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电子书 >> 历史军事 >> 春秋鲁国风云TXT下载 >> 春秋鲁国风云章节列表 >> 春秋鲁国风云最新章节

第592章 孔子赴蔡(4)

作者:千里草人 下载:春秋鲁国风云TXT下载
    蔡成侯的办法是外热里冷,表面上热情接待孔子一行人,实质上是对孔子一行人不理不睬!

    孔子的本意是立即求见蔡成侯,他早就准备了一大堆说词,相信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一定可以说服蔡成侯坚定追随楚国。

    孔子很清楚,几年前楚国讨伐蔡国,蔡国被迫签订城下之盟,答应将国都迁至楚国边境,向楚国表示臣服,同时献上了大批奴隶。

    这意味着蔡国曾经向楚国作出过承诺。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亡。你蔡国难道连这个基本道理都不懂么?

    你蔡国这两年为何乱成这个鸟样?连先君蔡昭侯都死于非命,还不是因为蔡昭侯不守承诺?

    失信楚国,背弃与楚国盟约,私自决定成为吴国附庸。正因为失信,结果导致国内思想不统一,本就虚弱不堪的蔡国四分五裂,国家还有半点样子?

    孔子将这个道理提升到了“蔡国有违天道”的高度,指出蔡昭侯失信于楚国,即失信于天下,这是违背天道的。

    这是孔子能够搬出说服蔡成侯的最基本理由,是原则问题。

    至于其他的理由,那就是现实问题。这样的理由多了去了,如楚国再怎么样也是经周天子认可分封的诸侯,尽管楚国后来僭越称王,但历史上楚国对大周王朝的贡献是巨大的。

    要知道,楚国先祖鬻熊是最早追随周文王参与伐商战争的部落首领之一,而那个吴国,虽然号称是周太伯之后,但对大周王朝有过毛线贡献?

    长期以来,吴国就是被排斥在华夏中原以外的东夷部落,根本没什么文化。而楚国呢?不但有着正宗的中原文化,更是被列国诸侯认可的两大诸侯联盟盟主之一。

    而且,吴人是残暴的,而楚人却是有德的。

    再而且,历史上蔡国与楚国的关系一向交好,而且处于同一地域,连方言都相近。倒是那个吴国,操一口吴侬软语,看看就不应该与蔡国是一伙的。

    再而且,从大周王朝目前面临的形势来看,全世界诸侯必须联合起来,抑制残暴却又强大的吴国北上中原,是最大的政治!

    再而且,楚国地大物博,虽然曾惨败于吴国,但那只是偶然因素。在如今的楚王领导下,楚国已经全面复苏再次崛起了,其强大的国力,哪是一时得志的吴国可以比拟的?

    还有很多理由,反正,孔子相信,只要蔡成侯能耐心听自己一席话,保证让这位年轻的蔡侯立即下定决心追随楚国!

    只要因为自己的努力使蔡国选择了楚国,那自己就为楚国立下不世之功,楚国定然欢喜,赏赐给自己大片封邑那也就顺理成章了。

    孔子的如意算盘打得㕷㕷响,61岁了,时不我待啊。

    孔子一行人也不怎么在乎。诸侯五月而葬,蔡昭侯暴毙于二月份,但现在已是十二月份了,蔡昭侯才得以下葬!

    蔡国,真的很乱。这个新继位的蔡侯积劳成疾,合情合理。

    但是,令孔子及众弟子郁闷的是,蔡成侯貌似一直处于心力交瘁中,至少几个月来,居然一直没有召见孔子!

    孔子已经在蔡国好几个月了,这几个月来,但凡蔡国朝堂的事,孔子等人一点也不知情。

    这也难怪,虽然孔门众弟子中不乏刺探情报的高手,但当对方蛰伏不动,又有何情报可言?

    唯一得到的消息,是几个月前的那样:蔡侯累得很,一直病了,朝政大会好长时间没开了。

    蔡国因为刚出现过弑君事件,公卿大夫们人人自危。谁也不知道孔子来蔡国的目的,但谁也貌似都知道孔子来蔡国的目的。

    毕竟,楚国那边传来的消息是孔子将在楚国出仕,且将获得楚王给予的七百里封地。

    楚国要从哪里切一块七百里那么大的封地给孔子?

    蔡国人不禁想起了楚国曾强令蔡国迁国至楚国边境那事。难道,楚国要灭了蔡国,而将包括蔡国在内的一大片封地给孔子?

    亲吴派的蔡国公卿大夫们当然不可能容忍这样的事发生,连亲楚的公卿大夫们心里也打着小鼓。

    谁也不敢直接接触孔子,这位德高望重名满天下的孔夫子究竟来蔡国是何目的,只能让他自己对国君去讲。

    整个蔡国都在等着,苦苦等着孔子将亮出何种政治主张。

    这就得看国君何时召见孔子了。

    但蔡成侯始终不敢召见孔子!

    不敢?

    是的,蔡成侯不但不想召见孔子,而且他还不敢召见孔子。

    从内心上亲吴的蔡成侯害怕孔子真的会带来楚王的命令!

    “主公,孔夫子在蔡已数月有余,主公为何还不召见他呢?”大夫张三小心翼翼地问蔡成侯。

    蔡成侯知道张三肯定是受某亲楚派的大夫所托而问,刚当上国君的他也不敢轻易亮明自己的政治主张,毕竟父亲蔡昭侯因亲吴而被弑杀。

    亲楚,难道就没有这个风险了?

    整个蔡国都乱了,因为都敢弑君了,没有伦理纲常了,完全失去了礼制,国君根本无法控制国家!

    蔡成侯么叹一声,对张三道:“寡人不是不想召见孔夫子,但汝等是否想过,楚王欲封孔夫子的七百里封地,会在哪里?”

    尽管楚国国土面积超大,是整个春秋江湖地域最为广阔的国家,但一代代分封下来,楚王手头还有多少地盘?难道还要从楚国公族大夫中收回再给孔子?

    成片的七百里土地,这并非一块小地盘,想当年武王分封诸侯时,大国百里,中国七十里,小国五十里!仅此而已!

    而现在是七百里,按一里二十五户计,相当于楚王将分封给孔子17500户的食邑!

    整个蔡国才多少户?

    那孔子此时来蔡国又是何居心?

    “寡人听说,孔夫子一行人要么就在驿馆休息研习学问,要么就到处考察,到处宣扬礼教。孔夫子此为,又是有何目的呢?”蔡成侯问张三。

    听蔡成侯这样一分析,张三眼睛顿时直了:啊?国君英明呐,楚王欲分封给孔子的土地,极有可能就是蔡国的一部分!

    正因为如此,所以孔子才摒弃一直倡导的“危邦不入,乱邦不居”理念,率众弟子前来蔡国,一是考察自己将要获得的土地,二是说服国君彻底投靠楚国!

    张三顿时愤愤不平,他对蔡成侯道:“主公英明!孔子此番入蔡,居心叵测!既如此,那何不驱逐之?”

    蔡成侯长叹一声,摇摇头,道:“难呐。孔子是举世闻名的贤人,寡人又岂敢担上一个驱逐贤人之恶名?再说,如果孔子私奉楚王之命前来蔡国,那寡人驱逐之就是违逆楚王,必招楚国大举伐之。届时,蔡国危矣。”

    蔡成侯一边说着,一边居然流下泪来。

    张三绝对是一位能够为主分忧的忠臣大夫,他想了想,对蔡成侯道:“主公,臣有一计,可解主公之忧。”

    蔡成侯眼睛一亮,忙道:“爱卿有何主意,快些道来。”

    张三整理了一下思路,将自己的计策如此这般如此那般说给蔡成侯听。
本章结束
一定要记住丫丫电子书的网址:www.shuyy8.cc 第一时间欣赏《春秋鲁国风云》最新章节! 作者:千里草人所写的《春秋鲁国风云》为转载作品,春秋鲁国风云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春秋鲁国风云最新章节,而丫丫电子书又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春秋鲁国风云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春秋鲁国风云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丫丫电子书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春秋鲁国风云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春秋鲁国风云介绍: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
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云,为我们贡献了大量姓氏、成语、典故、战役、习俗、古迹、礼仪等等历史文化。
创造鲁国春秋历史文化的各大家族和历代名人,他们从哪里来,最后走到了哪里,经历了哪些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扼腕叹息的人生,诡谲复杂的算计、荡气回肠的战役、肃然起敬的先人,总那么吸引人,总令人掩卷而思,甚至,令人向往。
作者在参阅了大量史料基础上,本着尊重史料的原则,将一些战役、事件的过程小说化,努力将当时的历史事实连贯起来,以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展示那段璀璨的春秋历史。
所有的故事,都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如果您有兴趣了解这段历史,那就读读这套《春秋列国风云》系列之《鲁国风云》吧,真的很有意义,绝不辜负拨冗阅读的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