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电子书 >> 历史军事 >> 大宋文华集TXT下载 >> 大宋文华集章节列表 >> 大宋文华集最新章节

第111章·向往自由

作者:姬子梦 下载:大宋文华集TXT下载
    天圣六年,二月初,苏洵大婚之前。

    姬长卿收到苏洵发的请帖,带着杨夭夭、陈谨二人前往眉山。

    苏洵的父亲苏序为苏洵定了一门亲事,女方程氏,乃是大理寺程文应的女儿,当时的程家是一个名望大户,程氏从小就生活在富足

    的环境中,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对经文史实也有一定的了解。在程氏18岁的时候,嫁给了19岁的苏洵,成为苏洵的妻子。

    据《宋史·苏洵传》记载:当时的苏洵并不喜欢读书,整日游山玩水,不仅不挣钱养家,更不思悔改,不图上进。程氏多次苦劝终未果。直到有天,苏洵游玩回来后,发现程氏在教儿子读书,这使得苏洵十分羞愧,也间接促成了苏洵发奋读书。苏洵妻子程氏看到丈夫幡然醒悟,自然非常高兴,她用自己的行动支持着丈夫。

    姬长卿自己也在筹备亲事,但此前他受苏洵的恩惠颇多,亲自赴宴既是想与苏洵表达谢意,也想请他于四月来参加自己的婚礼。

    眉山,苏府,苏洵于十日前就收到姬长卿的来信。

    所以苏洵早早的便派了小厮到码头去盯着,一旦姬长卿等一行人出现在码头,便派车将人接到苏府。

    苏洵虽一向放荡不羁,但在苏父的要求下,他这段时日也在忙着大婚。

    苏序自是知道苏洵的这位新交的好友,日前曾听闻梓州通判不惜将自己女儿下嫁给他,想来此人一定有过人之处。

    为表示尊重,苏洵也派了亲信苏府管家前去迎接。

    苏洵交友广阔,光是通知蜀地的好友,苏洵单单就写了十几封书信,更有甚者从终南山入世,只会沾沾苏洵的喜气。

    姬长卿被苏府管家亲自接到苏府,并在外宅安排了一间客房,苏洵早有交代,姬长卿的院子要位于僻静的院落。

    苏洵早早的便去宗祠祭祖,并禀告祖宗即将成亲的消息。

    等到中午时,姬长卿才得以见到苏洵。

    苏洵见到姬长卿的当时,满面红光,一路踱步上前相迎:“丹文,好久未见了,近日可好!”

    姬长卿拱手回礼笑道:“托明允的恩情,我的希望书院才找到一位声韵大才。”

    苏洵连连点头笑道:“子珀兄,也写信予我,言与姬长卿相处交谈收益匪浅,只可惜他又起了考科举的心思,去岁已经赴京赶考了。怎么此次没能前来,实为遗憾~”

    “人各有志,子珀立志报效朝廷,施展抱负,我等在此当遥祝他心想事成,步步高升!”

    “嗯!望苍天保佑~”

    与苏洵闲谈了一阵,苏洵问起姬长卿定亲的事,道了声恭喜,正欲继续交谈,可苏父却让苏洵赶紧去拜见族老。

    苏洵只能先去忙这些俗事,只等晚上与来赴宴的几个好友,一同小酌几杯。哪知苏洵忙起来,连口茶水都不得空饮用。

    姬长卿也坐了将近三天船,身子有些不适,只能早早睡了。

    是夜苏洵来访,杨夭夭向苏洵道明了原因,苏洵也是十分理解,带着几个好友回到宴席上,继续饮酒。

    第二日,苏洵再次相邀,姬长卿没有拒绝,与苏洵、陈恪、陈希亮、李俊、王贤林、道祯、许坚、苏汌等人畅饮。

    王贤林善长舞剑,道祯虽是修道之人,可抚得一手好琴,,姬长卿善长洞箫,三人一人抚琴,一人吹萧和曲,一人舞剑,好生快乐逍遥。

    就连路过的苏父,见此也是笑脸连连,不得不称赞苏洵的交友能力。

    许坚兴致盎然,甚至拍赋诗,叙述此事,一段时间内,甚至引为眉山盛事。

    “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后世曰:“苏老泉大婚,请亲朋赴宴饮,席间道祯抚琴,姬子以箫和之,一人舞剑之,赋诗文叙怀此事……”

    苏洵不由接连拍掌,感叹道:“晏相公的词写春夜怀人,深情款款,摇曳多姿。上阕写一见钟情的感动。“太妖娆”,足见倾心爱慕之甚。歇拍两句又是极限化的描写,强调极端的陶醉之情和拼死拼活的行为。下阕写别后的思念和渴望。春夜悄悄且迢迢,夜空高深莫测,美人是仙女,遥不可及,现实中不能相会,只好付诸一梦了,梦虽虚幻,但却是自由的,可以任情任性,无拘无束,我等向往之。”

    姬长卿闻言,苦笑道:“明允正值青春,怎好说如此沮丧的话!”

    程氏出身名门大家,自幼熟读诗书,深知礼仪,据司马光撰写的《武阳县君程氏墓志铭》治平三年夏,苏府君终于京师,光往吊焉。二孤轼、辙哭且言曰:“今将奉先君之柩归葬于蜀。蜀人之祔也,同垄而异圹。日者吾母夫人之葬也,未之铭,子为我铭其圹。”光固辞,不获命,因曰:“夫人之德,非异人所能知也,愿闻其略。”二孤奉其事状拜以授光。光拜受,退而次之曰:生十八年归苏氏。程氏富而苏氏极贫。夫人入门,执妇职,孝恭勤俭。族人环视之,无丝毫鞅鞅骄居可讥诃状,由是共贤之。或谓夫人曰:“父母非乏于财,以父母之爱,若求之,宜无不应者,何为甘此蔬粝?独不可以一发言乎!”夫人曰:“然。以我求于父母,诚无不可。万一使人谓吾夫为求于人以活其妻子者,将若之何?”卒不求。时祖姑犹在堂,老而性严,家人过堂下,履错然有声,已畏获罪。独夫人能顺适其志,祖姑见之必悦。府君年二十七犹不学,一日慨然谓夫人曰:“吾自视,今犹可学。然家待我而生,学且废生,奈何?”夫人曰:“我欲言之久矣,恶使子为因我而学者!子苟有志,以生累我可也。”即罄出服玩鬻之以治生,不数年遂为富家。府君由是得专志于学,卒为大儒。夫人喜读书,皆识其大义。

    轼、辙之幼也,夫人亲教之。常戒曰:“汝读书,勿效曹耦,止欲以书生自名而已。”每称引古人名节以厉之。曰:“汝果能死直道,吾亦无戚焉。”已而,二子同年登进士第。又同登贤良方正科。自宋兴以来,惟故资政殿大学士吴公育与轼制策入三等。辙所对语尤切直惊人,由夫人素勖之也。若夫人者可谓知爱其子矣。

    始夫人视其家财既有余,乃叹曰:“是岂所谓福哉!不已,且愚吾子孙。”因求族姻之孤穷者,悉为嫁娶振业之。乡人有急者,时亦周焉。比其没,家无一年之储。夫人以嘉祐二年四月癸丑终于乡里,其年十二月庚子葬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今东坡区富牛镇),享年四十八。轼登朝,追封武阳县君。

    凡生六子,长男景先及三女皆早夭。幼女有夫人之风,能属文,年十九既嫁而卒。呜呼,妇人柔顺足以睦其族,智能足以齐其家,斯已贤矣;况如夫人,能开发辅导成就其夫、子,使皆以文学显重于天下,非识虑高绝,能如是乎?古之人称有国有家者,其兴衰无不本于闺门,今于夫人益见古人之可信也。铭曰:贫不以污其夫之名,富不以为其子之累,知力学可以显其门,而直道可以荣于世。勉夫教子,底于光大。寿不充德,福宜施于后嗣。
本章结束
一定要记住丫丫电子书的网址:www.shuyy8.cc 第一时间欣赏《大宋文华集》最新章节! 作者:姬子梦所写的《大宋文华集》为转载作品,大宋文华集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大宋文华集最新章节,而丫丫电子书又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大宋文华集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大宋文华集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丫丫电子书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大宋文华集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宋文华集介绍:
姬长卿,刚刚论文答辩,迫于当前复杂的就业形势,他骇然选择山区支教,来到了广阔荒凉的西北地区,听说学校听说他选择到最贫苦的地区支教,于是赠送了他一台笔记本电脑,他在夕夕、二手市场上又淘了几件旧货,收拾好行装便出发了。
可那知竟在路上遇到意外,再睁眼时已经来到了不知名的地方,待找到人烟时,这才发现自己来到北宋时期。
此时贪慕虚荣的宋真宗刚刚驾崩,年幼的宋仁宗还活在太后刘娥的强势下。
他该如何在这个世界活下去,又该做什么呢?
来到大宋,他不想参与这个时代,可历史的浪潮却一次一次将他卷入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