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电子书 >> 历史军事 >> 春秋鲁国风云TXT下载 >> 春秋鲁国风云章节列表 >> 春秋鲁国风云最新章节

第614章 绝粮之困(1)

作者:千里草人 下载:春秋鲁国风云TXT下载
    于是,经陈国亲吴派代表人士与蔡国人密谋后,行动开始了。

    于是,公元前489年夏,已经明确了自己今后努力方向的孔子,即遭到了一生中最大的危险!

    这一天,孔子等人已经离开了蔡国,正走在去往楚国的路上。

    一路上,孔子还在想着,无论楚王任用自己与否,自己首先要做的,是考察楚国民情,体验楚国民意,再结合楚国实情,理出一整套治国理政方案。

    如果要在楚国出仕,那得先为楚国作出贡献。

    无功真的不能受禄,自己这样的外来户,在楚国无根无基,如果没有相当的功勋作为支撑,凭着楚王对自己的赏识而获得高位与封地,那绝对是政坛上的巨大隐患。

    而且,自己如果在楚国出仕,必须是在楚国政通人和的政治生态下,也必须是在能够接受儒学思想和礼教文化的前提下。

    楚国政坛如果不如自己所愿,那就没有出仕的必要。

    楚国如果不接纳以周礼为核心的儒家学说,那自己更无在楚国出仕的必要。

    自己到楚国的目的,应该不是出仕为官,而是宣扬礼教。

    当自己有了大批的楚国弟子,那自己在楚国就有了广泛的支持力量。

    孔子将思路理得很清晰,一路上,众弟子激烈讨论着此时的国际局势。

    这些各具本事的孔门弟子,心系春秋江湖大势,也是心系着自己的前途命运。

    前面,层峦叠嶂,蜿蜒的马路将旁边两座大山隔开,居然是一片谷地。

    大家进入谷地,继续前行。孔子看了看此峡谷,谷深幽长,估计要走一段路才能出谷,看看天色将晚,便命仲由前出探路,同时吩咐众弟子加快脚步。

    估摸又走了一个时辰,前去探路的仲由折回,脸露忧色道:“夫子,此谷甚长,弟子前出大半个时辰,仍不见尽头。旁边更无村庄,亦无可供歇脚之处。天色已晚,南方多蛇虫野兽,不宜前行了,不若就地而歇。”

    孔子叹了口气,遂吩咐众弟子搭起帐篷歇脚。幸亏谷中有溪润,溪水清澈,大家离开叶邑时都带着可供两日的干粮。

    山路跋涉,人困马乏,一路疲惫,大家吃了些干粮后,倒头便睡,很快就进入梦乡。

    第二天清晨,众人简单收拾一下,准备继续赶路。

    猛然,大家感觉哪里有些不对!

    是的,有人!而且不止一人,印在大家眼帘的,是很多人!

    很多人,一个个手持武器,挡在前路,紧紧盯着孔子等人,脸眼不善!

    此处,果然有盗贼!

    孔子大惊,众弟子中不少更是惊慌失色。早就听闻因战乱不断,占山为盗者甚众,谁想今日居然让自己等人碰到了盗贼?

    孔子强作镇定,整了整衣冠,上前一步,冲着盗贼施礼道:“吾乃鲁人孔丘,今过此地,借道前行,请众侠士行个方便,吾等不甚感激。”

    没人答话,当然也不可能有人让路。盗贼们紧紧盯着孔子,将手中的武器握得更紧了。

    孔子命人将钱粮取出一部分,堆于前,又施了一礼道:“吾等乃穷游书生,身上无甚钱财,区区薄礼,不成敬意,望侠士笑纳。”

    终于,一位带头大哥模样的向前走近了两步,指了指地上的钱粮,沉声对孔子道:“就这点?打发叫花子?”

    孔子无奈,正欲再取钱粮,仲由上前一步,低声对孔子道:“夫子,来者不善,且绝非为财。否则,夜间趁吾等熟睡,早就杀人劫财了。弟子年轻时亦仗剑行走江湖,与盗贼亦打过交道。盗亦有道,然绝非这些人般,对吾等拦路却不劫财。”

    孔子惊道:“对方既不取财,那岂非要命?”

    仲由道:“夫子勿用担心,弟子观之,对方既不为财,亦不杀人!”

    孔子细思了一番,点点头,轻声问仲由:“依子路所言,不谋财,不害命,这又是何类盗贼?”

    仲由沉声道:“非盗也!”

    一语惊醒梦中人,孔子顿时明白过来,这些人绝非盗贼,而是装扮成盗贼样,冲着自己而来!

    那要自己做什么?

    很显然,对方拦着路,就是不让自己等人通过。

    也就是说,对方不想让自己等人去楚国!

    为何对方不想让自己去楚国?那是担心自己为楚国效力,赴楚国出仕为官。

    自己赴楚国出仕为官,影响到了谁的利益,以致于让人假扮盗贼阻拦?

    孔子很快理清了思路,在目前的局势下,阻挠自己的应该是两种人,一是楚国的敌人,如吴国、蔡国,二是反对自己在楚国出仕为官的楚国人!

    楚国,有人反对孔子吗?

    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反对的人很多,尤其是为楚国立下大功的令尹子西,更是不希望孔子在楚国出仕。

    甚至,原本对孔子有着极大好感的叶公沈诸梁,也不再欣赏孔子的理论。

    就在孔子等人离开叶邑再赴蔡国时,叶公沈诸梁也离开了叶邑去求见楚昭王。

    叶公不希望楚王曾经说过要封赏孔子七百里地的事成为现实,他知道楚国令尹子西一直反对孔子,所以就先去见了子西。

    两位楚国政坛举足轻重的大人物,就阻挠孔子在楚国出仕一事,不但达成了共识,更有了具体的对策。

    此时的楚昭王,正率楚军驻扎在陈楚交界的城父,与吴军对峙。

    城父,又名夷邑,今安徽亳州市东南七十里城父集,早先曾为许国国都,许国迁至楚国后,夷邑就成了楚国地盘。

    楚国在楚灵王时期就开展加强城父的城防建设,楚平王时期已将城父建设成为一座可征兵千乘的大城。

    城父城高墙坚,已经恢复了元气的楚军兵强马壮,与同样兵威甚强的吴军在城父一带对峙。

    吴军一时不敢向城父发起进攻,同样,楚军也无与吴军决战必胜的把握。

    根据楚昭王的战术,吴军远道而来,辎重不足,对峙干耗,最终吴军势必被耗死。

    楚昭王一边率军与吴军对峙,一边思考着楚国大国重新崛起的国家战略。此时的楚昭王,真的非常渴求人才。

    早在去年,当楚昭王得知名震列国诸侯的孔子带着数十弟子正居于陈国时,楚昭王就对令尹子西商议,欲以七百里封邑,诚邀孔子赴楚国出仕。

    令尹子西知道,少年经历亡国苦难的楚昭王,全身心扑在富国强兵上。为了楚国再次崛起于春秋江湖,为了彻底将世仇吴国给灭了,楚昭王耗尽了心血。

    所以,当楚昭王说,不惜以七百里食邑为封赏条件,意欲将孔子及一众弟子留在楚国时,子西丝毫不觉得过分。

    这是自己的楚王,对富国强兵的无限渴望!
本章结束
一定要记住丫丫电子书的网址:www.shuyy8.cc 第一时间欣赏《春秋鲁国风云》最新章节! 作者:千里草人所写的《春秋鲁国风云》为转载作品,春秋鲁国风云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春秋鲁国风云最新章节,而丫丫电子书又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春秋鲁国风云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春秋鲁国风云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丫丫电子书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春秋鲁国风云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春秋鲁国风云介绍: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
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云,为我们贡献了大量姓氏、成语、典故、战役、习俗、古迹、礼仪等等历史文化。
创造鲁国春秋历史文化的各大家族和历代名人,他们从哪里来,最后走到了哪里,经历了哪些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扼腕叹息的人生,诡谲复杂的算计、荡气回肠的战役、肃然起敬的先人,总那么吸引人,总令人掩卷而思,甚至,令人向往。
作者在参阅了大量史料基础上,本着尊重史料的原则,将一些战役、事件的过程小说化,努力将当时的历史事实连贯起来,以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展示那段璀璨的春秋历史。
所有的故事,都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如果您有兴趣了解这段历史,那就读读这套《春秋列国风云》系列之《鲁国风云》吧,真的很有意义,绝不辜负拨冗阅读的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