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葛亮的一番背诵,巧儿也不在强求了,虽然不知道葛亮背的是真的还是假的,但是相信名医的应该没有错,葛亮心中则是不由庆幸自己终于不用受到出痱子的痛苦了。
葛亮一手握着巧儿的手,巧儿也没有在意,反而觉得理所应该般,如是以前则被巧儿以某人所发誓言怼了回去,看来生病了也是有些好处的,葛亮说道:“反正听亮的没有错的,亮自己又不会伤害自己的身体不是吗?”
巧儿不情愿地点了点头,“先生说什么便是了。”
葛亮言说:“巧儿,你觉得先生我应该梳个什么样的发笄才好呢?”
巧儿问:“先生是觉得现在不好吗?”
葛亮真想给巧儿来一下暴力,没有看到现在的自己是陈浩南的发型吗?不束发,难道还要披散着不成。
杜甫《春望》中也有“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之句。中国汉人有传统的用簪来固发、美发之俗,其发簪种类繁多,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既然已经穿越了,葛亮也是想要把头发束起的。
古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的,等男子长到一定的年龄,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的仪式。男行冠礼,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在《说文》里:冠,弁冕之总名也。谓之成人。
但对于葛亮来说,现在已经是二十五,马上便是二十六的人了,成人礼也就没有必要了,所以直接上正经的才是道理。
巧儿有些不解的问道:“男子束发还有什么发饰吗?没有啊。男女都是先用发带把头发固定住,盘成男女不同式样的发髻,女的发型比较多,男子只有一种,类似家主一般的发型,然后插进发簪。”
葛亮不由问道:“半束半披的发型呢?”
巧儿耐心解释说道:“巧儿并没有听说过这样的,那样可是亵渎祖先是对先人的不敬。”
葛亮心中则是在打鼓啊,难道自己电视上看到的都他喵的唬人的。葛亮仔细想了想正牌的历史古装剧的男子发饰却是大同小异,最多的便是在额前留出一缕头发,自显飘逸,当然啊,飘不飘逸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了。所以可以得知,自己却是被骗了。
葛亮便是说道:“那巧儿试一试,看看亮这头发能不能束起来?”
巧儿直接泼冷水说道:“先生,巧儿还是说一个小小的建议。”
葛亮:“你且说来。”
巧儿:“先生的头发还要再长一些,才能束起来,如果先生非要巧儿给先生束起来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先生都时候可别生气动怒。”
“生气,要是很那啥的话,还是不要了。对了,不是可以头上裹个发带吗?”
巧儿也是有些无语了,说:“纶(guān)巾,是幅巾的一种,以丝带编成,一般为青色。”
葛亮是想到了苏大学士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羽扇纶巾也是风流人士的标配,自己也是要找时间做一套,提升一下自己的B格。
葛亮最后还是将剩下的半碗中药喝了下去,然后和巧儿闲聊了一段时间,不久之后,老师水镜先生便是赶了过来,其实从山上走下来不到半小时。
只见水镜先生快步走进房间里边,看到葛亮还是很轻松的和巧儿在聊天,葛亮也是看到了水镜先生走进来,对着水镜先生拱手说道:“老师,学生亮体力不支,还望赎罪。”
水镜先生抚掌说道:“看着气色好了不少,也让徽安心了不少。”
葛亮:“让老师操心了。”
水镜坐到了巧儿刚刚让出来的位置上,对葛亮说道:“事情的经过徽也是了解了一番,这件事晚上回去之后,徽帮你卜一卦看看。”
葛亮也是不敢小觑水镜先生的卜卦能力,不是说葛亮喜欢搞封建迷信,穿越都发生了,卜卦有算得了什么呢?说不定这方世界的某处还有修仙的也说不定。
水镜先生司马徽是东汉末年隐士,精通奇门、兵法、经学。其中的奇门遁甲就有关于占卜的内容,至少来说水镜先生是会的。
葛亮也并没有急着想要学的意思,古代很多的时候学习什么,越是得不到真传的例子也是不少。水镜先生现在是葛亮的老师,若是水镜先生想要教给自己,不需要刻意,随其自然便是了。
葛亮也还是好奇问道:“老师还有占卜的本领,亮原以为老师最擅长的是儒家经学,然后才是兵法战册。”
水镜先生不由大笑说道:“不过是小道吧了,治国治军才是大道。”
葛亮:“每次和老师交谈,亮都能够感受到老师的豪迈之情,便是有了准备大有作为一番的错觉。”
水镜先生:“外面的不都是叫会‘好好先生’的吗?对了,孔明你的想法呢?”
想法?
葛亮:“还没有想好,等汝南回来了再说吧,说不听到了那个时候,时局又发生变化呢?”
水镜先生:“这一年的时间,时局几乎难以发生较大的变化,人还是那些人,等一等也是没有错的,这样全面谨慎衡量之后的选择,想来也不算后悔。”
葛亮换了一个话题说道:“老师,亮准备修建的水车也该提上日程了,到时候便让马伯父看着点,亮这怕是难成事!?”
水镜先生说:“现在时间尚早,就算是入秋之后也还来得及。这样吧,这件事徽让家里的过来操办?”
葛亮简单思量了一番,还是开口说道:“还是等到秋收之后,那是在办。”
水镜先生:“也好。你也需要一处房子,安家立业得要有房子才能安家。”
葛亮:“多谢老师。每次都是劳烦老师,让亮有时变得有些,有些······”
水镜先生背着手在房间里转了两圈,大笑说:“孔明怎么也变得这边的多愁善感起来?想来是这次吐血出的问题,也不知道是好还是坏啊?”
葛亮有些不解,嗫嚅一下自己的感激之情,怎么变成了不知好坏的事情了。但是葛亮并没有问,而是说道:“老师,有回邓县的打算没有?”
水镜先生司马徽捋须,说:“你要不说,徽还准备过了秋收才回去的,现在看来是不行了,这样,等过个十天半月的,你的身体好了一点之后,徽便回邓县一趟。”
葛亮听着老师水镜先生的话,顿时有些无语,准备秋收才回去。也不知道师母韩氏知道了会怎么想,葛亮自己都感觉老师有些寄情山水过头儿了。
当然啊,葛亮是不会说出来,要另外找时间或者是机会让司马徽不得不回去才是正道理,自己的分量还不足以改变水镜先生。
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