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电子书 >> 历史军事 >> 大宋文华集TXT下载 >> 大宋文华集章节列表 >> 大宋文华集最新章节

第133章·科学种子计划

作者:姬子梦 下载:大宋文华集TXT下载
    宋人畏战是由于过分抑制军事导致的。

    虽然宋人的火器装备已经远超世界水平,但由于文化意识、社会制度,导致了拿着王牌却不会利用。

    放眼华夏整个历史,哪怕是拥有亚洲最强海军的北洋水师,在腐朽的制度下,北洋水师注定了战败的结局。

    令人欣慰的是,宋人的对手是文明较为落后、科技水平较低的契丹人。

    若是换作野蛮强大、技术先进蒙古,只怕宋人在就覆灭了。

    姬长卿与陈希亮的这次交谈,倒是启发了他,虽说他已经在为制度、思想变革,留下火种,但科学技术已经不会有太大的变动。

    要说北宋的科技发展,姬长卿一定会想起沈括和他的《梦溪笔谈》,作为科学技术史上的里程碑之作。

    沈括生于宋仁宗天圣九年,沈括出生于杭州钱塘沈氏家族,祖父沈曾庆曾任大理寺丞,父亲沈周、伯父沈同均为进士。

    沈括自幼勤奋好学,十四岁就读完了家里的藏书,并随父亲宦游州县,到过泉州、润州、简州和汴京等地,接触社会,增长见识,表现出对大自然的强烈兴趣和敏锐观察力。

    沈括自幼体弱,加上读书十分用功,经常需要服食中药调理。钱塘沈氏在医药学颇有建树,有家传药学书籍《博济方》,受家庭影响,沈括也从搜集医方开始钻研医学。

    皇祐二年,沈周知明州,沈括借居苏州母舅家,从舅舅许洞的著作与藏书中得益甚多,开始对军事产生强烈的兴趣。

    皇祐三年,父亲沈周去世;至和元年,沈括以父荫入仕,任海州沭阳县主簿,遂治理沭水,开发农田,颇有政绩。工程结束后,沈括辞去职务,来到哥哥沈披在任的宁国县,准备科举考试。

    嘉祐六年,沈披主持芜湖万春圩工程,沈括有治水经验,遂献计献策并作了详细记录。

    嘉祐八年,沈括进士及第,因排名在前六名之外,按制守选。次年,沈括守选期满,授扬州司理参军,负责一州刑狱。

    治平二年,经淮南路转运使张蒭推荐,沈括被调入京师,编校昭文馆书籍,参与详订浑天仪,并在闲暇研究天文历法之学。

    熙宁元年,沈括升任馆阁校勘,有机会接触皇家藏书,进一步充实自己的学识。八月,母亲病逝,沈括辞官护送灵柩回钱塘。

    熙宁四年,沈括守丧期满,进京述职,得到神宗和王安石的器重,被任为检正中书刑房公事。

    熙宁五年,沈括奉命主持汴河疏浚工程,七月,加官史馆检讨。按照惯例,皇帝每三年要到圜丘祭祀天地,吏员常借此修建园林、谋取私利。沈括便考察南郊大礼的历史沿革,撰成《南郊式》,被任命掌管郊祀事务。沈括按照新礼仪办事,所省费用数以万计,神宗十分满意。

    八月,淮南饥荒,沈括受命巡察,发放常平仓钱粮,疏通河渠,修治荒田,取得明显成效,升任集贤校理,巡察两浙农田水利。两浙水利工程规模浩大,沈括建议出钱雇用饥民兴建水利,得到神宗的赞同。九月,沈括升任太子中允、提举司天监。当时的日官都是些庸碌之人,对天文几乎全然不知。沈括遂改革机构,改进仪器,召请卫朴修造新历法,并向全国征集观测天象的书籍。

    十一月,朝廷登记民间车辆,市易司打算填封私井以阻止四川私贩井盐,民议纷纷。沈括进言:民间都是太平车,不利于机动作战;小盐井很多,填封私井势必要加强警戒,得不偿失。神宗赞同,次日诏停此二事,擢升沈括为知制诰、兼管通进、银台司。

    熙宁七年八月,沈括调任河北西路察访使,提举河北西路义勇、保甲公事。河北西路地处北疆,沈括上任后,将工作重点放在改革军政和巩固国防上。

    熙宁八年二月,沈括返京后,上疏提出三十一条整改意见,多数都被神宗肯定与采纳。九月,沈括兼任判军器监,负责兵器的铸造与储备。沈括对弓有很深的研究,提出“弓有六善”的观点,并建议大批制造“神臂弓”。到次年五月,军器监上报朝廷时,兵器产量提高了十几倍。

    熙宁八年二月,沈括奉命修订“九军战法”,分九军为九营,各自为阵,背背相承,面面相向,灵活多变,名之为“边州阵法”。九月,编撰城垒、军营等建筑的营造法式。

    沈括一生的著述有22种155卷。

    除《梦溪笔谈》外,还有综合性文集《长兴集》《志怀录》《清夜录》,医药著作《良方》(与苏轼所撰的《苏学士方》并称为《苏沈良方》),科学著作《浑仪议》《浮漏议》《景表议》《熙宁奉元历》《圩田五说》《万春圩图记》《天下郡县图》《南郊式》《诸敕格式》《营阵法》,音乐类著作《乐论》《乐律》《乐器图》等,但存世较少。

    沈括对于科学技术有着精深的研究,在天文、数学、历法、地理、物理、生物、医学、文学、史学、音乐、美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在世界上最早发现了磁偏角,他对天文观测仪器进行了许多重大改进,他制订了“十二气历”,他改进了地图的绘制技术,他发现了声音的共振现象,他第一个提出了“石油”这一概念,他写出了世界科学史上了不起的著作《梦溪笔谈》......

    纵观沈括的学术成就,可以发现他的最大特点,就是勇于创新、善于创新,遇到不通的事,就积极思索改进。

    沈括被任命为提举司天监,这是一个掌管历法、天气观测等事务的官职。他在编修历法的过程中发现准确的观测天向十分重要,而当时所用的测量天体方位的浑仪、测定时间的浮漏和测定日影长度的圭表等准确度都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他不仅在详细研究的基础上修正了这些天文仪器的误差,而且还写成学术论文《浑仪议》、《浮漏议》、《景表议》详细介绍了他的研究成果,这对于促进当时天文学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沈括被任命为河北西路察访使(分管行政、监察工作),任务是视察和整顿边防。在视察的过程中,他详细了解了边境地区的地理和山川形势,觉得利用人为制造大片沼泽地的方式抵御辽军进犯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决定向朝廷汇报边境的地势和开挖沼泽地的计划。但画图只能说明平面,不能做到具体,也很难清晰表达。

    为了更好的说明自己的主张,让皇帝更明确的了解前线的地形地貌,沈括开始研究如何做出形象、实用的立体山脉、河流模型。经过多次试验,在尝试了面糊、粘土和木屑等多种材料后,终于摸索出用蜡烛油在木板上滴注的方式,不仅容易成形、不易干裂变化,还便于用小刀削刮修改。

    眼下才天圣八年,姬长卿决定走一趟杭州钱塘沈氏,去预定一下这位“未来”的科学家。

    姬长卿希望通过对沈括人生轨迹的干预,能让他成为爱迪生、瓦特一样的科学家。
本章结束
一定要记住丫丫电子书的网址:www.shuyy8.cc 第一时间欣赏《大宋文华集》最新章节! 作者:姬子梦所写的《大宋文华集》为转载作品,大宋文华集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大宋文华集最新章节,而丫丫电子书又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大宋文华集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大宋文华集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丫丫电子书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大宋文华集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宋文华集介绍:
姬长卿,刚刚论文答辩,迫于当前复杂的就业形势,他骇然选择山区支教,来到了广阔荒凉的西北地区,听说学校听说他选择到最贫苦的地区支教,于是赠送了他一台笔记本电脑,他在夕夕、二手市场上又淘了几件旧货,收拾好行装便出发了。
可那知竟在路上遇到意外,再睁眼时已经来到了不知名的地方,待找到人烟时,这才发现自己来到北宋时期。
此时贪慕虚荣的宋真宗刚刚驾崩,年幼的宋仁宗还活在太后刘娥的强势下。
他该如何在这个世界活下去,又该做什么呢?
来到大宋,他不想参与这个时代,可历史的浪潮却一次一次将他卷入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