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电子书 >> 历史军事 >> 大宋文华集TXT下载 >> 大宋文华集章节列表 >> 大宋文华集最新章节

第121章·棉布

作者:姬子梦 下载:大宋文华集TXT下载
    阳光金灿灿的洒在烟黄的棉花叶子上,白洁的棉花炸开的花苞,梓州府郊外一片金黄,经过几个月的生长,农夫们总算是又迎来了好时节。

    今年的雨水稍微少了些,不过并不是很严重。

    凉爽的秋风带着阵阵麦香,鼓动着人们躁动的内心,姬长卿身着一袭素衣,站在三百亩棉花田中,看着一百位顾来的农户为自己采摘棉花。

    姬长卿心中不免有些自豪、澎湃。

    “主家,按照您的吩咐,三百亩的棉花,要不了五日便可采完。”棉花田庄的管事张荣福向他汇报,一张黝黑的脸上挂着憨厚、谄媚的微笑。

    张荣福是张家庄子的管事,自姬长卿于天圣六年买下这三百亩荒地以来,张家庄子的农户便一同被雇佣了过来。

    从开荒、除草、翻土,到施肥、播种、覆土、浇水,姬长卿一直命信得过的人盯着这件事,经过两年的种植大豆,如今这块荒地的肥力也得到了恢复。

    “棉花收完后,按户称重,以一斤棉三斤的粮的价格收购,当场交易,当场结算,不可多事。”姬长卿站在田边,随手摘下了几朵棉花,看看长势,吩咐道。

    “是,小人知道了,主家收上的棉花该如何处理呢?”张荣福毕恭毕敬地躬身回礼问道。

    “称完重的棉花一律运输到梓州春蚕巷的奇云商行,那里有人会处理好这些棉花的。这些时日你也辛苦了,稍后我会命人赏你些银钱、酒肉。”

    听到有赏赐张荣福脸上的笑容更甚,连忙躬身道:“这都是小的本分!”

    姬长卿亲自跟随这批棉花,将其送到春蚕巷中的奇云商行,在奇云商行之中,早就摆放好两台轧棉机。

    刚从地里采摘回收的棉花,大多夹杂了棉籽、碎叶等许多杂物,先要经过去籽净棉后,而后将棉籽与棉花分离,若是想要更干净的棉花,则需要洗净、晒干。

    棉花加工步骤: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清花主要目的是使纤维充分的混合,并开松纤维去掉杂质。散开的纤维在气流负压的吸引下,经过很长的组合管道,最后成卷状棉絮。清花要以开松均匀混和为主,减少打击力度,减少纤维损伤和短绒和生条棉结,提高开清棉机械的运转效率,从而提高棉卷质量。

    梳棉:将开清棉出来的絮状棉卷经过梳棉机梳理,制成棉条,称为生条。梳棉的主要作用是使纤维顺直,去掉短纤维,并进一步取出杂质。并条:将梳棉机下来的生条经二道并条机多根多次并在一起,并再次伸,此时的条子称为熟条。要合理分配牵伸,增加牵伸区中后部的摩擦力界,有利于摩擦力界向前延伸,使纤维变速点向前钳口集中靠扰,从而进一步提高纤维伸直平行度,改善条干均匀度。

    粗纱:将并条机生产的熟棉条,经初步欠伸拉长,并加上较小的捻度(确保粗纱不被随意拉开),进一步提高纤维的伸直平行度,成品卷绕在粗纱筒管上。细纱:将粗纱经过高倍欠伸加捻,欠伸倍数不同形成不同细度的细纱。络筒:细纱进入络筒机制成筒子,为避免络筒对纱线条干的破坏和原纱强力的损失,在保证筒子成形良好条件下,选择较小的络纱张力。

    姬长卿早就定做好了轧棉机、棉床、弹弓、纺线机等机器,由于棉花是一个新事物,姬长卿并没有拿出过于先进的生产机械。

    而只是复原了明清时期的棉花生产加工工艺。

    奇云商行的棉花纺织厂,效率还低,于此同时,姬长卿、陈汉平同时放出消息,将在一个月后出售千匹布。

    与陈汉平有生意往来的商贾纷纷上门询问消息是否属实,随后刘家丝绸行开始降价出售,并将大量存货运到成都府售卖。

    姬长卿给梓州布商们留了缓冲的余地,甚至就连杨夭夭自己开得丝绸店,也收到了冲击,好在夭夭也提前将布匹运到周边府县售卖,倒也不至于亏本。

    换作别人或许认为,棉花这种新事物会冲击整个蜀中丝绸市场,但杨夭夭反向操盘,趁机低价收购丝绸。

    一个月后,奇云、陈氏商行以一匹六百钱的价格,席卷整个丝绸市场。

    一件普通的丝绸衣服价值一千几百钱,而棉制衣物大约在七百钱左右,比丝绸便宜近五六百钱。

    陈汉平的棉布成衣店,生意红火,面色潮红:“丹文,如今你我的生意红火,你看下一步当如何?”

    姬长卿笑道:“下一步,你我该将棉花生意,推广到江南,从蜀地到江南,远不止千里,为了方便和安全,你我应当在江南地区开设钱庄,供商户们兑换交子。”

    “交子?江南富商过于保守,他们是否会接受呢?”

    “子敬认为,是携带大量的铜银方便呢?还是交子更方便?”

    “可是丹文,不是说交子存在风险吗?”

    “交子作为新货币,它一时之间让人难以接受,也是正常的,再者交子之弊,无非贬值、折旧,易于仿造而已。若是我等来改造交子,使其难于仿造,并回收旧币,这些弊病就不在是问题。”

    布局江南,让大宋使用纸币,并以纸币控制周边国家经济民生的计划,姬长卿也是这几件开始制定的。

    经过风信站收集癖情报显示,大宋各地已经出现铜钱短缺的情况。

    而纸币取代金属货币,这是历史大势,只不过宋朝的统治者之中,并无擅长经济学,富有战略眼光的人。

    那怕是王安石,也弄不懂纸币的工作运行原理。

    整个大宋,除姬长卿、陈谨、陈盛泽等几人以外,每有重视并研究过交子这种纸币的利弊。

    君子不言利,这是儒者的通病,也是司马光的旧派君子攻击王安石等实干家的政治观点。

    姬长卿已经写完了一篇《经济学启蒙》,用作启蒙学子们重视经济问题,而不是一昧的追求君子仁德。
本章结束
一定要记住丫丫电子书的网址:www.shuyy8.cc 第一时间欣赏《大宋文华集》最新章节! 作者:姬子梦所写的《大宋文华集》为转载作品,大宋文华集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大宋文华集最新章节,而丫丫电子书又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大宋文华集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大宋文华集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丫丫电子书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大宋文华集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宋文华集介绍:
姬长卿,刚刚论文答辩,迫于当前复杂的就业形势,他骇然选择山区支教,来到了广阔荒凉的西北地区,听说学校听说他选择到最贫苦的地区支教,于是赠送了他一台笔记本电脑,他在夕夕、二手市场上又淘了几件旧货,收拾好行装便出发了。
可那知竟在路上遇到意外,再睁眼时已经来到了不知名的地方,待找到人烟时,这才发现自己来到北宋时期。
此时贪慕虚荣的宋真宗刚刚驾崩,年幼的宋仁宗还活在太后刘娥的强势下。
他该如何在这个世界活下去,又该做什么呢?
来到大宋,他不想参与这个时代,可历史的浪潮却一次一次将他卷入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