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电子书 >> 其他小说 >> 苏家屯的变迁TXT下载 >> 苏家屯的变迁章节列表 >> 苏家屯的变迁最新章节

第三百一十七章,孽。

作者:伊人李 下载:苏家屯的变迁TXT下载
    薛三喜的一个表侄子平时和他交往的最亲密,那个表侄子是村“监督小组”的成员,往往薛三喜让“监督小组”在什么条子上签字的时候,他总是在一边敲“边鼓儿”,使签字的事情异常的顺利,因此,薛三喜对他也总是“网”开一面,“爱”心有加。

    那天“长江铝业公司苏家屯铝矿”的矿长喜得孙子,薛三喜让他的那个表侄子到南坡大矿上送去5000块的“贺礼钱”。

    他的那个表侄子接到那一梱儿100元面币,立刻心里就产生了鬼主意。他没有直接到南山的大矿上去,他是直接去了镇上的“农村信用社”,把那50张100元面币的人民币换成了一元面币的5000张,共50梱儿。

    回来的半路上,他找到了一个土窑钻进去,在一梱儿里面抽出来了5张,共抽了48梱儿。然后,把没有抽过的两梱儿放在了纸箱的最上面。

    到了大矿上见到了矿长,他把那个纸箱递上去,说:“薛支书为了表示庆贺,有多子多福的意思,特意准备了这一元一张的人民币共5000张·····”。

    那矿长当时对他的这番话产生了感动,就拿起最上面一梱儿的数了数,一梱儿数完,那矿长可能觉得人家当事人就站在面前,还真的有点难为情的意思,就把整梱儿的数了数,是50梱儿,一梱儿也不少。就说了几句很感谢的话,最后又说:“谢谢你们薛支书啊,随后我请客的时候我会通知他的,让他一定去给我捧捧场·····”。

    看到那矿长不在数钱了,薛三喜的那个表侄子一阵的欣喜,但他又对那矿长说:“趁我还没有走,你还是把钱数一下,我要是走了都没法说了·····”。

    那矿长见他那样的坦然,就连忙说:“不用数,不用数,不会少一张的,少了也不会再去找你·····”。

    结果,几天后,那个矿长又拿着那5000块钱到银行里面去储存的时候,整整少了240张。

    ······

    生铝石往铝厂里运的时候,为了赶时赶工,当时都是用一次性拉100多吨左右的大汽车搞运输的,那种汽车装满铝石从村边过的时候,路旁边的房子都因此颤动着。

    薛三喜的那个表侄子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倒是从这件事上又找到了一个新的商机。

    村边路旁有他买回来的几顶新砖,是他准备盖房用的。那天,他远远地看见从南坡下来了几辆载重拉铝石的大汽车,他连忙蹲到他那几顶新砖的后面,很快用一根钢筋做成的铁钎,把几块儿朝着自己身子的那一边撬下几块砖来,那顶砖因为一下子根基处缺少了支撑,一下子便有摇摇欲坠的样子了,他就用自己的身子扛着那一面没有让它塌下来。

    一会儿,那几辆汽车便开了过来,当第一辆车开过去,第二辆车到了那顶砖的旁边的时候,他的身子动了一下,那顶砖就自然地倒了下来,并切一下子砸在了他的身上。

    因为那样大的汽车从村边过的速度是很慢的,司机们见状也都自动停下车来,他们到那倒下的砖跟前一看,下面还砸着一个人。这下,所有的司机都有点害怕了,都挤眉弄眼的表示赔几个钱拉到,因为耽误不起功夫。

    谁知道,薛三喜的那个表侄子狮子大张口,让一个司机赔他2000块,便什么都不说了,若是不赔,就去住到医院里面不出来。

    最后,还是有薛三喜出来把这件事说下架了,一个司机赔了2000块,一分钱也没有少下来。

    薛三喜哪里会顾得苏家屯那些可怜的乡邻们有那些,起码的,人的,正当的需求呢?

    薛三喜哪里会顾得那些大车的司机们还需要养家糊口,还需要交各种的“买”路钱,还需要还车贷,还需要吃药维护身子······?

    这个国家难道真的永远是这样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钱,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有那么大的诱惑?又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为此而丧命呢?

    ······
本章结束
一定要记住丫丫电子书的网址:www.shuyy8.cc 第一时间欣赏《苏家屯的变迁》最新章节! 作者:伊人李所写的《苏家屯的变迁》为转载作品,苏家屯的变迁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苏家屯的变迁最新章节,而丫丫电子书又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苏家屯的变迁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苏家屯的变迁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丫丫电子书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苏家屯的变迁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苏家屯的变迁介绍:
《苏家屯的变迁》,70万字左右。

60年代初,山村苏家屯,出身卑微,人单势薄的苏老二,与队长的千金康素贞同年同月同日生,在推荐上高中的时代,他没有资格上高中,而上了高中的康素贞却因对苏老二的暗恋中途辍学。两人恋爱的过程,极具凄美,终因“改革开放”的春风,怒放了两人爱情的花朵。
在“改革开放”年代新旧两种思想的碰撞中,作品用事实证明了农村宗族势力的野蛮和强大,同时也证明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改变命运中的强大动力。
作品通过康苏两家不同社会背景所产生的矛盾,从苏家屯风物的变迁等,反映了中华民族每前进一步的艰辛,反映了任何社会都需要不断地“改革”才能进步的道理,更反映了那个年代各色人等的处世哲学,以及“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必然性和不完美性。
康素贞和苏老二等人从“童年、少年”到“青年、中老年”的过程,反映了康素贞的善良纯洁和苏老二的刚正不阿。
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悲喜交加,笑中有泪,泪中含笑,弘扬了真善美,有鲜明的思想导向。
主人公的人生,同时也是那个时代芸芸众生的人生缩影,清晰地再现了50、60、70后丰富的苦乐年华和奋斗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