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电子书 >> 历史军事 >> 热血锦衣卫TXT下载 >> 热血锦衣卫章节列表 >> 热血锦衣卫最新章节

第一百五十六章 受降

作者:帝王醉酒 下载:热血锦衣卫TXT下载
    镇南关内,毛伯温端坐在衙署之内的帅案后。

    这衙署正位于那临时搭建好的将台龙亭后面不远处,坐北朝南。

    此刻,日上中天,毛伯温却丝毫不急不躁,闭目养神,稳如泰山。

    如今,莫登庸已降,安南已平,皇上交给他的重任,被他不费一兵一卒就完成了,可谓是不辱皇命。

    但是毛伯温的内心中却又为大明的前途心忧,脑海中回闪着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

    自从他来到这两广地方,大大小小的官员也都见了个遍。

    不论是两广总督张经,还是广西副使翁万达,亦或是廉州知府张岳,全都是在言辞中或明或暗的拒绝朝廷发兵讨伐安南的决议。

    地方官吏,竟全都反对朝廷用兵,失了敢战之心,不能不令毛伯温心中忧虑。

    虽说这府库空虚,出兵征讨乃是下策,但是毛伯温总感觉有哪些地方不太对劲,似乎这两广地方始终有一团迷雾笼罩着,令他颇为迷惑不解。

    “阁部,这是不是可以举行受降仪式了?”等的有些不耐烦的广西按察司分巡左江道副使郑宗古问道。

    毛伯温睁开双眼,吩咐道:“去看看,准备的怎么样了?”

    郑宗古迫不及待的迈步去了外面,只是片刻后,便又快步回来禀报道:“阁部,一切都准备好了,可以开始了。”

    毛伯温便站起身,带着一众从属官员,出了衙署。

    放眼望去,只见士卒无哗,军容严整,仪物备盛。

    正中央的空地上,设置着一座高高的将台,将台之上又恭设一座龙亭,用着黄幄覆盖,中间立着令旗令牌,前置香案。

    两广三司、副参、监统衙门的官员并列站立,手中拿着各式文书。

    另有旗牌官则是分班列侍,静静等待着传递号令。

    毛伯温环视一圈后,见张岳冲他点头示意,便大声道:“传令开关。”

    自有旗牌官将毛伯温的命令传递下去。

    又是三通鼓响,镇南关大门再次打开。

    只见,须发皆白的莫登庸一身素服,脖颈系组,躬身站立在最前面。

    其侄儿莫文明,以及随从的小目、耆、士人等四十余人,站在他的身后,也是人人系组,躬身等待。

    众人见到城关再次打开,依着刚刚所学的仪礼,在关道左侧脱履跣足,而后面北而跪。

    毛伯温依着受降礼仪,传令派遣广西生员谢天纵出关,为莫登庸解去系在脖颈之上的帛组,并接过他手中高举的降本。

    莫登庸随即俯伏于地,行五拜三叩头大礼。

    等到莫登庸行礼完毕后,其侄儿莫文明,和一众小目、耆、士人等,亦是按照仪式依次降服。

    待这一切仪礼都结束后,莫登庸率领着众人步行入关,在大明将士那明晃晃的刀枪林立之下,光着脚板,来到毛伯温等人面前,俯伏再拜。

    “罪臣莫登庸,叩见天朝上使。”莫登庸颤颤巍巍的用着大明官话,叩首行礼。

    毛伯温看着跪在地上的莫登庸,威严道:“夷目莫登庸,枭雄狙诈,恃险乘危,僣号纪元,妄自尊大,父子相继,今且二十余年矣。”

    这几句话听的莫登庸是恐惧连连,心惊胆战,不自觉的又将稍微抬起的头,触在了地上。

    毛伯温接着道:“我朝皇上,圣德懋昭,神武于赫,但朝廷天威,不容亵渎,天子震怒,令吾等统帅十万天兵,南征不臣。”

    莫登庸跪在地上,赶紧回道:“登庸系荒徼细氓,限于知识。然每遥瞻北极,光被南邦,天清地宁,海安河润,登庸仰知中国有圣人久矣!况天威震动之下,而有阳春骀荡之仁,惧感交并,曷可云喻。”

    “登庸窃惟先国主黎氏未运,迍邅相继沦丧,及至黎懬摄国未几,亦遘危疾。临终仓卒之时,苟从夷俗,暂以国事付之于登庸,登庸又付吾子登瀛。未及奏请,委涉擅专。虽君门万里,难于上闻,而罪实滔天,岂容自昧。”

    莫登庸说完,直起身子,抬头接着道:“罪臣愿献上安南土地版籍,归还钦州四峒之地,请奉天朝正朔,及旧赐印章,安南世世代代称臣,永不再叛。”

    毛伯温听闻后,笑道:“既然如此,本官容你戴罪还国,并待为转奏朝廷,赐以不死。两广、云南恐有法外奸细,并玩法土官,乘机吓诈,及生事造言者,宜一切勿听。我天朝正大之体,军门严明之法,汝宜知之。”

    莫登庸大喜,连忙又俯伏再次拜谢。

    大明接受了莫登庸的降表,以及安南的土地版籍之后,便令莫登庸暂时回国,等候朝廷的旨意。

    莫登庸见大明竟然让他回国,心中惊喜不已,再三叩头谢恩之后,便起身退出了镇南关,往安南方向回转。

    这次请降,莫登庸本欲亲自赶赴京城,面见大明天子请罪,只是他人老体衰,不堪远行。

    至于长孙莫福海,因在其父莫登瀛的丧期之内,更是不可远离。

    莫登庸便派遣亲侄儿莫文明,以及先国主黎氏旧臣许三省、阮简清、阮延祚、杨谏等共二十八人,留在了镇南关内,准备在大明官军的护送下,前往京城,面见皇帝,递表纳降请罪。

    待莫登庸率领着其余人等,离开镇南关之后,毛伯温便传令闭关,收兵回营。

    至此,大明罢兵,安南国平定。

    当天夜里,镇南关内,载歌载舞。

    陆良和张鹏,围坐在篝火前,看着那些土兵,穿着民族特色风情的服饰,跳着热情欢快的舞蹈,亦是频频大叫,拍手称快。

    “白天的时候,那翁大人,都和你说了些什么?”张鹏借着酒意,问道。

    陆良笑道:“没说什么,翁大人见我气宇轩昂,英俊帅气,夸赞我几句罢了。”

    白天的时候,翁万达在城关上看见陆良后,便趁着仪式还未举行之际,上前拍着他的肩膀,夸赞了几句,似是颇为欣赏他这个锦衣卫总旗。

    张鹏放下手中的酒坛子,换个话题道:“如今,这安南算是平定了,明天应该就能回京了。”

    陆良道:“明日咱们就启程,回家。”

    “不过,还得先赶回广州,接上凌芝和余四姐。”陆良笑道。

    此前,他们在告别俞大猷和如意夫人后,离开福州,赶回到了梧州府。

    余四姐便也跟随他们一同离开。

    但是路过广州之时,陆良觉得带着她们两个女孩子,殊为不便,便将她们送到了广州城凌家安顿。

    如今,安南国的事情终于结束了,他们也可以返回京城了,这离开家也有好几个月的时间,不知道家里情况如何,陆良倒是挺担心陆贞娘的。

    但又一想到,贞娘有着刘金喜的老娘和那个素素姑娘的照顾,想来也不会发生什么事情。

    “你真要带着那个凌芝回京?”张鹏又问道。

    陆良笑笑,回道:“她要是愿意去京城,我自然会带上她。”

    张鹏摇头笑笑,拍了拍他的肩膀,低声道:“莫要负了人家。”

    这时,一阵欢呼声响起,二人转头望去,见到有两个大汉,脱去上身的衣物,光着膀子,在场地中央选了一块空地,开始摔跤角斗。

    呐喊声不断响起,整个镇南关内,完全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之中。

    而那座临时搭建的衙署内,毛伯温却在灯下奋笔疾书,将他来到两广,以及降服安南的前后详情,原原本本的写了出来。

    待将上奏给朝廷的捷报题本写好后,毛伯温想了想,又提起笔,写了一道给皇帝朱厚熜的私人奏本。

    待将两个奏章都写好后,封上火漆,唤来一个亲随,吩咐道:“八百里加急,送入京城。”

    亲随接过奏章,领命而去,在军中挑选了一匹健马,便连夜出关赶往北京城。

    这时,翁万达一身便服走了进来,手里拎着一坛酒。

    身后跟着的张岳,柳珣等人,俱是端着酒菜,喜笑颜开的跨入衙署。

    “阁部,如此大喜之日,怎可一个人躲在这里,当饮酒庆功。”翁万达将一只空碗放到了帅案上,拔掉酒坛子上的封盖,为他倒满。

    柳珣也将拿在手里的菜品放置在毛伯温的面前,取出一双筷子,摆在桌上,笑道:“阁部,来尝尝这牛腊巴,可是甜嫩爽口,大有嚼头啊,用此物下酒,保管您回味无穷。”

    毛伯温看着盘子里的肉干,又抬眼看了一下众人脸上的期盼目光,严肃的脸上绽放出笑意。

    拿起筷子,夹起一块牛腊巴,送入口中,嚼了起来,倒真如柳珣所言,异常爽口。

    翁万达见毛伯温吃了菜,大声笑道:“诸位大人,还站在做什么,请吧。”

    说完,便喝令在衙署外的亲兵,将桌椅抬了进来,放在帅案前面的两侧,摆上碗筷,倒满美酒。

    举起碗,翁万达朗声道:“下官敬阁部一杯,恭喜阁部,平定安南,为我大明,拓土开疆。”

    毛伯温笑道:“仁夫,此言差矣,能不费一兵一卒,令安南归附,亦是诸位的竭心尽力,应该是老夫先敬诸位一杯才是。”

    毛伯温端起桌上那盛满美酒的碗,看着众人,接着道:“老夫敬诸位大人。”

    “谢阁部。”众人纷纷端起酒水,一饮而尽。

    衙署内,随着毛伯温将酒水饮下,气氛瞬间转为热烈。

    又有翁万达、柳珣等人的妙语连珠,毛伯温不禁多贪了几杯酒,后来自己是怎么回的房,都有些失了记忆,模糊不清。

    这一夜,镇南关内,狂欢如潮,除了正常巡防守城的士卒之外,无论是官员,还是普通士卒,皆是沉醉在胜利的喜悦之中。
本章结束
一定要记住丫丫电子书的网址:www.shuyy8.cc 第一时间欣赏《热血锦衣卫》最新章节! 作者:帝王醉酒所写的《热血锦衣卫》为转载作品,热血锦衣卫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热血锦衣卫最新章节,而丫丫电子书又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热血锦衣卫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热血锦衣卫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丫丫电子书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热血锦衣卫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热血锦衣卫介绍:
嘉靖中期,在奉天殿理政的朱厚熜刚刚开始炼丹修道,追寻长生,壬演宫变还未发生;严嵩还只是礼部尚书,而他那个不听话的儿子严世蕃,还只是顺天府治中,羽翼未丰,严党还未成型;刚刚考中进士的胡宗宪还在刑部观政,做实习生;不惧强权的海瑞还在乡间读书;名将戚继光还是个风流倜傥,很有个性的中二少年,而那位和他并称“俞龙戚虎”的俞大猷,刚刚被剥夺了千户之职;才高气傲,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张居正,却意外落榜,倍受打击;而和朱厚熜喝同一个母亲奶水长大的陆炳还未接掌锦衣卫指挥使之职,开启他那权倾朝野的一生。这个故事,就要从一个小小的锦衣卫校尉陆良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