扒了”。

    嫩粉的这句话是真的,吓得我俩腿都软了。

    康素贞还坐在地下,两只手一直紧紧地摁着自己眼睛不松开,嘴里一直“唉呀,唉呀……”地喊叫。

    在场的人一下子可乱了,都想着康素贞的眼睛因为那水要瞎了,就七手八脚的把她往卫生室里抬,一路上她还“唉呀,唉呀”地叫唤着。

    大家把康素贞放到卫生室的连椅上,那赤脚医生吓得手都在哆嗦,不住地问:“咋了?贞贞·······”。

    康素贞说:“那井水好凉啊”!

    挤在卫生室里的人们这才松了一口气。
本章结束
一定要记住丫丫电子书的网址:www.shuyy8.cc 第一时间欣赏《苏家屯的变迁》最新章节! 作者:伊人李所写的《苏家屯的变迁》为转载作品,苏家屯的变迁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苏家屯的变迁最新章节,而丫丫电子书又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苏家屯的变迁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苏家屯的变迁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丫丫电子书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苏家屯的变迁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苏家屯的变迁介绍:
《苏家屯的变迁》,70万字左右。

60年代初,山村苏家屯,出身卑微,人单势薄的苏老二,与队长的千金康素贞同年同月同日生,在推荐上高中的时代,他没有资格上高中,而上了高中的康素贞却因对苏老二的暗恋中途辍学。两人恋爱的过程,极具凄美,终因“改革开放”的春风,怒放了两人爱情的花朵。
在“改革开放”年代新旧两种思想的碰撞中,作品用事实证明了农村宗族势力的野蛮和强大,同时也证明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改变命运中的强大动力。
作品通过康苏两家不同社会背景所产生的矛盾,从苏家屯风物的变迁等,反映了中华民族每前进一步的艰辛,反映了任何社会都需要不断地“改革”才能进步的道理,更反映了那个年代各色人等的处世哲学,以及“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必然性和不完美性。
康素贞和苏老二等人从“童年、少年”到“青年、中老年”的过程,反映了康素贞的善良纯洁和苏老二的刚正不阿。
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悲喜交加,笑中有泪,泪中含笑,弘扬了真善美,有鲜明的思想导向。
主人公的人生,同时也是那个时代芸芸众生的人生缩影,清晰地再现了50、60、70后丰富的苦乐年华和奋斗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