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电子书 >> 历史军事 >> 岂独无故TXT下载 >> 岂独无故章节列表 >> 岂独无故最新章节

25,孟子

作者:智襄子 下载:岂独无故TXT下载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王曰:“礼,为旧君有服。何如斯可为服矣?”曰:“谏行言听,膏泽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使人导之出疆,又先于其所往;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此之谓三有礼焉。如此,则为之服矣。今也为臣,谏则不行,言则不听,膏泽不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搏执之,又极之于其所往;去之日,遂收其田里。此之谓寇雠。寇雠,何服之有?”(《孟子·离娄下》)

    手足:手和足。手足既是人体的组成部分,又是人体行动作为不可或缺的工具。古人以“手足”比喻臣下,臣下与君主关系密切,同时又是执行、实施君主意志的工具。腹心:肚腹与心脏,古人视为人体最重要的器官。此用“腹心”比喻最重视和最亲密的人。

    犬马:狗和马,都是供人驱策役使的,因此用作臣子对君上的自卑之称。这里说君视臣如犬马,意思是君主只是把臣下看作奴才。国人:国内之人。这里相当于说路人,即相互之间是没有任何情感的普通关系。

    土芥:泥土草芥,都是极微贱之物,用以比喻地位低贱、无足轻重。寇雠(chóu):强盗和仇敌。

    为(wèi):替,给。旧君:以前事奉过的君主。服:指服丧期。有服:指服丧。何如:如何,怎样。斯:连词,则,就。

    谏行:劝谏被采纳实施。言听:进言被接受。膏泽:德泽,恩惠。

    故:事,变故。去:离开。导:引导。疆:国界。

    先:动词,先行。按:这个意思旧读去声。其所往:指那位臣下所要前往的地方。按:先于其所往,相当于如今所说的打前站,即提前去安排布置。

    田里:特指君主封赐给卿大夫的禄田和住宅。

    搏执:拘捕。

    极:使疲困。

    《明史·钱唐传》记载,朱元璋读《孟子》,读到“草芥”“寇雠”一句,怒道:“非臣子所宜言。”于是下令取消孟子配享孔庙的资格,并下诏:“有谏者以大不敬论。”刑部尚书钱唐冒死劝谏:“臣为孟轲死,死有余荣。”

    宣王听了孟子振聋发聩的一番话,很突兀地抛出一个问题:你孟先生讲礼,可按照礼制,臣下是应该为以前曾事奉过的君主服丧的。照孟子的说法,臣下可以“视君如国人”,甚至“视君如寇雠”,那岂不是说明,“为旧君有服”就不是天经地义的了?因此,需要讨论臣下这样做的前提是什么。

    孟子的回答,依然把君主如何对待臣下作为臣下如何对待君主的前提条件。他所论述的“三有礼”,正是孔子“君使臣以礼”思想的具体体现。孔子同样强调“君使臣以礼”,然后才能“臣事君以忠”(见《论语·八佾》),两者的关系非常清楚。“

    孟子认识到人才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指出要实行仁政从而无敌于天下,首先应做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孟子·公孙丑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孟子仁政思想中的重要内容。

    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孟子建立起双向对等的君臣观,明确主张臣下凭借自身的知识和能力为君主做事,而并非依附于君主的奴仆,完全没有愚忠君主的义务。当得不到应有的礼遇,或者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时,自可飘然而去,另择明君。

    如此说来,后世的“君为臣纲”的理论,即要求臣下单方面绝对服从君主的君臣关系,恐怕与孟子没有什么关系。

    儒生的理解:平等的关系
本章结束
一定要记住丫丫电子书的网址:www.shuyy8.cc 第一时间欣赏《岂独无故》最新章节! 作者:智襄子所写的《岂独无故》为转载作品,岂独无故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岂独无故最新章节,而丫丫电子书又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岂独无故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岂独无故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丫丫电子书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岂独无故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岂独无故介绍: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