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七年(184年),党禁解除,被大将军何进辟为掾,出任北军中候。
这年正好是黄巾起义了。
自从二月张角起义开始,一直到该年的夏季黄巾军发展到了巅峰,将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的信众分为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设一渠帅,由他统一指挥,为大规模的起义做好了准备。
不过巅峰之后便是走下铺路了。
不巧的是有一方叫渠帅王度,率领着三万多人向着奉高县而来,奉高县也是现在泰山郡的治所。
一时间城内是人心惶惶,太守听了直接逃跑了,毕竟黄巾军烧毁官府、杀害吏士、四处劫掠。对于卖官捞钱的太守来说,钱财才是最重要的。
百姓和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
当然了,薛悌后期成为了曹魏的能臣干吏,那是跟着曹操之后转变了。
总之现在诸葛珪变成了实际上的泰山郡一把手了,诸葛珪赶紧找到了都尉,是一个叫高堂隆,字升平。
高堂隆少年时为诸生,最初任泰山督邮,现在乃是泰山郡的都尉,原班的督邮是太瘦的额人,也一同跟着逃跑了。
又加之汉灵帝下诏让地方自行招募乡勇训练,以达到包围州县的目的。
诸葛珪和高堂隆在太守薛悌离开后,也是积极召集了三千多的乡勇,已达到包围郡县的目的。
高堂隆可是后来三国时期曹魏名臣。
当时郡里的督军和薛悌争强,直呼薛悌的名字并训斥他。
高堂隆按剑怒斥督军说:“从前鲁定公受到侮辱,孔子登上高阶;赵王弹奏秦筝,蔺相如奉瓦缶让秦王演奏。
当着臣下面而直称君名,按礼仪该责罚你。”督军大惊失色,薛悌也赶紧制止。后来,高堂隆辞职,至济南避难。
魏明帝曹叡即位后,任陈留太守、散骑常侍,赐爵关内侯。青龙年间,明帝多造宫殿,高堂隆为此上疏切谏。后迁侍中、太史令、光禄勋。死时犹遗令薄葬。
虽然都是文臣,但秦汉时期的文臣可不是宋朝之后的文臣,想一想曹操、徐庶、程昱、卢植等的很多文臣都是,那都是带兵打仗的硬角色。
当然这一些还和此时的葛亮没有多么大的关系,毕竟葛亮现在也不就三岁罢了,虚数四岁。
郡丞的家眷府,一家人依旧像是往常一样,虽然心里也担忧黄巾乱军,但是作为带头防守的官员的家眷,就需要像是往常一样。
话说葛亮自己也是不担心,谁叫现在泰山郡的配置很好呢!都尉乃是曹魏名臣高堂隆,乡勇的训练乃是于禁和臧霸。
这要要是都不赢那就没有道理了,再说了对方也不过是一个没有听过的无名之辈。
还别说,这个王度还真是在历史有一两笔的记载,本来是县丞也是参加了黄巾军,现在带着并攻击程昱所谓的东阿郡,结果被程昱算计,损兵折将后带着剩下的人有向着泰山郡而来。
目的也是很简单,那就是攻下泰山郡。
······
“大姊,放心好了,不会有事的!”葛亮那是拍着小胸脯说道。
“不行,还是要让母亲知道才好!”诸葛殊显然对葛亮的小胸脯并不怎么相信,谁叫葛亮才不过三岁小孩呢!
葛亮只能是无奈,本想着出去看一看老爹诸葛珪的,奈何大姐不同意的。
随即葛亮便是被大姐诸葛殊抱着向着正屋而去,见到了章潸后诸葛殊开口说道:“母亲,二弟吵着要去看父亲!”
章潸接过葛亮放在膝上,问道:“为何要去看爹爹呢?”
葛亮当然是关心黄巾军的事了,但也不好明说,这不是小屁孩哪有资格管这档子的事,大人都是管不过来呢!
“因为多天都没有看到了!”葛亮毫不打草稿的张口就来。
章潸想了片刻才说道,“确实几日都未成看到老爷了,我们都一起去看一看吧!倚翠,叫酉长先去府衙看一看老爷是不是出城去了?”
酉长乃是老管家了,当年和诸葛珪小的时候就在诸葛家了,当时还有诸葛玄在一起呢!一定程度上酉长是看着现在葛亮的老爹长大的。
那是老资格了,也是快六十岁了,乃是诸葛家的元老了。
倚翠答应了一声便是去找酉长去了。
“现在听说外面的很乱的,有贼君向着奉高来了,所以爹爹都在忙公务,知道了吗?”章潸抱着葛亮,用安慰解释的语气对葛亮说道。
对此,葛亮只能是点点头,“我知道了,爹爹是去打坏人去了!”
“亮儿就是怎么的明白事理呢!对了,亮儿为什么不喜欢爹爹给你准备的玩具呢?”章潸不由问道。
葛亮更是无语,老爹还是非常关心葛亮的,闲暇的时间还未葛亮挑了一个小孩玩的小沙包,上面绣着两个铃铛,用手摇晃就会发出响声。
要是葛亮自己真的是三岁小孩就还算了,关键是葛亮都是二十六了,虽然身体小小的,但内心乃是大大的。
“那是三岁小孩的东西,不要了!怎么适合像是老夫这样的人呢!”葛亮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大姐诸葛殊那是直接噗嗤一声就笑了出来,又是连忙收敛了一些改成了捂着嘴笑,“呃~~呃~~呃~~!”
章潸也是莞尔一笑,“你不是三岁小孩,谁是啊?”
“好像!好吧我是三岁小孩!”葛亮无奈地说道。
这时二姐诸葛铃也是到了正屋,见大姐在笑,想到了定然是二弟诸葛亮的小小聪明了,不由问道:“娘亲,二弟刚说了什么呀?”
大姐诸葛殊给诸葛铃说道:“就在刚才二弟说自己是老夫来着!”
“老夫?这不是上了年纪的人才说的吗?二弟才是三岁呀!”
“二姊说得对,想当年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一个打十个,将来犯的敌人砍瓜切菜。”葛亮接着二姐的话说道。
葛亮此话说完,一时间都是笑作一团,大姐诸葛殊在笑,二姐诸葛铃在笑,母亲章潸也是稍稍忍不住在笑出了声。
“谁教你的?”章潸不由问道。
“这还需要教的吗?当然是娘亲生了的聪慧的儿子,呵···呵···呵~!”说着葛亮自己也是发出了笑声。
“人小鬼大!”这是母亲章潸对此时葛亮的评价了。
章潸见倚翠回来了,又说道:“一会儿酉长回来了,若是老爷在的话,就多准备一些糕点,至少要二十人以上分量的!”
“好的!”倚翠答应着。
其实葛亮对老管家叫酉长,有那么一点搁硬,感觉像是非洲的酉长似的。其实并不是相同的意思,“酉”和“商”很相近,酉长的祖上应该是姓商的,后来改的姓氏。
还有就是这个“酉”,读作yǒu。后借以表示十二地支的第十位,又可以表示十二生肖中的“鸡”,加之乃是老大,所以叫作了酉长。
很快酉长便是回来了,来到了正屋对章潸见礼后说道:“夫人,主公在太守府内!”
“嗯,一会儿准备马车,我们去一趟太守府!”章潸吩咐说道。
“夫人,这?”酉长有些犹豫,原因是章潸已经怀孕大半年了,这段时间外面乱匪流串,加之这段时间有不少的周边百姓进入奉高县。
“放心好了,会细心的。对了,等会儿还需要待一些食品,一会儿一家人都去看一看老爷!”
“夫人的意思是小公子和姑子也一同前去?”酉长不由问道。
“那是当然了!”葛亮不由发声说道,“要不就亮儿一个人去好了,娘等着好消息好了!”
章潸听了笑着说道:“亮儿想父亲了,难道母亲就不想了吗?殊儿和铃儿也是想了,知道吗?”
大姐诸葛殊也是赞同的说:“娘亲说的对,好多天都没有看到父亲了,却是想了!”
“夫人的意思老奴知道了,这就去准备。”酉长也知道夫人的意思了,不在说其他的什么。
“怎么不说话了?”章潸不由问道。
葛亮也不知道说什么,但还是说道:“娘亲放心好了,这群黄巾长久不了的。”
“他们自然是难以长久了,朝廷的大军已经是在皇甫嵩和朱儁将军的带领下击败了贼军,很快就会太平了。”章潸也点了点头,赞同的说道。
这是五月份的事了,现在都已经是六月末了,想来黄巾军也快要进入后期了,好像第一波的黄巾军在当年的年底便是被镇压了。
“嗯嗯!”葛亮虽然心里不赞同,但也是点头如捣蒜。
毕竟多事之秋才刚刚开始,几百年的战乱争斗也才刚刚开始。
“都沐浴换身衣裳吧!一会儿好出发。”章潸抱起葛亮准备离开。
“娘亲,一会儿去看爹爹吗?”二姐诸葛铃此时乃是问道。
“咯咯咯!”大姐诸葛殊不由笑了拉着诸葛铃,“嗯,没错。”
葛亮想到了沐浴,不由说道:“娘亲,那个?”
“亮儿,怎么了?”章潸不由关心的问道。
“娘亲,亮儿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可以自己洗浴了。”
“哦,亮儿小小年纪就是大人模样了。也行,不过亮儿一个人可是不行,要不和殊儿和铃儿一同好了。”
“不好,亮儿都是大人了,岂能和二位阿姊,不妥不妥!”
“也好,倚翠如何?”经过了一阵的笑声后,章潸转而问道。
“看来是天意如此了!”
“小小年纪都是跟谁学的?”章潸将葛亮递给了倚翠抱着,“这可是小鬼灵精!”
“小公子聪慧,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日后一定会成为大汉的贤良之才。”
“别惹祸就算是好了!”章潸自然希望葛亮能够有才,不过嘴上却是说道。
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