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电子书 >> 历史军事 >> 大宋文华集TXT下载 >> 大宋文华集章节列表 >> 大宋文华集最新章节

第136章·管理学

作者:姬子梦 下载:大宋文华集TXT下载
    姬长卿回到梓州后,开始围绕家庭、书院开始连轴转。

    希望书院有学子两百人,教习五人,教师十人,其中包含礼乐、武术、国文、数学、律法、策论等七科。

    两百名学子,不可谓不多,整个梓州府就有读书人上千,除去有私学的大族,梓州府还有六百名读书人,其中大部分读书都入读梓州书院。

    希望书院也建成有三年有余了,三年的时间姬长卿已经培养出一批合格的学子,不管他为人、人品如何,至少在希望书院中,他们已经学会了“辩思、慎行”。

    第一批学子,已经有人通过肄业考试,也参加了今科科府试,并获得了赴京赶考的资格。

    希望书院建成四周年纪念,姬长卿已经草拟好一份《学子考核参考》。

    今后希望书院将严把毕业关,凡待业学子,没有完成六成学业,通过毕业考试、完成论文答辩的,一律不能毕业。

    入学三年会考核学业完成情况,未达成六成学业的,会被留级处置,待完成六成学习后,还需要参考毕业论文设计,并最终通过毕业答辩。

    希望书院将在此后,推行毕业答辩制,凡希望书院学子,自毕业后,书院会授予毕业证书、纪念印章。

    新学制推行以后,学子们叫苦连天,也感觉到学习的紧迫感,以往抱着混迹书院的学子,也被师长约谈。

    如果超过三次留级,会有退学的惩罚。

    希望书院虽然学风自由,不限制学生们言论和生活,但随着书院的规模逐渐扩大,书院之中也多了混日子的学子。

    新学制的推行,姬长卿希望能通过人为制造“压力”,逼迫学子们努力上进。

    希望书院的考试,完全等同于后世的高考,由十位老师抽签,负责监考批阅,每一位学子的卷子都用了糊名制。

    由阅卷老师负责批考,成绩自高到低排序,张贴到书院的公告栏上。

    本来,在姬长卿规划中,希望书院理应还开设一门兵法课,可整个蜀中精通兵法的人屈指可数。

    再者兵法,涉及朝廷军政过于敏感,所以姬长卿考虑再三,并未开设这门课。

    而姬长卿也通过苏洵得知,朝中一直有意废除武备,故此市面上的书铺并无兵法书籍。

    姬长卿对宋朝的兵制一直只是略知一二,若真要研究,恐怕还得到西北边疆走一趟才行。

    只是眼下妻儿尚需自己照顾,他一时间脱不开身,也只能将这件事情搁置着。

    哲园的家业太大了,李吟梅曾经尝试以大户人家的模式,去管理哲园,可管理哲园这个家还好,可若是到了生意上,则显得有些突兀和落后了。

    哲园的经济,并不是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它即是科学管理制度、思想的产物,又与落后的生产力相结合。

    总之李吟梅在管理奇云商行时,总觉得力不从心。

    家里的产业日渐繁杂,不再是从地里刨食吃的人家,不论是桑蚕,还是鸡鸭牛羊饲养,都是一笔笔很大的收入,再加上家里的十几个作坊,早就足够组建一个府衙的,这时候再用小作坊的管理方式是不行的。

    李吟梅还在学习,为此姬长卿将自己早些年编写的《管理学》翻出来让她学习一番。

    李吟梅在拿到这一本书,如获至宝,细细翻阅后,却又产生了很多疑问。

    “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管理者通过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整合组织的各项资源,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它有三层含义:

    (1)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它服务并服从于组织目标。

    (2)管理是一个连续进行的活动过程,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就是管理者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的过程。由于这一系列职能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从而使得管理过程体现为一个连续进行的活动过程。

    (3)管理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在开放的条件下,任何组织都处于千变万化的环境之中,复杂的环境成为决定组织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说实在的汉字李吟梅是认识的,可姬长卿书写的每一个词都极为生僻,关键大部分还都是舶来词汇。

    姬长卿只能为李吟梅解释道:“管理即管人、管物、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门学问,西夷人认为在经商贸易之中,要想取得高昂利润,立于不败之地,竞争压倒对手,就需要从管理自己铺子做起,对此西夷人热衷于研究如何提高生产效率、赚更多的钱。”

    “西夷人在管理自己的铺子时,他们会应用数学统计,以数学的方式来观察自己铺子盈利和管理方式。”

    李吟梅有些不明白:“难道西夷人都是商人吗?”

    姬长卿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道:“西夷人的国家很复杂,他们有许多文字,有许多不同的文化,这一点很像我们的春秋战国时期,只不过西夷人从未有人统一过文字、语言。

    加之西夷人生活的环境靠海,陆地破碎,所以西夷人以经商为生,热衷于逐利。”

    李吟梅有些不理解,毕竟在他们宋人看来“士农工商”,士是主体,农本国本,工商都是贱业,怎么还人去专门研究商事呢?

    李吟梅随即也明白了,为什么夫君难怪何如此善于经营之道了。

    “在西夷人看来,如何赚钱、怎样提高生产效率,这是事关存亡,因为西夷人很热衷于研究这些。

    在西夷学者中,有人认为管理就是管人,也有人认为管理统筹分划任务,监督执行,总之管理是一门比较复杂的学问,娘子若是敢兴趣,我在慢慢与你讲。”

    天圣九年辽太平十一年,六月,改景福元年。辛未,春,正月,丙辰,长宁节,百官初上皇太后寿于会庆殿。

    己未,龟兹国、沙州并遣使贡方物。庚申,资政殿学士晏殊言:“占城、龟兹、沙州、邛部川蛮夷往往有挈家入贡者,请如先朝故事,委馆伴使询其道路风俗,及绘人物衣寇以上史馆。”从之。

    辛酉,以刑部尚书、知许州张士逊为定国节度使、检校太傅。时士逊朝京师,冀复入相。天章阁待制鞠詠奏曰:“曹利用擅作威福,士逊与之亲厚,援引至相位,陛下特以东宫僚属用之。臣愿割旧恩,伸公议,趣使之藩。”士逊乃赴许州。

    丁卯,以祠部员外郎晁宗悫为知制诰。宗悫,迥子也。宋绶尝谓:“自唐以来,唯杨於陵身见其子嗣复继掌书命,今始有晁氏焉。”

    辛未,钱惟演改判河南府。惟演托病久留京师,既除陈州,迁延不赴,且图相位。天章阁待制范讽奏曰:“惟演尝为枢密使,以皇太后姻属罢之,示天下不私,今不可复用。”殿中侍御史须城郭劝亦催督惟演上道。惟演自言:“先垅在洛阳,愿司宫钥。”遂命惟演守河南,促其行。

    翰林学士盛度请其子奉礼郎申甫于馆阁读书,从之。

    二月,癸巳,诏复职田。

    三月,壬子,礼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鞠詠卒。

    癸亥,赐青州州学《九经》,从王曾之请也。自是州郡当立学者皆得赐书。

    辽主自春初如混同江,旋如长春河。辽主末年得消渴疾,语多忌讳,凡死亡者,左右侍臣俱不得言及之,至是增剧。

    夏,四月,戊寅,诏以陇州论平民五人为劫盗抵死,主者虽更赦,并从重罚。

    同年,沈周的儿子出生了,沈周抱着瘦巴巴的儿子,不知是喜,也不知是悲……
本章结束
一定要记住丫丫电子书的网址:www.shuyy8.cc 第一时间欣赏《大宋文华集》最新章节! 作者:姬子梦所写的《大宋文华集》为转载作品,大宋文华集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大宋文华集最新章节,而丫丫电子书又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大宋文华集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大宋文华集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丫丫电子书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大宋文华集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宋文华集介绍:
姬长卿,刚刚论文答辩,迫于当前复杂的就业形势,他骇然选择山区支教,来到了广阔荒凉的西北地区,听说学校听说他选择到最贫苦的地区支教,于是赠送了他一台笔记本电脑,他在夕夕、二手市场上又淘了几件旧货,收拾好行装便出发了。
可那知竟在路上遇到意外,再睁眼时已经来到了不知名的地方,待找到人烟时,这才发现自己来到北宋时期。
此时贪慕虚荣的宋真宗刚刚驾崩,年幼的宋仁宗还活在太后刘娥的强势下。
他该如何在这个世界活下去,又该做什么呢?
来到大宋,他不想参与这个时代,可历史的浪潮却一次一次将他卷入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