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电子书 >> 历史军事 >> 春秋鲁国风云TXT下载 >> 春秋鲁国风云章节列表 >> 春秋鲁国风云最新章节

第639章 齐鲁郊之战(2)

作者:千里草人 下载:春秋鲁国风云TXT下载
    校场上,冉求站在战车上,一手高高举着帅旗,怒吼道:“勇士们,齐人来犯,怎么办?”

    樊迟立即默契大声吼道:“迎头痛击!为国死战!”

    全场顿时响应,壮烈激怀!

    冉求让士气鼓了一会,再次举起帅旗,沉声道:“迎头痛击!为国死战!吾辈男儿,壮烈牺牲,亦得其所!全军勇士,听吾号令!”

    全军顿时肃穆,冉求道:“年愈50者,不足16者,自行出列;父子均在军中者,父出列;兄弟均在军中者,弟出列,替国君留守鲁宫!”

    冉求精选出四千甲士,五百乘战车,除一千五百精甲战士上战车外,其余均以甲士充步兵。

    冉求命步兵将戟矛加长至寻常戟矛的两倍,自己的战车作为旗车,更是安排了三百武城精卒作为步卒,同样人人长持长矛、身披战甲。

    点兵派将完成,鲁国最精锐的部队,左师全体将士,如今就等统帅冉求一声令下,即可奔赴前线!

    咦?那右师呢?怎么不等右师一道出兵?

    不等了,鲁国两军,各属三桓,此时三桓不和,根本无法统一号令。

    而且,这几天围绕着主动出击还是被动防守,鲁国高层已经浪费了不少时间,此时的齐军,已经突破了清邑,正向都城曲阜推进。

    冉求在强化曲阜防备基础上,必须尽快直到前线,给予齐军迎头痛击。

    几百年来,但凡齐军进犯,鲁军往往两个招术,一招是直接投降,一招是据城而守。

    这一次,冉求要创造历史。

    他苦口婆心说服季孙肥,一定将鲁人的士气给激发出来。历史上鲁人不乏勇士,但鲁军却沦落为三流军队,根本性的原因在于惧战、避战!

    这一次,必须要让齐国看到鲁国的决心,更要让吴国看到鲁国将士的英勇善战的一面!

    这是自己与端木赐共同制订的足以影响春秋历史进程的重大战略需要!

    至于右军,随便他们好了,哪怕他们不来,也无所谓。这次出战的目的,是彰显一把鲁军将士的血性、勇气!

    再不济,退守曲阜即可。你齐军又没有飞机大炮和远程攻击武器,曲阜这样的高城,哪怕你围个一年也打不下来!

    冉求率左师出征了,雄纠纠,气昂昂!着实给了鲁哀公以及鲁国各公卿大夫们一记安慰。

    但安慰很快被失望所代替,因为孟氏和叔氏组建的右师,直到五天后,才勉强成型!

    相比冉求左师的不足五千精兵,仲孙彘的右师虽然人数众多,但许多老弱病残者!

    这也叫军队?这叫明显的保存实力!

    你叔氏、孟氏不是早就去点兵了吗?结果,点来的是这样一支残废军队?

    鲁国大夫公叔务人呆呆看着这一幕,不禁悲从中来,流着泪喃喃自语道:“鲁国难道真的要亡国了吗?”

    书僮汪锜见主人如此悲伤,心里很不是滋味,道:“主公,国家已然是季氏的国家了,您又何必牵挂呢?”

    公叔务人怒道:“正因为季氏专权,我们鲁国不但徭役重,赋税多,而且那些高高在上的卿大夫们,个个如蠢猪般,不能安民于国内,亦不能结盟于国外!

    如今,敌人来犯,大夫无谋略于君,士不能死战于国。国家治理成这个样子,还有希望吗?”

    公叔务人的话讲得很重,书僮汪锜听着大骇,不由连连向公叔务人示以眼色,暗示他不要再发牢骚了,当心惹祸上身。

    公叔务人,姬姓,名为,字务人,鲁昭公之子,曾经的鲁国世子,按理鲁国国君宝座上面的那个屁股应该是他的,而不是堂侄子鲁哀公的。

    但随着鲁昭公被三桓给搞死后,鲁昭公一脉基本沦落成了普通人家。曾经的鲁国世子公子为,如今的公叔务人,一区区鲁国公族大夫而已。

    如今,眼看着强敌入侵,而瓜分了整个国家军队的三桓,尤其是叔氏和孟氏,居然拿出了这样一支残破军队,如何令这位曾经的鲁国世子不伤心失望?

    汪锜是公叔务人的书僮,年仅十六七岁,长得面清目秀,聪明伶俐,深得公叔务人的喜爱。

    公叔务人自从父亲鲁昭公客死晋国后,鲁昭公这一脉就遭受到了沉重打击,公叔务人作为鲁昭公长子,为了活下去,日子过得非赏低调。

    不该做的事,绝对不去沾染。不该说的话,绝不多说一句。

    但汪锜却惊骇地发现,自己的主人今天非赏不正常,因为这样的话,放在以前,公叔务人绝对不可能说出口!

    看着汪锜眼巴巴提醒自己要当心的眼神,公叔务人却笑了,而且是----仰天长笑!

    笑声中,公叔务人大声道:“该说的,我已说了,怎么了?!来看看真正的鲁国人长什么样的吧!看着我,你们眼里曾经的落魄公子,如何在沙场上悍不畏死为国尽忠!”

    公叔务人求见了鲁哀公,鲁哀公见自己这位堂叔如此慷慨激昂,愿为国尽忠,不由感动,道:“公叔去吧,寡人等着公叔立功凯旋!”

    立功凯旋这样的话,在当时的公叔务人或者是任何一个鲁国人听来,那只能叫场面上的话。

    近两百年来,鲁国与齐国打,何曾讨得过便宜?

    公叔务人已然心存死志!

    公叔务人披上甲胄,跳上战车,追赶上冉求的左师,要求编入左师参与作战。

    鲁国都城外,冉求的左师终于迎上了齐军,战斗打响了,史称齐鲁郊之役,亦称齐鲁稷曲之役。

    稷,乃曲阜南门。稷曲,指曲阜出南门外向东一地。

    曲阜为何把南城门称稷门?这与炎帝有关。

    据传,炎帝神农氏曾迁都曲阜,在曲阜教民种谷。而稷,一向被视为五谷之长,炎帝部落一些官名也以稷为名,所以曲阜最主要的城门,即南城门,被命名为稷门。

    而稷门以东,则有不少地名与稷有关,如稷曲、稷下等地。稷门以西,则有不少地名与谷有关,如小谷、谷亭、谷城、南谷、西谷、阳谷等地,这都是当年炎帝神农氏留下的历史文化。

    当然,这个时候,谁也不会有心思去感慨炎帝留给世人的恩德。因为,打仗了,齐鲁稷曲之役。

    齐军统帅,乃齐国世袭卿大夫国书和高无丕,分别率两军,气势汹汹而来。国书率右军,高无丕率左军,已在清邑完成了集结。

    清邑,今山东长清南,但不是这一次齐鲁两军决战之地。

    决战之地,就放在鲁国都城曲阜郊外,稷曲。冉求并非愣头青,由于鲁军集结的速度太慢,齐军早在清邑休整多日,如果鲁军赶赴清邑与齐军决战,那无疑让齐军以逸待劳,鲁军定然吃大亏。

    将决战地点摆在都城曲阜郊外,进退自如,哪怕正面决战不利,鲁军亦可退回曲阜,据城力守,以待外援。

    更何况,稷曲之地,北靠泗水,只要鲁军于岸边结营列阵,齐军若发动进攻,必须要南渡泗水,到时鲁军可趁敌半渡而击之!

    外援,定然会来的,冉求心里很清楚。决战之前,冉求突然想到了一个人。

    端木赐。

    是的,自己最欣赏的师弟之一,端木赐。

    此时的端木赐,应该正在奔赴吴国的路上。根据自己与端木赐的谋划,此战,鲁国必须要打出水平,这既是震摄齐国的需要,更是吸引吴国的需要。

    关于冉求与端木赐的重大谋略,我们等会再介绍,因为此时,战役打响了。
本章结束
一定要记住丫丫电子书的网址:www.shuyy8.cc 第一时间欣赏《春秋鲁国风云》最新章节! 作者:千里草人所写的《春秋鲁国风云》为转载作品,春秋鲁国风云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春秋鲁国风云最新章节,而丫丫电子书又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春秋鲁国风云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春秋鲁国风云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丫丫电子书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春秋鲁国风云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春秋鲁国风云介绍: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
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云,为我们贡献了大量姓氏、成语、典故、战役、习俗、古迹、礼仪等等历史文化。
创造鲁国春秋历史文化的各大家族和历代名人,他们从哪里来,最后走到了哪里,经历了哪些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扼腕叹息的人生,诡谲复杂的算计、荡气回肠的战役、肃然起敬的先人,总那么吸引人,总令人掩卷而思,甚至,令人向往。
作者在参阅了大量史料基础上,本着尊重史料的原则,将一些战役、事件的过程小说化,努力将当时的历史事实连贯起来,以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展示那段璀璨的春秋历史。
所有的故事,都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如果您有兴趣了解这段历史,那就读读这套《春秋列国风云》系列之《鲁国风云》吧,真的很有意义,绝不辜负拨冗阅读的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