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电子书 >> 历史军事 >> 大明略TXT下载 >> 大明略章节列表 >> 大明略最新章节

第221章 给你个差事

作者:南宫草堂 下载:大明略TXT下载
    “仲逸啊,说说看,上次“情义与律法”之辩,你是否有新说?”,嘉靖帝再次召见仲逸,话题却是接着数日前的‘情与法’。

    “新说?微臣那日只是心有所想,想而言之”,仲逸心中疑虑重重,但被皇帝问起,又不得不回答:“微臣才疏学浅,再无……新说”。

    此次,嘉靖帝召见的只有他一人。

    想想其中缘故,或许就是那日说的太多了。

    言多必失,果真是真理啊。

    “哦?那是朕看错了,那日召见翰林院的有四人,当时看你似乎意犹未尽,所以今日专门召你来说说”。

    “不必拘束,就是随意说说话而已,朕近日以来,对这个话题颇感兴趣”。

    近日?律法?情义?

    仲逸似乎明白了些,但所谓伴君如伴虎,没有十足的把握,也不敢多言半句。

    话已至此,只能顺着这个话题继续:“以微臣之见,律法自当遵守,情义不可摒弃。良法要扬,善情得表,但不可以律当情,以情抵法。

    法度当严,情义当续。但更要强国富民、规则当先。国要强、民先富,国要安、民先稳。但再好的律法也就是写于案头、贴于墙壁、传于口中,若没有很好的执行、公正的运用,那便是良法也不是法了。”

    “呵呵,果真是翰林院新晋进士。说着,说着,就说道社稷上来了”,嘉靖帝微微一顿,而后笑道:“依你之见。我大明国不够强,民不够富?”。

    “微臣不敢,微臣只是就事论事,圣上早就说过:谈古论今,说说而已,”,仲逸微微道:‘微臣并未有所指’。

    “哈哈哈,果真是年轻人,朕喜欢这个样子”,嘉靖帝笑道。

    仅此而已,仲逸心中暗暗思量:若皇帝不再谈及其它,自己也就不会刻意将话题扯开。

    就这‘情与法’,说下去吧。

    “若是在律法与情义之外,还有一层私欲、贪婪,还有趋炎附势呢?”。

    嘉靖帝果真换了话题,这已绝非那日单单说起的:情与法。

    “微臣愚钝,不知陛下所言,是……”,仲逸继续等明示。

    “假如有人借律法的名义暗中操控,而将世间真正的情义掩盖,甚至于践踏,为的就是一己私利,当如何?”。

    天子之言,字字玑珠。

    “暗中操控之人当严惩,掩盖的真情义该公之于众。所谓邪不压正,如此,既是为律法立威,更要为真情撑腰”。

    仲逸几乎不假思索。

    师父凌云子曾叮嘱过:若是在情势不明之下,对方实力又远远超过自己,而双方又并非敌我,此时,要相信自己的直觉。

    有时,实话实说,或许是最好应变之策。

    此言一出,一阵沉默……

    “仲逸啊,你虽是捐纳入仕,但博通古今、颇有见地,真看不出来,你曾经是一个当铺的少东家”,嘉靖帝笑道:“怪不得能得到礼部袁侍郎的赞许,继续说下去”。

    继续说下去?

    仲逸顿觉头皮一阵发麻:捐纳之事,自然是瞒不住,况且上次自己也说明。

    可这开当铺的事,他是怎么知道的?

    距离上次面圣,才数日的功夫,莫非已有人查过?

    若果真那样,自己与袁若筠合伙开当铺之事、罗龙文药材之事,甚至于自己与外叔公之事,又被查出多少?

    当如何?

    眼前之人为天子,他若不说,谁能问?

    谁又敢问?

    “启禀圣上,这律法刑名之术,本是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之责,待微臣改日拜访三法司属官之后,或许能有所心得”,仲逸只得将话题推到三法司。

    否则再继续说下去,不知又惹出什么事端来。

    “你说的是刑部的那个六品主事,叫什么……”,嘉靖帝微微皱眉,似乎一时想不起来。

    “启禀圣上,是樊文予,之前蠡县的知县”,一旁侍候的太监插嘴道。

    “对对对,就是此人,之前在蠡县时,你曾做过他的幕僚”,嘉靖帝笑道:“莫非?你是想请教于他?”。

    铁定无疑,铁定无疑:嘉靖帝定是派人调查过自己。

    仲逸心中一阵颤动,不过此时他已无心考虑自己的过去,另外一个问题,似乎更重要。

    自己一个小小的翰林院庶吉士,为何劳烦天子派人调查?

    因当年济南知府变换户册?因上凌云山后跟师父姓“仲”?

    显然,这两件事,还不是被调查的理由。

    至于捐纳之事,虽有袁炜曾关照过,但毕竟此举是朝廷所办,自己凭的真才实学,并无不妥之处。

    仲逸:表面静如水,心中暗流涌。

    还是那句话:与天子对话,若他不说,问了又如何?

    “回陛下,微臣确实与樊文予有些私交,只是平日里相聚相见之时,很少提及衙门差事。过去不曾想到向他讨教律法、情义之说,是微臣之过”,仲逸一如既往道:“微臣日后定夺向他讨教,以求长进”。

    “讨教?讨教什么?是樊文予向你讨教的多吧?”,嘉靖帝依旧面如平静:“说来说去,无非还是动动嘴皮子,顶多再摇摇笔杆子”。

    “如今你在翰林院,本就是一个多说少做的差事,腹中再多高论,无非也就是说说而已。若想真正了解民间之苦、律法之难,还是要到地方上走走,到时就不会夸夸其谈了。

    如若不然,三皇五帝、千秋万代,张张嘴就可评其一生,还能将其功与过,说的头头是道”。

    嘉靖帝感叹:“天下之事,谈说易、行之难。所谓: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动手做一做。功过是非,功难记,过难忘。可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此言?说的还不够明确吗?

    “微臣谨记圣训”,仲逸本能一句。

    朝堂上,当无话可说时,这句话似乎是万能之句。

    “直隶保定府、博野县、鄱家庄、繆家血案,你可曾知晓?”,嘉靖帝终于说到重点。

    果真是此事。

    此时,仲逸心中暗暗舒口气:方才所想,终于可以确定了。

    “微臣倒是听说了些,鄱家庄有人闹到都察院……”,仲逸依旧谨言。

    “不要听说,眼见为实嘛”,嘉靖帝立刻一脸轻松。

    何意?

    “仲逸听旨,朕命你专门督办此案,务必查出一个既可‘立律法之威严’、‘扬世间真情’的结果来”。

    天子之言,振聋发聩。

    “启禀圣上,微臣初涉朝事,如此大案,恐经验不足,况且这翰林院……”,想到这个结果,仲逸却一时没了主意。

    “翰林院庶吉士本就是临时过渡之职,此次办案也是临时所派,至于翰林院不管刑狱,就让刑部那个樊文予一起去吧”,嘉靖帝似乎早有部署。

    “微臣遵旨”,仲逸再无理由推辞,这便应道:“微臣立刻去办”。

    “莫急,今日,朕只给你一个口谕。过几日,朝廷会有正式旨意下来”。

    嘉靖帝补充道:“在此之前,不得将此事告诉任何人”。

    “遵旨”,除了这两个字,仲逸再无多言。

    ……

    回到翰林院,仲逸觉得自己那双飞檐走壁的双脚,此刻都有些沉重了。

    旨意有了,可到底是以何种身份督办?何时启程?从何查起?为何先告诉他一人,而后才有正式旨意?

    圣心难测啊……
本章结束
一定要记住丫丫电子书的网址:www.shuyy8.cc 第一时间欣赏《大明略》最新章节! 作者:南宫草堂所写的《大明略》为转载作品,大明略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大明略最新章节,而丫丫电子书又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大明略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大明略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丫丫电子书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大明略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明略介绍:
大明嘉靖年间,奸佞当道、北虏南寇虎视眈眈,天下百姓翘首以盼:贤臣、良将。
名不见经传,他一身英气、豪气、霸气,还有那么一点点的‘书生气’……
当他站在数百年后的这片土地上时,突然发现:这里也是我的家园,而外来之敌从未消停过。
大明略,一个关于家、国、天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