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镜先生好奇问道:“为何现在的孔明你不愿意,那怎样的孔明才是你心中的人呢?”
巧儿想了想,说:“说不好,但是现在的先生不行,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巧儿发现了先生应该是在逃避着什么东西。”
水镜先生捋须笑道:“哈哈,好。果然没有看错人,作为孔明的老师,我也是发现了孔明逃避,非常的隐晦,或许是家庭,或许是某次经历,再者可能是某个人。”
巧儿仿佛想到了什么,说道:“不可能是某个人,这一点巧儿可以肯定。”
水镜仔细看了看巧儿的神色,巧儿脸色渐渐有些发红,就在巧儿准备说些什么的时候,水镜先生转而说道:“巧儿觉得孔明要怎样在能甘心做妾呢?这个很重要。”
巧儿有些难为情,但还是说道:“先生要是哪天变得舍我其谁,对就要有‘舍我其谁’的担当,不然巧儿宁愿老死。”
水镜先生问道:“所以刚才发生了?”
巧儿说:“家主,巧儿也不隐瞒,刚才巧儿逼迫先生发下了毒誓,望家主见谅。”
水镜先生见巧儿施礼,说:“哦,看来你把孔明的性子摸得很是透彻吗?不怕孔明发怒打你吗?或者说直接放弃你。”
巧儿微微一笑,说:“所以才逼先生发下毒誓。”
水镜顿了一会儿,才说道:“孔明能发现你,是他的福气啊。”
巧儿:“先生愿意教巧儿才是巧儿的福气。”
水镜先生不由感叹一声,“哎,可惜了。你的身份啊!!”
水镜先生挥手让巧儿下去,在巧儿走出了书房之后,悠悠谈道:“徽能够给孔明士人的身份,却是给不了士族的身份,看来要着落到取的夫人身上了。”
巧儿走了出来之后,便是拿起了上午葛亮和水镜先生吃完的碗碟,准备下山了,明天在上来,今天的目的已经完成了。走出院子的时候便是看见了葛亮站在路的中间,巧儿走左边被拦下,又走右边还是被拦下,巧儿说:“先生忘了刚才所发的誓言吗?”
葛亮:“没有忘,还言犹在耳。”
巧儿:“那?”
葛亮拿出一卷新的竹简,递给巧儿,并说道:“这是新写的誓言,你拿着,背熟了不要忘了。”
巧儿接过了竹简,并没有打开看的意思,对着葛亮点点头,便向着山下而去。
葛亮站在山上看着巧儿的身影进入了山下巧儿的家中。
“田埂璧人麦上行,梗概凉意山头忧。有女引士誓事起,宁做英雄妾胜妻。”
葛亮回到书房之中,见老师水镜坐在案几边,葛亮见礼,遂说道:“老师,巧儿的情况怎么样了?”
水镜先生笑着说:“无事,安心便是。”
葛亮也是席地坐下,给老师填满茶水,“老师,请。”
水镜先生喝了一口茶,问道:“孔明,徽还像记得你说自己是曾经与家人走散了,对家里的人没有影响吗?”
葛亮右手抬起后捏捏自己的额头,说:“不知道,反正记不清楚,遇到了大兄的话应该是能够认出来的,只是亮漂泊了不少的时间,再加上在南边被抓了几年。只能是以后再说,不过到是可以从复姓诸葛的人里寻找,要是他们也没有死的话,会有收获的。”
水镜先生也是微微叹了一口气,说:“说不定他们会琅琊老家了也说不定。”
葛亮:“借老师吉言了。”
水镜先生便说起了另一个话题,“孔明日后下午的时间,若是没有什么是耽搁的话,到时候便读书《公羊传》。至于其他的时间,随你自己爱好。”
葛亮说:“可是《春秋公羊传》?”
水镜先生:“然也。上起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与《春秋》起讫时间相同。其作者为卜商的弟子,战国时齐国人公羊高。起初只是口说流传,(西)汉景帝时,传至玄孙公羊寿,由公羊寿与胡母生一起将《春秋公羊传》着于竹帛。
(东)汉何休撰《春秋公羊解诂》,《公羊传》是春秋三传之一即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称为“春秋三传”。”
葛亮在前世的时候,便已经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简单的了解了《公羊传》,汉朝有很多的经学大儒研究这个《公羊传》,要是没有读过这本书都不好意思参政议政,也就是讨论朝廷时事。
到了唐朝更是科举的开始依据,然后便是一直到了科举制被取消。可见其威力之强,当然其作为儒家的经典典籍之一,也是有很多内容和儒家的道德价值观相符合。
水镜先生继续说道:“其中,讲“改制”,宣扬“大一统”,拨乱反正,为后王立法。含有历史变易观点,人们可以据之推演,划分历史的发展阶段。此即著名的公羊三世说。最后便是“微言大义”了。”
葛亮拱手说:“亮会仔细研读的。”
接着葛亮便道书架上寻找《公羊传》,《公羊传》放在最里边的一排书架,整整一书架的书全部都是《公羊传》,书架上的书全部被竹简装卖了,也不知道要读到什么时候。
葛亮平时也是经常打扫,拿起一卷发现是第二十六卷,找了找拿起第一卷,打开一看便是《隐公元年》:
一、元年春,王正月。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将平国而反之桓。
······
然后将今天要读的书找出来,也不多大概就是七八卷的样子,对于葛亮来说,只要把意思读通了就好了,然后自己在总结一番说与老师水镜先生听,有什么不对的或者是疑问也是可以提出的。
时间过了很快,下午送饭上山的是小胖墩马信,同时马信也是上山来请教水镜先生的,毕竟马信的年纪还是比较小,现在的任务是以书写背诵为主,理解为辅的样子。
虽然是这样说啊,其实马信这孩子读书那是真的非常的勤奋刻苦,至少在葛亮看来是这样的。
葛亮在现代读书教室里边开着空调,老师那是恨不得将知识用针筒给学生注射进脑海里。在这儿全他娘凭借直觉,要是人品比较差的,直接给老子滚。
当然,葛亮自己就是比较喜欢学习的人,要是有本书看着那比打游戏啥的开心多了。缺点之一便是看得快,经常记不住。
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