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里有灯光闪烁,走了便看到床榻边已经有炭火燃烧着正旺呢!
葛亮交了两声,“巧儿!”
没有人!
葛亮走到床榻边的茶几处坐下,倒了一杯茶,茶水还是温热的,显然刚才还有人在。
顺手拿起旁边马巧为自己准备的竹简。
展开后发现是东方朔的《客难》篇,东方朔本姓张,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德州陵县神头镇)人,西汉著名词赋家,幽默风趣且才华横溢,在政治方面也颇具天赋,他曾言政治得失,陈农战强国之计,但汉武帝始终把他当俳优看待,不以重用。
“客难东方朔曰: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身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
······
今世之处士,时虽不用,块然无徒,廓然独居;上观许由,下察接舆;计同范蠡,忠合子胥;天下和平,与义相扶,寡偶少徒,固其宜也。
······”
葛亮读完之后,给人的感觉就是“内心幽愤难以平衡,遂作此篇,发泄牢骚,自慰表志”。
大概的意思和老白的《行路难》很相似,唯一的不同就是东方朔引经据典。
“彼一时也,此一时也”,表面上看似责怪客(东方朔)不知权变而终惑于大道,颂扬当今之圣帝流德,天下震慑,诸侯宾服,连四海之外以为带,安于覆盂,动犹运之掌,贤不肖何以异哉。
实际上则是在机巧地反话正说,极辛辣地讽刺汉武帝刚愎昏暗、贤愚不分,甚至还不如战国诸侯明白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用人之道。
读起来也是笔锋的犀利,且幽默风趣。
葛亮将竹简放下,将自己看后的看法写在该竹简的后面,在葛亮写的时候,马巧儿轻步进入了房间,葛亮余光瞥见了说道:
“等亮写完了在说!”
马巧儿也是走进了看着葛亮书写,片刻时间后,才说道:
“先生,今日舟车劳顿,请先洗浴。”
葛亮放下毛笔,看着在油灯的灯光下的马巧儿,发现巧儿也是刚洗浴了出来一会儿,头发简单了披散着,头发直到腰间一下,穿着直裾深衣,特别是身上的腰间的丝带有些松,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
照往日来看,显然不是故意,但也给某人传递了某些信息。
葛亮说道:
“你也刚沐浴不久?”
马巧点了点头,说:
“先生还是快些,不然一会儿水凉了。”
葛亮站起身到了马巧儿的身边,帮其将腰间左侧的露出来的系带塞带衣服里边,,说:
“既然水快凉了,亮这边去!”
跃过屏风后便看到了热气腾腾的大浴桶了,葛亮说道:
“巧儿,在干什么呢?帮亮更衣。”
微微还有些脸红的马巧儿连忙走了进来,帮着葛亮宽衣解带,先是外袍后是素衣,之后葛亮翻身进入浴桶中。
葛亮看见马巧儿麻溜地给自己擦背,一时间葛亮有些恍惚。
难道这妮子做错事儿了,这般的殷勤,难道是要我给她求情不成?
对于以前每次洗浴换衣服的情况,还穿着裤衩就停下,接着便葛亮自己的事了,巧儿转身回避,今儿却是不同,也不怎么说话,默默的,也怪怪的。
葛亮问道:
“发生了什么是吗?”
马巧儿说道:
“喔!没有发生什么事呢?”
葛亮岂能相信,反而疑问说道;
“你确定没有发生点什么?那你为何?”
要说刚才的马巧儿就像是在想事一般,默默做习惯的事,也没有发觉不妥,被葛亮问起,才发觉刚才自己做了什么,一时间又是脸红如火烧,局促难耐。
葛亮当即拉着马巧的手,放在自己微薄胸口间上,让马巧儿手清晰感受到自己的心跳。
马巧儿立马就想抽回自己的手,却是被某人死死抓着,葛亮说道:
“感受到了吗?”
“嗯,很瘦弱!”
葛亮要吐血,满脸黑线!
葛亮说道:
“好了,当亮没有说过。”
说完后葛亮放开了马巧的手,这妮子故意的!
马巧儿说道:
“先生还是快些洗完,水有些亮了。”
葛亮起身翻出了浴桶,马巧儿连忙转了个方向被背着某人,马巧儿说道:
“先生,你!(无耻)”其实还有很多的词语没有说出来,期间的羞愤之意都是凝聚到了“你”之中了。
葛亮也是快速穿上里衣,接着是能够御寒的外袍,说:
“好了,简单收拾一下就来睡觉了,被子还要你暖热乎呢?”
葛亮说完之后便是走出了屏风,到炭火盆旁边烘烤起自己的头发,拿起竹简看了看,还是东方朔写的,葛亮不由想到巧儿是怎么呢?怎么尽是东方朔的书呢?某人不由心里扶额!!
平生于国兮,长于原野。
言语讷譅兮,又无彊辅。
浅智褊能兮,闻见又寡。
数言便事兮,见怨门下。
······
悠悠苍天兮,莫我振理。窃怨君之不寤兮,吾独死而後已。
葛亮又翻了几卷,还是这人的,便是阁下了竹简拿起了一张绢帛,这张绢帛上写的是诸葛均现在住的地址,老大诸葛瑾已经到江东去了,安定下来之后将叔母陈氏接到了江东,诸葛均按道理来说也应该跟着到江东才对,但还是留了下来,而且大姐诸葛殊也是如原来一般嫁给了蒯祺,二姐也是嫁给了庞山民,上次到庞德公家没有注意,没有见到!
从徐庶传来的绢帛来看,应该是有人在帮着诸葛家的人,毕竟诸葛亮的衣冠冢已经立了好多年,没有人帮着很难有像是原本的结果,至于到底是谁帮着诸葛一家,徐庶的来信并没有写清楚,或许他也没有查到什么有用的消息。
葛亮将绢帛收了起来,这封信还是吃完了夜宵后有人送过来的。
对于诸葛一家,葛亮肯定是要去看了,但见面了如何场景却是有些犯难,近十年没有见面的诸葛亮又回来了,虽然诸葛一家人也没有见到诸葛亮的尸体。
这时马巧从屏风后走了出来,随即跪坐在葛亮的旁边。
葛亮问道:
“可知道外面的物价如何?”
马巧儿想了想说道:
“粳米大概150文钱一石,梁米为200文一石,粟米120钱一石,普通地1亩1300钱,布1匹260钱麻、葛之织品为布;帛1匹324钱丝织品为帛;缣1匹472钱(在没发明纸之前写字用的双层丝织品);素1匹708钱白色的生绢······”
葛亮听完了之后,说道:
“你现在是两贯钱一月,领钱了没有?”
马巧儿答道:
“准备到了腊月才领,这样可以将整年的月钱都领了。”
葛亮细细想了一番,现在的物价来说,一个人在酒店吃一段便饭大概在30钱左右,到是与后世三十元钱很是相当,想来马巧儿这次应该能够领到十贯钱,也不是很多,大概相当于一万多块钱。
干了一年才这点收入,其实已经很不错了,毕竟这儿是汉末三国的乱世,能够不死就算是烧高香了。
马巧儿追问道:
“先生可是急需用钱吗?若是需要妾愿意将家当都给先生。”
葛亮虽然感动这妮子的话,但嘴上说道:
“什么叫你的家当,本来就算是亮的,你也是亮个人的。”
马巧儿有些幽怨的看着某人,虽说葛亮说的没有问题,但感觉怪怪的,嗫嚅着说道:
“知道了先生!都是先生的,先生想怎么花便怎么花就是了,和妾一点关系都没有!”
葛亮还没有见马巧儿如此,看来这些银钱这妮子得来并不容易,也不奇怪嘴憋憋的说话了,不由说道:
“你的钱自己留着便是了,看来又要借老师的钱了!”
葛亮感叹的同时便是萌生了一个想法,那就是找个人给自己送钱才好,找谁呢?
简单说来就是忽悠狗大户,这个自己认识的人也不多啊!像是后世那些来皮条的人,找投资的人一般,搞出一个看上去靠谱的项目出来,然后就是到处拉投资了。
这个好像并不适合自己,主要是古人不相信这些玩意,难道还只能投靠刘备才能够有钱,这应该不止这一条路才对?
自古赚钱的四种办法,第一就是占有资源,像是那些租房的人;第二就是有关系的人,第三就是能够发现新技术的人,当然不是说发明啊,而是发现新技术如何赚钱的人:第四的话就是买劳动力了,或是自己的,或是别人的。
第一种直接抛弃,葛亮现在还没有自己的小妾有钱,更不要说什么资产了。第二就是找个老大投靠,这是葛亮不想的,况且葛亮除了投靠刘备还能够投靠谁呢?第三条才是葛亮最为难受的,有技术但是用不了,估计要是多来几次自己连人事都有问题了,毕竟太虚了和太监有何区别呢?
第四还是去投靠刘备,再说了刘备现在还不一定看得上自己呢?武将上就不说了,文的方面有徐庶,穿越者陈煜,这人也是葛亮不想去刘备那儿的原因之一。
葛亮脑海里思绪万千,在马巧儿眼里就是葛亮犯难的神情,眉头时而紧皱,让马巧儿很是心疼,不由伸手抚摸葛亮的眉头,说:
“先生,若是有难题可以和妾说说吗?”
葛亮被马巧儿叫醒了过来,问道:
“难题?也算不上,就是一直在老师这儿也不是个长远之计,日后如何亮有些犯难。”
马巧儿听了葛亮的话,也是想,随即说道:
“先生日后是做官呢?还是?”
其实巧儿问的是耕读,没有说出来,当然经商根本就不在巧儿考虑范围之内,葛亮只有两选择,一是读完书之后做官,二是耕读等待,接着做官。
想法很简单,很淳朴,要是葛亮知道了定然是要吐槽一番的,当然葛亮还不知道。
葛亮说道:
“你的意思是为官才是亮的好出路!?”
马巧儿点了点头,真挚地说:
“嗯,为官就有了俸禄,有了俸禄就能够很好的摆脱困境了。”
葛亮好奇问道:
“你很了解亮嘛!你说说?”
马巧儿先是点了点头,接着又是摇了摇头,小心地说道: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欲也。这便是先生的难处了?”
葛亮有些傻眼,我有这样的问题,我怎么不知道呢?难道是旁观者清?
葛亮笑着说道:
“那亮该如何取舍呢?”
马巧儿见葛亮确是认真地在问,便说道:
“先生现在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葛亮猜到了马巧儿的意思了,也不搭马巧儿的话,转而说道:
“这亮知道,现在你该为亮暖床才是,笨丫头,难道亮不知道?”
马巧儿有些泄气,不奈说道:
“先生~,不要叫妾丫头了,搞得妾像是暖床丫头一般,妾是先生的女人!是正经有身份的女人!”
不过!
马巧儿还是钻进了被窝里,说道:
“先生可是要快些上床来才是!”
葛亮眼眉直跳,今儿的巧儿怎么了,一反原来的静雅之感,反而开始挑逗起我来了。
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