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电子书 >> 历史军事 >> 岂独无故TXT下载 >> 岂独无故章节列表 >> 岂独无故最新章节

3.4

作者:智襄子 下载:岂独无故TXT下载
    【权值】

    【每天三件事】

    第一件事:现在1颗星,目标20颗星,截止日期是11:30(复习,超额完成)

    第二件事:已看完45%,目标看完一本书,截止日期,12:30(即便已经超时,13:23,未完成,不过进度变为了88%)【也不错】

    第三件事:现在七颗星,目标100颗星,标准:不主动完成任务,截止日期是下午3:10(提前完成)

    【睡前阅读】

    《社会静力学》:进步不是一种偶然,而是一种必然。文明并不是人为的,而是天性的一部分;它和一个胎儿的成长或一朵鲜花的开放是完全一样的。人类曾经经历和仍在经历的各种改变,都起源于作为整个有机的天地万物之基础的一项规律。只要人种继续存在,事物的素质保持原样,这些改变必然会以完美告终。正如可以肯定地说,单独耸立的一株树长得粗壮,而在群树中的一株树就长得细弱;可以肯定地说,铁匠的臂膊长得很长,劳动者的手皮肤粗糙;可以肯定地说,水手的眼睛往往会变得远视,而学生的眼睛则往往会变得近视;可以肯定地说,办事员会获得写算的速度;可以肯定地说,音乐家能学会在别人觉得嘈杂的声音中觉察到一个半音的差错;可以肯定地说,一种激情被放纵时就要增长,受约束时就要减弱;可以肯定地说,被人漠视的良心会变得迟钝,而被人遵从的良心会变得活跃;可以肯定地说,诸如习惯、风俗、惯例这类名词都具有意义——同样可以肯定地说,人类的各种机能必然会训练成完全适合于社会性状态;可以肯定地说,邪恶和不道德必然要消失;可以肯定地说,人必然要变得完美无缺。

    【概念】

    参考点依赖是指人在决策时喜欢寻找一个参考点,并将需要决策的事项与这个参考点进行比较。参考点像“锚”一样,影响人们决策,因此其产生的影响又称锚定效应。而理性人进行决策是没有参考点的。

    什么是套利?简言之,一买一卖就是套利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在处理信息的整个过程中都会存在认知偏差。人对事物的认知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输出和信息反馈。

    心理学研究显示,事物的可想象性、新近性、显著性和生动性等因素会影响人的记忆。

    其中可想象性是指能想象出来的事更容易让人认为是真的,不能想象的事无法从记忆中提取,从而不会被认为是真的。

    新近性是指刚刚发生的事更容易从记忆库里被提取出来,从而影响人的决策。

    “首因效应”,指人们在做决策时,倾向于为首次到达的信息赋予最大的权重。

    “近因效应”,该效应指最后到达的信息被赋予了最大的权重。

    “无交易定理”,意思是在没有什么新信息的情况下,理性人对金融资产价格的判断没有分歧。

    神经科学家保罗·麦克莱恩(PaulMacLean)提出的“三元脑(triunebrain)”模型。按照在动物演化历史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大脑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大约可以叫“自动控制层”

    第二层叫“边缘系统”,负责情绪

    第三层叫“新皮质”,是大脑在演化中最晚出现的部分。新皮质负责高级功能,比如认知、记忆、抽象思维、决策等等

    杏仁核属于第二层,它负责产生恐惧、焦虑、攻击冲动和愤怒这些情绪。

    杏仁核又分为“中央杏仁核”和“基底外侧杏仁核”两部分。中央杏仁核更古老,负责先天就会的恐惧

    归因就是追溯事情产生的原因。自我归因偏差指的是,人们容易把好的结果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而把坏的结果归因于他人或客观原因。

    “后见之明”指的是,当结果出现后,人们误以为自己早就知道结果的一种幻觉。

    认知失调指的是,当事情的结果与预想不一致时,人们会感到一种不协调的痛苦,为了避免这种痛苦,可能会对事实选择视而不见或故意歪曲。

    确认性偏差指的是人一旦形成某种观念,会从肯定自己的一面寻找证据,而不倾向于从否定自己的一面寻找证据。

    神奇式思考是将相关性误以为是因果关系而导致的

    人们在决策时,内心对利害的权衡不均衡,赋予“避害”因素的权重远大于“趋利”的权重,这被称为损失厌恶或损失规避。

    赌场钱效应指的是,当钱来得很容易时,人们会轻视风险。

    错判概率导致的决策偏差。也就是说,人在决策时,内心给予一件事情的权重并不等于它的实际概率,这和理性人的做法完全不同。

    狭隘框架就是形容人在决策时没有全局观。按照传统金融学理论,理性人的认知不存在取景框,他们的视野是全局的

    【笔记】

    前景理论最著名的观点是,人的决策依赖于参考点

    首先,参考点与历史水平有关。而理性人则是“往前看”,看未来。

    其次,参考点还与期望水平有关。期望水平指的是人们的心理预期水平

    再次,参考点与身边人的决策有关。将决策的参考点定为同行或朋友的决策,被称为决策的同群效应

    传统金融学认为人都是讨厌风险的;而行为金融学认为,人讨厌风险这个特征只在面对赢利时显现,在面对损失时,人会表现为喜欢风险,更倾向于赌一把,看有没有机会绝处逢生。

    冯·诺伊曼是20世纪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被人们称作“计算机之父”和“博弈论之父”。他提出的期望效用理论认为,人们关心的不是财富的绝对值,而是财富所带来的效用。

    演化已经把最可怕的东西编码写进了我们的中央杏仁核之中。

    多巴胺使人产生愉悦感,多巴胺是大脑对我们从事各种行为取得成功的奖励。

    神经科学家发现,在猴子还没有得到葡萄之前,在它刚刚得知即将得到葡萄的那一刻,大脑就已经开始大量提供多巴胺!这说明大脑不但奖励你得到的报酬本身,而且更要奖励你对报酬的预期——对于非常有把握拿到葡萄的猴子来说,追求葡萄的过程才是真正的快乐,葡萄,只不过是个附加的赠品。

    有效市场假说的基本结论是,金融资产的价格总是正确的,即价格总是等于价值。而行为金融学认为,价格通常与价值不符,会产生错误定价。

    传统金融学认为:在认知过程中,人可以正确认识决策对象;在选择过程中,理性人会选对自己效用最大的选项,这叫预期效用最大化。

    在传统金融学看来,套利有三个条件:零成本,无风险,正收益。

    行为金融学的回应是:真实市场的套利不可能零成本、无风险、正收益。真实的套利是有限制的,被称为有限套利。

    理论上的“零成本”是指,一买一卖,卖出的钱刚好可以用来买入,所以不需要成本;理论上的“无风险”是指,本质上相同的东西其价格会逐渐靠近,不存在不确定性;而理论上的“正收益”是指,套利的收益在初期就能确定。

    【感恩日记】

    (一)

    几十分钟前,我又有一个想法:【情境】下雨中,我行走在道路上。【事实】我判断了一下水的聚集程度,选择了雨水较少的那条路。【情绪】有些沾沾自喜【反转】可是还有更好的选择——改变下雨的天气,或者改变自己的穿着打扮

    (二)

    另一件事:几分钟前,我收到了一个短信。然后我受着好奇心的驱使,下载了那个软件。

    首先,我没有想到:进入那个软件后,它竟然给我的另一个手机发了一个短信。

    最后我带着一丝不舍之情删除了那个软件

    PS:可是这很没道理啊!几分钟前才认识那个软件,有什么不舍之情?
本章结束
一定要记住丫丫电子书的网址:www.shuyy8.cc 第一时间欣赏《岂独无故》最新章节! 作者:智襄子所写的《岂独无故》为转载作品,岂独无故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岂独无故最新章节,而丫丫电子书又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岂独无故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岂独无故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丫丫电子书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岂独无故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岂独无故介绍: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