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顿时惊醒过来,刚才还被人追杀,转眼这个小牧童都认识自己,想想真是细思极恐。问道:“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我的姓名的呢?”
小朋友就说道:“我本不知,因常侍师父,有客到日,多曾说有一刘玄德,身长七尺五寸,垂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乃当世之英雄,今观将军如此模样,想必是也。”经过小牧童的一阵马屁,刘备当即放下了对小孩子的戒心。
刘备问道:“你是哪家的人,你的父母呢?”
小童回道:“父母不在家,只有老师。”
刘备听着也是可怜,边问道:“那你的老师?”准备给他点东西,接济一下,发现身上什么也没有。
小牧童回道说:“我的老师是司马徽,人称水镜先生,字德操,颍川人也。”
刘备一听,这不是谁都有资格叫水镜先生,要是个冒牌的岂不是很没有面子,被小孩子骗还是不太光彩,于是接着问道:“那你的老师经常与什么人来往啊?”
小童也是没有什么坏心思,当即回答道:“与襄阳庞德公、庞统为友。”
刘备心想你这对了一半了,继续问道:“庞德公和庞统是谁啊,我不认识啊?”故意引导小童朝自己的话来说。
小童也是上道,根本就没有想到自己会被刘备这样的名声很好的人欺骗,太单纯了。
“庞德公是庞统的叔叔,庞德公也叫庞山民,庞统也叫庞士元,他们经常和我的老师在一起吃斋论道,纵论天下。”小童说道。
刘备几乎确定了这小子没有说谎,问道:“你的老师在吗?我想拜访他,帮我引见一番,到时候我给你买两颗糖,怎么样?”
但是领刘备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小童坚持原则,拒绝了刘备,也同意了引见刘备,于是带着刘备向着自己老师所住的小院而去。当然身后牵的是牛马各一头。
接近小院的时候,听见有琴声从小院里传出,在远处时还听得隐隐约约,走进后听得真真切切,一时间让刘备听得感触良多,连自己还饿着肚子都没有了感觉。
小院里的人,一曲谈罢后,走出院子看见了站在外面的刘备,开口说道:“琴韵清幽,音中忽起高抗之调。必有英雄窃听。”然后是大笑。其实这就是拍马屁的话。
小牧童对着刘备说道:“这位就是我的老师,水镜先生。”
“见过水镜先生。”刘备连忙见礼。
司马徽看了看刘备的衣着后说道:“玄德公想必是落难逃到这里的吧?”
刘备则是惊讶中带着尴尬,说:“先生高卓。”
司马徽挥了挥手,吩咐小童准备茶水,邀请刘备道:“玄德公,里屋请。”
刘备:“备就却之不恭了,请。”
进入房间之后,两个人相对而坐,面前的小桌上是小童刚上的茶,双方喝茶后,司马徽说道:“明公不必隐藏,今天为何逃命到此处?”
这下把刘备问得很是尴尬,但是尴尬也得说,毕竟人家是名流,又不是故意说出来挤兑,刘备叹气说:“命运是如此的多变,所以才一直落魄。”这话就是答非所问。
司马徽也没有深究这个问题,而是就刘备的回答说道:“不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玄德公身边没有人才啊!”
刘备一时间没有听懂,还是解释说:“文士上有孙乾、糜竺、简雍辅助,武力上有关张为万人敌,也没有你说的那么差劲吧?”
水镜先生司马徽则是一脸的不以为然,有一定装的嫌疑啊,他是这么说的:“万人敌没有人善于使用,孙糜之辈乃白面书生,不是向张良萧何这样的经纶济世之才,所以你还在奔波,曹操已经雄踞北方了,难道还不明白吗?”
当时的刘备感觉自己脑子都是混沌的,像是有人给他的脑袋来了这么一下,想起过去的经历还真是唏嘘。不对,以前遇到的大才不是没有,向陈群、陈登父子、田楷之流,关键是人家看不上自己,说的对又有什么用?要是跪舔能够成功的话,也许可以试一试。
刘备说道:“我是天天找,时时寻,梦里都在想啊,亲自到坊间找,但是没有啊?”
司马徽说道:“孔子云,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之人,何患无人?”
刘备心想我们说的是同一回事吗?但是谦虚是刘备的优良品德啊,说道:“备这里还是有些不明白?还请先生赐教。”
司马徽则说起了一个荆州的童谣,童谣的大概意思是刘表很快就要死了,将会有新的英雄代替他,而这个代替的就是刘备。
所谓政治正确才是刘备苟活这么就得重要原因,当即说道:“备安敢如此呼!”
司马徽也不管刘备的否认之词,继续说道:“今天在这片地上,有着天下最多的奇才,只要找就一定能够找到。”
刘备就问道:“有没有比较适合备的大才?”
“伏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何许人也?”
“哈哈哈”司马徽大笑不在言语。
刘备不甘心,你这都说到这里了,突然不说了,要是能打人的话,说不定司马徽得血溅当场。于是刘备准备留下来,找机会再探探口风,看能不能得到什么信息。
“天色已经晚了,备能不能借宿一夜?”
“然也。”
其实本书主要写的是自己的一种对三国的猜测,个人认为伏龙指的是徐庶,至于诸葛亮是住在卧龙岗,后来出名了,于是有了卧龙先生的称号。
相反,徐庶作为司马徽的亲传弟子,为人至孝,品德上哪更是没得说;智力上面也是不差,刚投靠刘备之后,打破曹仁的八门金锁阵,政略上有司马徽悉心教授又能差到哪去,好来被迫投靠曹操后,就专心治理民生,成绩不差啊。
三分天下的构想难道徐庶想不出来?就算徐庶想不出来,难道司马徽想不出来,会不教徐庶,反正我是不相信的。
再说一说徐庶武力上,徐庶早年是游侠,就是古代的江湖大侠,可以说徐庶是一个全才。所以我认为司马徽说的伏龙应该指的是徐庶,相比较诸葛亮就有很多的劣势,诸葛亮的优势是为人谨慎细心,特别擅长内政,谋略上也是不差,但是在急智上比不上庞统。
当然诸葛亮也是全才啊,但是和徐庶比起来,还像要差一点,一个简单的例子:徐庶到了刘备军中后,关羽张飞都很尊敬他,就是因为徐庶文武全才,文略上强,武功上也不差。
相反诸葛亮到刘备军中时,待遇完全不一样,关羽张飞那是直接给诸葛亮甩脸色,直到后面诸葛亮做出了很多的成绩,依旧没有得到多大改观。
例如,诸葛亮在庞统死后进入成都帮助刘备,让关羽留守荆州,这里是守荆州,“守”字才是关键。可是呢?
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