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电子书 >> 武侠修真 >> 乾心论道TXT下载 >> 乾心论道章节列表 >> 乾心论道最新章节

第六十九节 檀台中群贤抚今(4)

作者:客笑而还 下载:乾心论道TXT下载
    盖阳郡叔孙无忌,字勉之。

    他正是曾经到檀德台,欲寻扬子辩论的元州道大修士王充的再传弟子。

    当年王充与桓荣辩论半日不能胜,主动认负后离去。

    扬子访友结束,返回檀德台,仔细听了桓荣复述先前的辩论过程,对王充大为推崇,又细读王充在元州道时完成的著作《论衡》,掩卷而叹:“王仲任《论衡》,得《道德》之真者也,唯惜不恤性命!”

    这却是因为王充在《论衡》中体现出的生死观,大异于当世。

    世人皆言长生好,修行的最重要目的,便是为了长生不死。

    但在《论衡》中。

    王充直言:“天地合气,万物生化,化死动生,故所自然”。

    意思是,天地之间诸气化生万物,万物的生与死,就也是天地间的自然道理,生和死,哪个少了,都不符合自然。

    但王充也并没有完全否定修行的意义。

    他还说:“虽自然,亦须有为。耒耜耕耘,因春播种者,人为之也,及谷入地,日夜长大,人不能为也。或为之者,宋人悯其苗之不长,就而揠之,明日枯死,夫欲为自然者,宋人之徒也。”

    这是以农夫种粮作比喻,种子发芽成苗最终成熟,是自然的过程,不能人为地把禾苗拔起来催长,那么做的人就是“拔苗助长”故事里的那个主人公。

    但在种子发芽之前,人也必须要做事情,做的是翻土播种,施肥浇水。

    这些事情不做,种子也不会变成沉甸甸、压弯腰的饱满麦穗。

    王充对于修行的态度,便是如此。

    他认为修行可以使人的一生更有意义,最后可以结成更饱满的果实,但如果把修行的目的定为了违背自然的长生妄想,就不会有好结果。

    王充这一脉学问,在当世可谓离经叛道,堪称另类中的另类。

    绝大多数大修士了解过了王充的观点后,都立刻与他针锋相对。

    唯有扬子,一方面惋惜王充的“不恤性命”,一面积极吸收王充学问中的优秀部分。

    由此,扬子才在《太玄》之后,又有《法言》,而且《太玄》一脉的卜算之术最终臻至大成。

    在卜算之术方面,最著名的有太玄十五子中的谢夷吾。

    此外还有一个桓伯温。

    曾被普遍视为远比叔叔桓荣优秀的桓伯温,在桓荣挺身卫道之后,清楚了他自己与桓荣的差距,在自认为已经学到太玄一脉全部精髓之后,不告而别,偷偷返回新昌郡,提前一步将桓氏掌控在了手中。

    后人虽然大多为先祖避讳。

    但如陈仲这些人,心里都很清楚,桓伯温当时就是忌惮桓荣,想要抢先控制家族。

    不过后来桓荣根本没有再回新昌桓氏,反倒是桓伯温,晚年时主动将新昌桓氏分为两支,其中一支遥奉桓荣为族长。

    据传,原因是桓伯温将他少年时在檀德台炫耀本领所作的《方圆图》,推衍到了后世,算知桓氏将有大难,分宗是意图瞒天过海。

    《方圆图》,正是桓伯温倚仗《太玄》卜算之功,做出的以蓬莱道洲为卜算目标的卜辞图谱,其中流传出来,为世人所知的部分,确实应验非常。

    但那些卜辞只是推算到了后汉延平年间,距今已有两百年。

    传言中,桓伯温晚年凭借扬子吸收了王充学问,大成之后的《太玄》和《法言》,将《方圆图》续至数百年后,只不过那些后续,只有新昌桓氏的两支族人知道。

    当然,这种无稽之谈,并不足以引起陈仲的关心。

    扬子《太玄》与《法言》的大成,则确然与王充一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王充离开檀德台后,并没有在蓬莱道洲过多停留,收了一个弟子,便即离去,最终陨落在游历当中。

    扬子为自己错过了唯一一次与王充面谈的机会,而抱憾终生。

    叔孙无忌,则是王充当年所收弟子的弟子。

    陈仲少年时,曾在盖阳郡助叔孙无忌降服绿洲潭底的一条作乱妖虬,二人因此情同手足。

    但也因为陈仲对王充一脉观点的不认可,两人很少交流修行心得。

    先前董志张将仙门郡发现的所谓“天下妖修总盟会”的消息,传递至殷台郡,由董氏通报桓志。

    陈仲那时便曾问董志张,可有盖阳郡消息。

    董志张当时以为陈仲是担忧盖阳郡不服桓志,不会加以配合,还特意向陈仲解释,说叔孙无忌是识大体之人,不会乱来。

    其实,那时的陈仲,想要知道的就是叔孙无忌的近况。

    董志张话语里透露出了盖阳郡“不服”桓志,而做主之人仍是叔孙无忌。

    那么毫无疑问,叔孙无忌仍是陈仲认识的那个叔孙无忌,盖阳郡也不曾发生什么大变故,是以陈仲也不再赘问。

    如今,看着叔孙无忌提着酒葫芦,一副孤傲模样,陈仲笑得很开心。

    那酒葫芦却是当年两人降服了妖虬,彻底绝了盖阳郡绿洲之患,心情舒畅下,陈仲邀叔孙无忌前往家乡仙门游历。

    在仙门郡,二人入仙门山,游览古迹,访问魏武年少时登临仙门所留诗刻,畅谈古今,张扬志向。

    随后两人在山中发现了一株长势奇特的葫芦,其藤上仅有一枚果实,且天生便是赤红色,尚未长成便足有成人小臂一般长短。

    当时葫芦藤被一条五步蛇妖看守,陈仲上前斩杀蛇妖,将葫芦摘下,赠与叔孙无忌。

    这么多年过去,看气息,那葫芦在叔孙无忌手中,已是了不得了!

    “陈公与无忌公竟是旧识?”

    徐干听了董志张对叔孙无忌的介绍,不由得感到惊奇。

    叔孙无忌那独树一帜的风格,在蓬莱道洲也可以算是大名鼎鼎了,但真正与他有交情的士族,却寥寥无几。

    董志张此时也回想起了在仙门时,陈仲问他盖阳郡,不由得低声对徐干道:“我说先前子正公怎么特意问起盖阳,原来如此!我向来自诩交游广阔,还以此为傲,却仍是不及子正公,连叔孙无忌这样的‘怪杰’,也能交谊菲薄!”

    确实,叔孙无忌继承王充一脉,而且看叔孙无忌穿着打扮,只怕还比当年的王充更进一步!

    这样的人,“当世怪杰”之称,实至名归。

    徐干却悄然一指南侧座席,对董志张道:“陈公交谊,恐怕不止一位‘怪杰’呀!”

    董志张抬头,果然见到此刻南侧坐席上,襄公矩、许季山和高获也都在朝着陈仲遥遥拱手致意。

    唯有杨凤年纪小,不认得陈仲,在高获提示后,才站起身来。

    此外,便是任文公,此人年纪不知具体多少,成名却是不早,即便随大流起身,仍只是很矜持地朝陈仲微微点头。

    如此景象。

    檀德台上,莫说董志张、徐干这些认识陈仲的,便是那些尚无座席,围站在周遭的青年、中年士人,此刻也深受震憾!

    又一次的,许多人的脑海中,不自禁地浮现出了那个疑问。

    他是谁?

    “陈公,前有子鸣先生不畏苟求富贵之讥,晚辈不才,不能令先生专享美名,便在此,暂告少别。”

    就在这时,谢鲲一语,令得众人齐齐一愣。
本章结束
一定要记住丫丫电子书的网址:www.shuyy8.cc 第一时间欣赏《乾心论道》最新章节! 作者:客笑而还所写的《乾心论道》为转载作品,乾心论道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乾心论道最新章节,而丫丫电子书又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乾心论道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乾心论道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丫丫电子书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乾心论道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乾心论道介绍:
陈仲,字子正,瀛洲仙门人也,尝效前汉朱家,趋人之急、甚于己私。

仙门郡守为害,闾里患之,甚于妖鬼。

仲遂趋衙前,刺郡守于中庭,快捕固众,怌怌然莫能挡也。

会乡人彭术率众举义,既见仲已诛暴,术色倏变,及仲去,术乃请居首义,弗留。

仲既逸,道逢钓叟,问去留之志。

对曰:“逍遥方外,吾之志也。”

叟复问:“如是,传名奚为?”

仲按剑不语。

叟即遗《剑术》一卷、玉箓一编,乘光化虹,杳溟留歌:“功果在哉,自然成焉。”

仲遂踏岳游川、访仙问道,竟不知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