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电子书 >> 历史军事 >> 春秋鲁国风云TXT下载 >> 春秋鲁国风云章节列表 >> 春秋鲁国风云最新章节

第442章 孔子问道:孔子分别从苌弘和老子那里学到了什么?

作者:千里草人 下载:春秋鲁国风云TXT下载
    当然,此时的苌弘,身份上讲是周敬王的卿大夫刘文公家臣,一位知识渊博的思想家。

    老子向孔子介绍了苌弘,孔子听说是大名鼎鼎的苌弘先生,不由肃然起敬。

    三杯两盏酒下去,千言万语话上来。

    孔子谦恭问老子道:“弟子此次赴王室,幸遇先生,如今弟子有诸多疑问,还望老师不吝赐教。”

    老子很喜欢这个执意要拜自己为师的孔子,他喜欢孔子的谦逊有礼,喜欢孔子的勤奋好学,喜欢孔子所追寻的礼乐教仪。

    老子至今还清楚地记着,那一年他去鲁国巷党帮助一朋友主持丧礼,当时有一位少年,主动来帮助自己打下手。

    这位少年,正是孔丘。

    老子当场考察了一番孔丘,惊喜地发现孔丘虽然是一介少年,但对于丧礼知识已经非常精通了。

    老子向朋友推荐了孔丘,在朋友的同意下,这次丧礼由少年孔丘为主持,老子从旁协助。

    孔丘又惊又喜,他凭着自己掌握的丧礼知识,按部就班主持着丧礼,一板一眼,毫无差错。老子非常欣赏孔丘。

    这一天,正是下葬之日。孔丘指挥着送葬队伍前往墓地。

    突然,原本艳阳高照的天气暗了下来,大家抬头一看,太阳正被一团黑影遮住,天色越来越暗。

    原来,发生了日食。对于日食,人们当然都很清楚,太阳被挡住了,天色变暗了。孔丘并没有因为日食而忙乱,他命令队伍继续进发。

    突然,身后传来了老子的声音:“仲尼,快命人将灵柩靠路右边停放,大家止住哭泣,静观后变。”

    孔丘大惊,他知道自己哪里弄错了,立即吩咐按老子先生所言,大家暂时停灵,任何人不得哭泣喧哗。

    过了一会儿,日食现象消失。

    孔丘看了看老子,老子点点头,指示孔丘继续完成丧礼。

    一切都没有问题,孔丘最终顺利完成了这次丧礼主持。

    回来后,孔丘去见了老子,谦恭问道:“请问夫子,为何灵柩出发后,遇到日食,不继续前行呢?

    依礼,送葬之时,灵柩不得后退。再说,日食天象,不知会持续多久。丘以为,与其停灵,不如前行,以求快点完成下葬。”

    老子摸了摸孔丘的头,微微一笑,道:“这是有讲究的。诸侯朝见天子,日出而行,日落前须觅地而憩,还要完成对随行庙主的祭祀。

    大夫出使列国,亦是日出而行,日落前须觅地而憩。灵枢不可在日出前出殡,亦不可在日落后出殡。

    那些披星戴月急急赶路的,往往是罪人逃亡,或急着奔父母之丧者,意味着不祥或有危险。

    刚才日食,天地昏暗,也许天空就会出现星星。此时继续行进,就意味着披星戴月赶路了。

    君子行事依礼,仲尼你作为此次丧礼主持,切记万不可有给人不祥之感。”

    当然,当时老子只是到鲁国客串一回,孔丘也仅仅是一介少年,虽与老子有过那次合作,但并非正式拜老子为师。

    那次得到老子关于日食时如何主持丧礼的指点,使孔丘不但在主持丧礼方面造诣更深,也使他名声大振,此后获得了更多的主持丧礼的机会。

    远在王室守藏室的老子,自然也对慢慢成长起来的孔丘许多事有所耳闻,对孔丘自然非常赏识。

    当然,老子也发现了孔子的一个巨大问题:对世道的追求,太过于理想化了!

    此时,老子见孔子虚心求教,掂须问道:“不知夫子欲问何事?”

    孔子道:“丘喜好音乐、礼仪,然所学不精,故请夫子不吝赐教。”

    老子摆摆手,道:“一切礼乐,均在馆藏,相信夫子已有所学。聃之所学,尽此中,但凭夫子自己理解。

    不过,关于礼乐,书中所载,远不及亲自经历。聃乃一介书生,毫无实践经验。眼前这位苌弘先生,可值得夫子相询。”

    孔子如醍醐灌顶,忙转而向苌弘深施一礼,道:“请先生不吝赐教。”

    苌弘哈哈一笑,道:“喝酒就是喝酒,谈什么礼乐?来来来,老夫敬仲尼一杯。”

    孔子不由有些窘迫,老子掂须亦笑道:“夫子不必多想,苌弘先生之意,明日将带夫子实地参观考察,亲身经历相关礼乐哩。”

    孔子这才大喜,忙起身施礼相谢。

    当晚,老子、苌弘、孔子和南宫阅饮酒笑谈,尽兴而归。

    第二天,苌弘果然来邀请孔子,与孔子并车而坐。

    第三天,路上,苌弘向孔子介绍了夏商周以来的各种乐律和乐理,并一一回答孔子所问,使孔子获益良多。

    接下来几天,苌弘带孔子参观王室的乐室、教室,让孔子亲眼所见王室贵族子弟学习的情况,考察大周王朝几大祭祀场所以及相关流程,并实地走访了几处庙会场所,详细讲解了相关礼仪。

    孔子大为感动,他向苌弘长拜致谢,道:“丘今番得幸遇先生倾心相授,获益匪浅。回去后,自定细细消化,并向弟子们认真传达,努力推广王朝乐礼。”

    根据南宫阅的行程安排,孔子这次洛邑求学之行圆满结束了,老子亲自送行。

    老子与孔子并坐一车,对孔子道:“聃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聃非富贵之人,自然无财相送。但自认为能坚持仁义,故以数言相送。

    当今之世,聪慧之人陷入险地甚至有性命之忧,往往在于喜欢议人之非。善辨之人陷入险地甚至有性命之忧,往往在于喜欢揭人之恶。

    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切记切记。”

    孔子顿首谢道:“夫子之言,乃金玉良言,丘一定谨记在心!”
本章结束
一定要记住丫丫电子书的网址:www.shuyy8.cc 第一时间欣赏《春秋鲁国风云》最新章节! 作者:千里草人所写的《春秋鲁国风云》为转载作品,春秋鲁国风云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春秋鲁国风云最新章节,而丫丫电子书又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春秋鲁国风云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春秋鲁国风云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丫丫电子书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春秋鲁国风云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春秋鲁国风云介绍: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
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云,为我们贡献了大量姓氏、成语、典故、战役、习俗、古迹、礼仪等等历史文化。
创造鲁国春秋历史文化的各大家族和历代名人,他们从哪里来,最后走到了哪里,经历了哪些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扼腕叹息的人生,诡谲复杂的算计、荡气回肠的战役、肃然起敬的先人,总那么吸引人,总令人掩卷而思,甚至,令人向往。
作者在参阅了大量史料基础上,本着尊重史料的原则,将一些战役、事件的过程小说化,努力将当时的历史事实连贯起来,以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展示那段璀璨的春秋历史。
所有的故事,都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如果您有兴趣了解这段历史,那就读读这套《春秋列国风云》系列之《鲁国风云》吧,真的很有意义,绝不辜负拨冗阅读的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