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德公:“大善,不知不觉已到了晚间。”
二人转到了案几边,开始吃饭。三个人在一张桌案上吃饭啊,其实在古时在一张桌案上吃饭很正常,比如小农家办酒宴啥的,达官显贵则是每人一桌,一是地位,二是礼仪要求。
食不言寝不语在这两人看来就是个屁啊,吃着有说了起来,说的问题是北方曹操的问题,这还是现在社会的极度热门话题。
葛亮则是专心的吃饭,心里想的是:看来太熟了,还有这样的效果,把两个大贤者都变成不拘小节的人。
问题就是曹操会不会称王的问题,后来就开始争辩会不会统一天下的问题,接着又是会不会称帝的问题。没有多久时间又开始口水战,用形容词来说: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妙语连珠、嘘枯吹生。
葛亮则是几乎都看傻眼了,反应过来之后,就还是快速的扒饭,头都快到碗里去的那种,主要是葛亮想的某电影中桥段给吓的。
或许是葛亮的声音不自觉的吸引了两人的注意力,庞德公就问:“不如我们听一听你新收学生的意见,看看到底是谁说的有理?”
水镜:“此言有理。孔明,你说说?”
葛亮放下碗说,“二位都是我的长辈了,我们先吃饭,吃完了继续可好?”
二人顿时喉头有些痒,想咳嗽啊。
水镜:“孔明说得有理,我们先吃饭,吃完了再听。”
庞德公:“大善。”
葛亮已经不想说话了,怎么还有葛亮的事,三两下吃饱了后起身来到了屋子旁边,这有活水啊,先是漱口,用手擦嘴,接着洗手,顺便洗了一下脸。这个活水的工具还是葛亮来了之后做的,其实就是用竹子做水管,将高处的水引导流入小溪中,中间开了一个小口漏水,做不了开关啥的,所以活水是真的活水,一直在流动的。
条件就这样,没有办法啊,比如早上的刷牙就很难实现,就是手指蘸着点盐,然后刷牙,这还算好的;不然就是柳枝咀嚼,一口柳味儿,葛亮是受不了的,这个方法葛亮放弃了。至于牙刷之类的东西不是现在葛亮的能力做得出来的,现在我还是飘零客呢。
将一颗木炭放到嘴里咀嚼,“苍苍”作响,不一会儿,嘴里的感觉受不了了,疯狂的漱口,直到嘴里没有了什么感觉了为止。好了,今晚的刷牙完成。
说实话啊,葛亮对于木炭味儿的口香糖是非常抵触的,但又有什么办法呢?
进入屋子后,见二人都已经吃好了,葛亮也是将准备好的漱口用的茶水递上,接着将碗碟收好。忙完了之后准备睡觉了,然后就被庞德公给叫住了,“孔明,现在可以说一说想法?”
葛亮:“小子这拜师没有多久,资格和阅历都比较浅薄,就不说了吧?”
庞德公:“德操,你自己看看?”
水镜:“孔明无需在意其他的,直接说就是了,说出来才知道,才能评判。”
葛亮“亮就简单说一下,曹操已经奠定王霸之基础了,要亮是曹丞相,南下平定天下的时候;如果收复了江东,可凭借威望直接称王;反之,要是失败了,亮说的是假如,假如曹丞相失败则是要缓很长时间才会称王,而且会以比较缓和的方式逼迫天子或是群臣答应,毕竟只有王才是挟天子的身份。亮说完了。”
庞德公:“既然孔明支持曹操称王,那他会称帝吗?”
葛亮:“亮以为不会。”
庞德公:“何解?”
葛亮:“年少时的忠义。”
水镜则是抚须大笑了起来,“看吧,徽的学生自然是站在老师这边。”
庞德公:“我们从很多方面猜测,但这个方面确实没有想到的,年轻时的曹操确实一心为国,还真是应了许邵评价曹操说的,‘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水镜:“善。”
庞德公:“看法和来源都是很有依据,至少站得住脚。”
葛亮:“见老师和庞公引经据典的论证,亮还没有读几本书呢,所以想了这个法子。”
水镜:“甚善,那么你觉得曹操南下统一的趋势能被阻挡吗?”
葛亮:“这个,得看情况吧。主要看曹操和周瑜的对决,曹操胜利了,自然是席卷天下;要是曹操失利了,则是二分天下,至于三分则是要看运气了,毕竟没有能够正面和曹操对决的人,又是在出现一个能够在能力上比肩周瑜曹操等人,那么天下三分。”
庞德公:“周瑜和曹操的对决,‘对决’两个字非常好,善于水战的周瑜和善于陆战的曹操之间战斗可以分出天下归属。看来刘荆州没有什么地位啊?”
水镜:“他本来就没有什么地位,荆州还不是那几家说了算。”
庞德公:“唉,大汉看来是真的不行了。”
接着上一次说三国人物的长相。
《魏氏春秋》中说“武王姿貌短小,而神明英发”,照此记载,曹操应该是一位相貌平平,但很多精神气的小个子。近年来对曹操墓的发掘也证实了这一点,曹操真是的身高一米六左右,结合那个年代,也算不上特别矮。
曹家最为英俊的当属魏明帝曹叡,《魏书》中说“帝容止可观,望之俨然”,就是容貌可观,看上去很是严肃。《魏氏春秋》的作者孙盛还专门找到了一些魏国年纪很大的老臣打听,得到的回答是曹叡“天资秀出,立发垂地,口齿少言”,即天生资质确实很俊秀,站起来头发能垂到地上,但因为口吃,所以很少说话。
此外还有一人就是大将军何进的儿子,曹操的养子兼女婿何晏,“何平叔美资仪,面至白”,不但长得很漂亮,脸还特别白。连曹叡都怀疑何晏的脸上抹了一层白粉,有一年夏天,曹叡把何晏招进了宫,故意赏了他一碗热汤面,不一会儿,何晏便吃得大汗淋漓,只好撩起衣服擦汗,可擦完了汗,何晏的脸竟然更白了,曹叡这才服了。由此还产生了一个成语“傅面何郎”,用来形容某人的脸干净漂亮。
而南方吴蜀两国的颜值担当就是诸葛瑾和诸葛亮兄弟了,诸葛瑾的脸有点长,孙权还因此经常开他的玩笑,不过《三国志》中,有“瑾为人有容貌思度”的记载,可见脸长并没有影响诸葛瑾的颜值。
而《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描写则是“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气,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意思就是诸葛亮年少时就才华超群,英姿勃发,他身高一米八五,外表俊明伟岸,时人见了每每啧啧称奇。
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