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亮换了一身衣服,走回了巧儿家的院子里,对着屋子里的人见礼。然后便看到了巧儿端着一份菜从厨房里出来,有片刻的眼神交流。
进屋之后坐下,葛亮也是不在客气,米粥先是灌下几碗才开始夹菜。巧儿和马纪、马信等人见了连连劝多吃一点,巧儿犹犹豫豫地给葛亮夹了一筷的笋。然后是家里人的大笑声,在古代一般一直跟着主子的丫鬟,只要长得不错,十有八九是小妾。
在巧儿家人的眼中,几乎认定了巧儿就是葛亮的(也就是诸葛凉的)小妾了,余光扫到巧儿在家人的笑声中脸色变得有些红,只是低着头吃完,不管别人说什么都不接话了。
葛亮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匆匆吃完了饭。便向老马汉辞别,带着饭菜上山找老师水镜先生。巧儿由于被嬉笑一番便是专心吃饭,并送葛亮到了院子的门口。
看着清秀可人的巧儿,虽然天色有些暗淡昏黄,这般更是给巧儿添加几分魅力。葛亮对着巧儿说道:“明天亮可是要考教这两天有没有认真学习,要是懈怠可是要惩罚的哦?”
巧儿眼睛斜斜看向了旁边,说道:“先生,巧儿可是有书为证,巧儿可是不怕的。”
葛亮:“好了,明天在相逢。亮走了。”
葛亮转身拿着饭食就上了山,当然还有自己写的五卷地图规划。
来到山上便是差不多看不清楚路了,屋子里有微微摇曳的火光,葛亮大声说道:“老师,亮回来了。”
火光从窗口消失,片刻之后火光在门处亮起,水镜先生拿着油灯打开了门,便是看到了葛亮打开院子的竹门走了进来。
葛亮:“老师,亮已经看中了一地可以建房子了。老师吃饭的时候亮便说于老师听听。”
水镜先生捋了一下胡须,说:“哦,已经看好了吗?是要好好看看。”
葛亮走到屋子的门口,“老师请。”
二人进入屋子里桌案边坐好,葛亮将带上来的食物摆好,并拿来了两个油灯点上,在老师水镜先生吃饭的同时将自己画的竹简摆在桌案上,一共五卷。
葛亮:“老师请看,第一卷画的是耕作的田地的规划,虽然不一定要耕作,但还是留出了空间。第二卷则是这有一条小溪,也就是外面的那条的上游。”葛亮说着的同时指了指院子外面的小溪。
“亮准备这儿修一个小的水坝将溪水抬高,通水将这个斜坡打穿,将水引到凹地里,形成一个水潭。而房子则是建在水潭的上面或是旁边,同时修筑的水坝这儿可以做一个水车,可以用来做磨坊。”
在葛亮慢慢讲解,水镜先生也是知道怎么个样子,吃完了碗里的饭,说道:“你引导出来的凹地是不是按照云梦泽而来呢?”
葛亮拱手说:“自是不瞒老师,这是依照洞庭湖的构想而来,唯一担心便是这块凹地不蓄水。”
水镜先生:“这个的话,到时候把房子建好了,将溪水引导进入凹地看看,要是成功的话也算是一个天然的水库,若是干旱时节也能灌溉不少的良田。过几天为师也去看一看,若是可行的话,到时候为师去请隆中村的村长。”
葛亮听了老师的话也是一愣,自己简单的设计个半现代化的住宅,还他娘的搞出了一个天然的水库出来,在想了想外面小溪里的水流,现在是夏季,也就是雨季,大概有水桶口那般大的水流。
冬季的话则是枯涸不少,特别干旱的时候直接断流了,更远处的檀溪到还是有些水。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次日早上葛亮起床之后,用土办法制作的牙膏刷牙,清洗头发,换了一身衣服。先是在厨房里边煮制茶水,将茶壶装满后便到书房里边读书。
“孔子適周,将问礼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
······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闚,然其要本归於老子之言。
······
伯阳立教,清净无为。道尊东鲁,迹窜西垂。庄蒙栩栩,申害卑卑。刑名有术,说难极知。悲彼周防,终亡李斯。
直到山下的人上来送饭时,今天上来送饭的人是巧儿,葛亮在读书时无意间看到了一个倩影经过。
不会儿,房间的门被敲响了,葛亮:“进来。”
“嘎吱”一声,书房的门打开,巧儿轻步而进,缓步走到了葛亮的前面,行礼说道:“先生。”
葛亮放下书在案几上,说:“今儿巧儿为何上山来呢?”
巧儿的眼眸微动,便说道:“巧儿也不知道?”
葛亮:“既然巧儿也不知道,亮也是不知道,有谁知道?”
巧儿:“先生不猜猜吗?”
葛亮愣了一下,说:“巧儿可是没有学习好,特来请罪的?”
巧儿听见葛亮的猜测,便是不依,恨恨说道:“先生眼中的巧儿便是这般的人吗?”
葛亮心中狂跳,这句话很有歧义啊,暗暗观瞧巧儿神色,她好像并没有意识到不妥,葛亮随即说道:“既然不是那就算了,那你自己说说?”
等着某人猜测的巧儿,见葛亮不在猜测,也知道讷讷说:“就是怕影响了小弟,所以巧儿······”
葛亮挥挥手,“好了,上山了也好。对了老师可是先请了?”
巧儿如实说道:“家主已经知道了。”
葛亮:“走,先吃饭了再说。”
葛亮走到堂屋就见老师水镜先生已经做好了,拱手行礼,“老师。”
水镜先生:“来了,今天巧儿这丫头也上来了。”
葛亮不动声色回答:“亮已见过了,这不就进来了吗?”
巧儿走了进来,对着水镜先生行礼,“见过家主。”
水镜先生手里的筷子微抬,说:“巧儿,你知道为什么不让你送饭上山吗?”
巧儿也是不太明白,立即伏地跪在地上,说:“请家主示下,巧儿定然铭记在心。”
葛亮在旁边看到了,差点没有忍住把嘴里的饭给喷了出来,还好忍住了,但是笑意还是让地上的巧儿听见。只见巧儿转过眼便是瞪着葛亮,葛亮瞬间把眉头深深皱起装作一副思索的样子。
在巧儿面前还是要收敛一下,毕竟这丫头可是不好哄的,这当丫鬟的笔当主子的还要难伺候。那是时常对着葛亮吹鼻子瞪眼睛的,脾气也是比较难以琢磨。
葛亮虽然装作一副思考者的样子,心中则是微微轻叹。
水镜先生说:“你的问题在与太严谨了,懂吗?”
巧儿也不傻,瞬间便是想到了家主喜爱在这山中独居的缘由,试探地问道:“那家主的意思就是随性一点?”
水镜先生大笑,乃说:“然也。你起来吧。”
巧儿立即站起,说:“那巧儿若是有什么不撞,家主也需要见谅呢。”
水镜先生大笑着问:“孔明,你怎么看呢?”
葛亮一愣啊,“亮,亮可能有答案了。”
巧儿顺着葛亮的话说道:“那是,要是先生欺负巧儿,那巧儿便向家主告状。”
葛亮只是摇头苦笑,想挥一挥手里的羽扇,突然发现好像自己没有装备。让葛亮想到诸葛亮羽扇的原因竟然是想掩盖一下自己的尴尬,当然最为重要的原因是夏季了,比较炎热,需要一把扇子。
吃完了饭之后,便向老师水镜先生说:“老师,亮前些日子不是教了巧儿读书识字吗?”
水镜先生说:“那怎么样呢?”
就在葛亮准备说的时候,旁边的巧儿也是神情专注,葛亮说:“从学生前几日的情况来说,巧儿的能力要超过亮很多。若一会儿的检验也没有问题的话,嗯,可以说是有过目不忘的能力也不为过。”
水镜先生听了微微动容,好奇问道:“巧儿,孔明所言可是属实??”
巧儿听到水镜先生问自己,想了想准备如实回答,但是看到了葛亮的眼神,当即说道:“巧儿并没有孔明先生说那般,也是时常记不清楚。”
水镜先生捋须,说:“这并不能说明什么,孔明走前可是留下了什么功课吗?”
葛亮拱手,说:“《急就篇》”
水镜先生:“哦,《急就篇》吗?一是姓氏名字,二是衣食器用动植诸物,三是社会人事等。姓名部分用三言,结尾部分为四言,中间主体部分为七言句。”
葛亮也是在教巧儿的同时自己也是学习一番,毕竟这个穿越者没有学过这大汉朝的启蒙读物。葛亮示意巧儿开始背诵,巧儿则是看向了水镜先生,水镜先生点头同意,他也是想看一看巧儿究竟怎么样?
巧儿沉吟了一下,便开始缓缓背出:
宋延年,郑子方。卫益寿,史步昌。
周千秋,赵孺聊。爰展世,高辟兵。
邓万岁,秦妙房。郝利亲,冯汉强。
戴护郡,景君明。董奉德,桓贤良。
······
虞尊偃,宪义渠。蔡游威,左地馀。
谭平定,孟伯徐。葛轗轲,敦倚苏。
耿潘扈,焦灭胡。晏奇能,邢丽奢。
······
烝栗绢绀缙红繎,青绮绫縠靡润鲜。绨络缣练素帛蝉,绛缇絓釉丝絮绵。
······
汉地广大,无不容盛。万方来朝,臣妾使令。
边境无事,中国安宁。百姓承德,阴阳和平。
风雨时节,莫不滋荣。灾蝗不起,五谷孰成。
贤圣并进,博士先生。
葛亮听着下面巧儿缓缓将全部的内容背出,那是嘴巴微张,仿佛能够塞进一个拳头。本来葛亮的的要求便是巧儿能够把上面的字对应这认识便是很不错了,然而。
然而葛亮当老师的都还没有能够背下来,甚至就是读熟了而已,看来天才的世界是葛亮这样的小角色所能企及的。
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