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电子书 >> 历史军事 >> 明末:日月重开TXT下载 >> 明末:日月重开章节列表 >> 明末:日月重开最新章节

第一百二十章 兵变

作者:应该不灰椋 下载:明末:日月重开TXT下载
    在勤王的大军到来之前,鞑靼便在这之前黯然失色的退场了沉湎在从唾手可及的胜利到现在被迫撤退,清军的士兵们一个个兴致都低到了极点。

    为了防止士气溃散,军官们还不忘对他们鼓励道:“这一回我们把大清的皇帝解决了,已经是了不起的功绩了,下一回我们必然会将明军彻底置于死地!”

    军官们的说辞虽然慷慨激昂,但是响应的人数实在是寥寥,大家对于如今的战况都已经是心知肚明了,这一回使他们赌上国运的一战,这一回没有拿到意料之中的胜利,未来恐怕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

    多尔衮跟在队伍的末尾一言不发的走着,他身边的亲信们想要说些什么劝慰的话,却都无从开口,这一回的惨败已经足以让他们每个人都陷入沉默之中。

    现在的平静对于他们而言都只是暂时的,未来等他们回到朝廷以后,铺天盖地的的斥责和批判,一封一封戳着他们脊梁骨的奏折才是他们最难以应付的,他们已经难以想象回去之后会是一番怎样的场景。

    “我早就说过多尔衮那个家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看看他这回干得好事,看看他干了什么!”京城某座清国官员的府邸之中,一群聚会官员中占据首座的男人严厉的呵斥道。

    “哼,他这一回弄出了这样的闹剧,我看看他打算怎样收场。”坐在次席的那位官员同样不屑一顾的说道。

    他们都是摄政王多尔衮的反对派,这一回多尔衮自己给自己落下了这么大的把柄,虽然形势于整个大清都不利,但是在他们这群一直想要议和的保守派面前,这一次的失败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正好借助这一次的失败堵住主战派的嘴,让他们议和派彻底在朝堂上占据上风,只有在和平时期,他们才能逐步蚕食掉武将的话语权,才能让那群只会打仗的莽夫再也不劝干涉他们的决定。

    “明天我们一起去好好的参他一本,这一回参他的折子,恐怕陛下的尚书房都不一定堆得下。”

    “参他归参他,就是担心陛下这一回还要力保他,到时候咱们又是白白浪费了表情。”一名官员面露犹色的说道。

    他的担心也并不是不无道理,先前除了他们当中领头的几位,其他人早就一而再再而三的上疏弹劾过多尔衮,可惜这些奏折都如同泥牛入海,没有引发任何反响。

    “这一回不要说陛下保不住他了,就是先帝也没办法保住他了!”另一名官员慷慨激昂的说道:“他这一回做了什么大家都有目共睹,难道他是我们大清的臣子,我们这些人就什么都不是了吗?”

    “之前念在他战功赫赫陛下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是这一会呢?不光损兵折将,兴师动众,而且还寸功未建。西北和中原丢了这么多土地,这个责任他担得起吗?”

    京城之中,大清的官员们都在对着多尔衮口诛笔伐,不要说上疏替他辩解的人,就算是没有参与到弹劾之中的官员,都会被当成多尔衮的同党来对待,连带着被一起弹劾。

    一时之间曾经与多尔衮关系紧密的官员们开始人人自危了,生怕被连累成为被弹劾的对象,也开始写起奏折抨击多尔衮过往的种种劣迹了。

    在多尔衮放回京城之前,那些关于他的负面消息就已经传到他的耳中,也传到他所率领的军队之中,现在在整个满人群体当中,多尔衮都成了众矢之的。

    底下对他本就颇有微词的士兵在这一回的大环境影响之下,对他的怨言也越来越多了,一股反对多尔衮的风气悄然开始在军队之中传播起来了。

    就在返回的军队距离京城仅剩下不到一百里时,多尔衮的亲信们最担心的事终究还是发生了。

    原本正在赶路的军队突然停了下来,除了多尔衮的亲信以外全都一动不动的站在了原地。

    “怎么回事?怎么突然不动了,我还急着赶回去和陛下复命。”多尔衮将头探出脑袋问道,这几天的旅途当中,已经可以显而易见的看出来他已经苍老了不少。

    “多尔衮大人,您别担心,我这就去看看怎么回事。”多尔衮忠心耿耿的副官回应道。

    随后他便向队伍前方走去,一边走一边问道:“你们干什么?不听军令向前赶路,没有任何命令就突然停下了,你们是想造反了吗!”

    就在副官以为在他训斥之后,队伍会重新赶路,令他意想不到的一幕却突然发生了。

    各级大大小小的军官们突然走了出来,义正严词的说道:“不错,我们是要造反,只不过不是造陛下的反,而是造你反贼多尔衮的反!”

    副官猛地一惊,一连后退了几步,他知道现在大家都对多尔衮颇有微词,可没有想到事情居然严重到了足以发动兵变。

    多尔衮的亲兵卫队长立马站了出来,毫无畏惧的面对数倍于他们的兵变部队喝道:“大胆!多尔衮大人是我们大清的摄政王,你们胆敢口出狂言,诬陷多尔衮大人是反贼,我看你们才是反贼吧!”

    一名军官同样挺身而出,驳斥道:“现在在我们大清国,多尔衮早就是人人喊打了,让我们陷入如此不利的局面,都是他一手造成的,我看他不是串通敌国,就没有人串通敌国了!”

    “胆敢以下犯上,别怪我刀下不留情!”

    双方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自相残杀的局面也是一触即发了,。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多尔衮从马车之中走了出来,一路走到了卫队长的前方,身后都是他的亲信们。

    “诸位,我多尔衮是大清的罪人,你们怎么说我都好,我都认了,唯独我对大清,对陛下的忠诚,但我多尔衮敢对着长生天发誓,我对大清没有半点不臣之心,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清。”

    “你不要以为你这样的说辞就可以将你犯下的罪过一笔勾销!”多尔衮对面的人群当中有人怒斥道。

    “对,想要狡辩可没有那么容易!”

    “你的错误可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应付过去的,你不会以为我们会对你这样的罪臣这么轻易的心慈手软吧!”

    兵变的士兵们一句句污言秽语不住的攻击着这位曾经清国的英雄,现在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罪人,他之前的功绩都好像在突然之间被一笔勾销了一般。

    “多尔衮大人,您先让开,让我们给这些不长眼的家伙一点教训!”

    “是啊,多尔衮大人,只要我们在这里,他们就动不了您一根毫毛。”

    “多尔衮大人,您尽管下令,我们一定会为您死战到底!”

    多尔衮的亲卫队也群情激奋的说道,只要多尔衮一声令下,他么就会毫不犹豫的为他冲锋陷阵,这些骁勇善战,忠心耿耿的卫士们,便是他能够在朝廷站住脚跟的依仗。

    但是出乎意料的事,多尔衮这一回却是放弃了自己的依仗。他自知自己的这一回的错误,不是一个戴罪立功可以说得过去的,连那个懦弱的大明皇帝朱由检都有勇气面对自己的结局,他又有什么畏惧的。

    多尔衮长叹了一口气,紧闭双眼向前走了几步,对着身后的亲信们说道:“无论在什么时候,你们都是大清的子民,你们应该效忠的是陛下,而不是我多尔衮,你们记住了吗?”

    众位亲卫们都诧异的面面相觑,没有人做出回答,这让多尔衮加重语气又问了一遍:“你们都记住了吗?”

    卫队长终于忍不住劝阻道:“多尔衮大人,没有迈不过去的槛,您可不要做出什么冲动的抉择啊!”

    多尔衮淡然的摇了摇头:“我只是要做出一个,大家都想看到的结果罢了,我死后他们便不会继续为难你们了,毕竟我们大清现在也正值用人之际。”

    “大人!”

    多尔衮从腰间抽出了佩刀,再一次对亲卫们说道:“我死后,你们一定要继续效忠大清,不得做出对陛下不忠之事。”

    南京城勤王的军队赶到以后,各个都哭得声嘶力竭,不知情的人都要真的以为他们是何等的骨鲠忠臣了。

    “陛下啊,陛下啊!都是我们来晚了,都怪我们不好啊!”

    “皇上,没了您我们应该怎么办啊!皇上啊!”

    “此等血海深仇,不得不报!若不将多尔衮那个反贼手刃了,难以解我心头之恨!”

    “我与尔等蛮夷不共戴天,不共戴天!”

    若是他们肯早点派出援军前来增援,无论如何也不会将事情闹到这个地步,如果他们能够,哪怕是传达出出兵的信号,都一定可以让鞑靼有所顾忌,甚至都不会敢于发动这一次进攻。

    如果不是何越典及时率领着义军前来相救,不要说皇上了,就连整个南京城,甚至整个江南都要落入鞑靼的手中。

    现在他们最期望的目的已经达成了,天底下唯一一个不容反驳,不容置疑的天子如今已经为了大明殉国了,之后便是那一派的实力硬,那一派说了算。

    哭丧刚刚结束不久,便有人直言不讳的提出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朱由检陛下为了我大明朝已经牺牲,我们理应按照我大明朝的继承制度选出合适的继任者。”

    “这位大人说的不错,如今我大明仍旧面临着来自多方的多重威胁,必须要尽快选出继承人,带领我们共同面对各方各面的变数。”

    何越典见这些人一个个都厚颜无耻的谈论着继承人的问题,顿时火冒三丈的呵斥道:“你们这些人,陛下还尸骨未寒,便开始商量继承人的问题,这个继承人到底是为了你们自己挑的,还是为了我大明朝挑的!”

    首先开口的官员错愕的看了何越典一眼,从他的穿着上来看,对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校尉,虽然他不知道这样一个不足挂齿的小官是如何混入这样的场合,但是他并不觉得一个校尉值得他有所忌惮。

    于是他语气不善的说道;”敢问阁下是何人?身居何职?”

    “无名之辈,不值一提!”

    眼见何越典连自己的官职都不敢报,这位官员便更加肆无忌惮了,“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居高临下的说道:“哼,我倒是多大的官呢,救你这样一个无名小卒,也敢狂妄到敢来谈论国家大事了?真不怕让人笑掉大牙。”

    何越典用手按住了腰间的佩剑,时刻都想要发作,但是现在局面还不稳定,各路势力之间的矛盾都处于一触即发的状态,这个人敢首当其冲的提出立新君一事,一定有所依仗。

    若是现在一时冲动,将他一刀杀了,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激化矛盾,明显是不智之举,若不想让事情变得更加不可控制,就必须忍住,等到能够主持大局的人回来。

    何越典冷哼了一声,将按在腰间佩剑的手拿了下来,随后一声不吭的离开了。

    “我就说了这样的匹夫根本不足为惧,你们看他在我刘大人面前不还是得灰溜溜的离开?”这位刘大人更加得意的耀武扬威起来了:“众位大人,不必为了这种匹夫闹得不愉快,我们继续商量另立新君一事。”

    这位刘大人的锋芒毕露,也让一些还没有决定好站队的官员们看清楚了形势,知道了现在谁的话语权比较大,于是纷纷开始恭维起了刘大人。

    “刘大人不愧是您啊,想要维持大局还得看您的。”

    “刘大人果然一言九鼎,朝廷大事有刘大人亲自过问,我们也都能放心了。”

    “我愿意听刘大人了,依我看刘大人看人的眼光肯定不会错,听他的就是了。”

    刘大人也非常受用的说道:“承蒙各位抬爱,我刘某人未能立下寸功,不过是个尸位素餐之人罢了,只不过尚存报国之心,势必要为我大明朝指出一条明路啊。”
本章结束
一定要记住丫丫电子书的网址:www.shuyy8.cc 第一时间欣赏《明末:日月重开》最新章节! 作者:应该不灰椋所写的《明末:日月重开》为转载作品,明末:日月重开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明末:日月重开最新章节,而丫丫电子书又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明末:日月重开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明末:日月重开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丫丫电子书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明末:日月重开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明末:日月重开介绍:
腐朽的晚明已经无可救药了。
公元1644年,大明崇祯十七年,大清顺治元年,大顺永昌元年,大西大顺元年。
神州陆沉,摇摇欲坠的明王朝面对内忧外患早已经是左支右绌,饱经风霜的人民渴望一片新的气象。
“若陛下愿救苍生于水火之中,臣便是陛下的绣春刀;若陛下要置黎庶于不管不顾,臣只怕要与这锦衣作别了。”镇妖司镇抚使夏启如是说道。
本书又名:《绣春1644》,《我替崇祯救大明》
PS:历史小说仅供各位看官茶余饭后消遣,难免为了剧情或者作者本人水平有限与史实有出入,还请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