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电子书 >> 历史军事 >> 岂独无故TXT下载 >> 岂独无故章节列表 >> 岂独无故最新章节

20,孟子

作者:智襄子 下载:岂独无故TXT下载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曰:“自织之与?”曰:“否,以粟易之。”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曰:“然。”“自为之与?”曰:“否,以粟易之。”“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

    纷纷然:忙忙碌碌的样子。百工:各行各业的工匠。交:相互。

    惮(dàn)烦:害怕烦扰。

    路:奔走于路。

    陈相向孟子提出农家学派的论点之后,孟子并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见解,而是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这就叫先发问以制人。从辩论方式来说,这是从对方的口中逼出对自己的观点有用的材料,然后运用这些材料去反驳对方。从写文章的角度说,这是在蓄势。

    孟子毫不客气,继续用类比推理的手法驳斥农家的观点。代词“然”表示承认对方的说法,连词“则”表示在此前提下进行推论

    朱熹《孟子集注》认为“率天下而路”意思是“奔走道路,无时休息”。其实这里还含有一层意思:破坏了正常的社会分工,人们要为生活中所需要的每一件东西四处奔波,社会陷入无序的状态,只能退步。

    儒生的理解:顺应大势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孟子·滕文公上》)

    易:治,耕种。

    惠:仁惠,因爱怜而予以关怀照顾。

    教(jiào):教育,传授。忠:尽心竭力,无保留地对待别人。

    巍巍:高大的样子。有天下:领有天下,指做天子。与(yù):参与。这句是说舜任用禹、皋陶等贤臣来治理天下,自己并不一一过问。

    无所用其心:没有用他们的心思。

    孟子不愧为知言善辩的大师,在辩论中始终把握主导权,在驳斥对方观点的同时,为阐发自己的思想蓄势,积蓄充分之后便一泻千里,势不可挡。

    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意思是说能够替天下发现并任用贤能的人是很不容易的,也是最能体现统治者仁德的一个方面。

    《论语·泰伯》中孔子热情赞颂了尧、舜的圣贤。孟子在此引用孔子的这番话,是说尧、舜治理天下只在大处用心,通过举贤任能实现统治,而不在具体事情上操劳。这样的治理方式就像大自然施与人们恩惠,而老百姓“无能名焉”。

    晋代皇甫谧《帝王世纪》中有一段形象的描写:

    帝尧之时,“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五老人击壤于道,观者叹曰:‘大哉,尧之德也!’老人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帝王世纪》一书久佚,此处据徐宗元《帝王世纪辑存》引述。)

    击壤是古代的一种游戏,道具是两块鞋状的木片,其中一块侧放地上,然后游戏者站在三四十步以外,用另一块木片去投掷,击中者得胜。按照儒家的表述,尧舜时代,“治天下”主要表现在解决民生疾苦,帝王权力并没有深度干预到百姓生活中去。后世便以“击壤”作为太平盛世的象征。

    儒生的理解:放权
本章结束
一定要记住丫丫电子书的网址:www.shuyy8.cc 第一时间欣赏《岂独无故》最新章节! 作者:智襄子所写的《岂独无故》为转载作品,岂独无故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岂独无故最新章节,而丫丫电子书又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岂独无故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岂独无故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丫丫电子书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岂独无故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岂独无故介绍: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