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电子书 >> 其他小说 >> 苏家屯的变迁TXT下载 >> 苏家屯的变迁章节列表 >> 苏家屯的变迁最新章节

第九十一章,二骡子的素质教育

作者:伊人李 下载:苏家屯的变迁TXT下载
    过去理发叫剃头,祖先规定了很多规矩,时间不同作用也不同:“二十七儿,剃精细儿;二十八儿,剃憨瓜儿;二十九儿,剃信球儿;正月剃头,死舅舅”。

    ……

    那时因为理发工具的简单,发型有:一,“茶壶盖儿”——头顶上留一片圆形的头发,那片头发就像一个茶壶盖儿盖在一个茶壶上;二,“电灯泡”——光头,整个脑袋上光光亮亮的,就像是一只发亮的电灯泡一样;三,“狗啃儿”——那些很不讲究,连剃头的工具都没有的人用剪子把长头发剪短,一凸一凹的,就像是被狗啃过了一样。

    每到腊月二十七,村里的剃头匠们便寻一个暖和的地方,招来邻居需要剃头的人,把他们的长头发剃下来,让他们干干净净地过一个年下。一个村这样剃头的地点有好几个,不收任何的费用。

    那天上课,校长见二骡子的座位空着,认为他是不请假不到校,屡教不改,立刻脸气的发青,叫我去喊他大人。

    那天,薛老喜不在家,我说明了来意,嫩粉连忙喊来西村二骡子的两个舅舅,三人分头四处寻找,他们在村边,沟边,河边扯着嗓子喊:“照东,照东……”,就是没有应声。

    转了一大圈儿,两个舅舅灰心了,往学校赶。当他俩路过一个迁坟后留下的墓坑,好象听到了一点什么动静,就连忙走过去。

    他俩看见二骡子撅着屁股在那墓坑里逮老鼠,他的那种专注,连两个舅舅的到来都没有发现。

    舅舅吆喝他上来,揪住他的袄领子又是踢又是打,直打的他跪在地上求饶,快放学时,两个舅舅拧着他的耳朵把他送进了教室。

    很快到了腊月二十七儿,大人们这一天都安排好了孩子们去剃头的地点。我去喊二骡子剃头,好一会儿他才从家里走了出来。

    “走,剃头去”,我对他说。

    “你去吧,我不剃了”,说完,他又拐了回去。

    “你那头发长的都盖住眼了,想当憨瓜儿?还是想当信球?”我听见嫩粉在日瓜他。

    ·····

    过了年,二骡子的头发已经完全盖住了眼,那乱劲儿足能引起村里人的注意了。过了“破五儿”,他一天去一趟小黄镇上。

    初八儿,他终于看见剃头铺子开门了,进去就在凳子上坐下来。

    “孩子,你剃头跟你妈说没有?”剃头匠问他。

    “俺妈叫我来的”,他回答。

    “你几个舅”?剃头匠又问。

    “死光了”,他咬着牙回答。

    剃头匠这才放心,一眨眼工夫把他的头剃的雪亮雪亮的。

    那天,他没有直接回家,一直摸到他外婆家门口,来回转一圈儿又转一圈儿,引得一大群邻居围观。

    “照东,你转着弄啥嘞”?

    “照东,咋不去你舅家嘞”?

    “照东,你俩舅都给你准备着压岁钱嘞”。

    “照东,今天弄啥了?在镇上了?”

    ·····

    其实,邻居都是朝着他正月剃头来的,他一句话也不说,硬着脖子还在他外婆家的大门前转一圈儿又转一圈儿。

    外面的嚷嚷声终于引出了他的两个舅舅和两个妗子。

    那时候,二骡子的“素质教育”就是他舅的脚踢手打。
本章结束
一定要记住丫丫电子书的网址:www.shuyy8.cc 第一时间欣赏《苏家屯的变迁》最新章节! 作者:伊人李所写的《苏家屯的变迁》为转载作品,苏家屯的变迁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苏家屯的变迁最新章节,而丫丫电子书又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苏家屯的变迁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苏家屯的变迁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丫丫电子书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苏家屯的变迁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苏家屯的变迁介绍:
《苏家屯的变迁》,70万字左右。

60年代初,山村苏家屯,出身卑微,人单势薄的苏老二,与队长的千金康素贞同年同月同日生,在推荐上高中的时代,他没有资格上高中,而上了高中的康素贞却因对苏老二的暗恋中途辍学。两人恋爱的过程,极具凄美,终因“改革开放”的春风,怒放了两人爱情的花朵。
在“改革开放”年代新旧两种思想的碰撞中,作品用事实证明了农村宗族势力的野蛮和强大,同时也证明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改变命运中的强大动力。
作品通过康苏两家不同社会背景所产生的矛盾,从苏家屯风物的变迁等,反映了中华民族每前进一步的艰辛,反映了任何社会都需要不断地“改革”才能进步的道理,更反映了那个年代各色人等的处世哲学,以及“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必然性和不完美性。
康素贞和苏老二等人从“童年、少年”到“青年、中老年”的过程,反映了康素贞的善良纯洁和苏老二的刚正不阿。
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悲喜交加,笑中有泪,泪中含笑,弘扬了真善美,有鲜明的思想导向。
主人公的人生,同时也是那个时代芸芸众生的人生缩影,清晰地再现了50、60、70后丰富的苦乐年华和奋斗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