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电子书 >> 历史军事 >> 春秋鲁国风云TXT下载 >> 春秋鲁国风云章节列表 >> 春秋鲁国风云最新章节

第661章 孔子回鲁

作者:千里草人 下载:春秋鲁国风云TXT下载
    也正在这个时候,鲁哀公派来的三位公族大夫,公子华、公子宾、公子林已然到达卫国。三人代表鲁国国君鲁哀公,向孔子表达了鲁国的热情,盼望着孔子早日回鲁国,为鲁国人民造福。

    孔子早就无意留在卫国了,见鲁国国君派了三位公族大夫这样的豪华阵营来邀请自己回国,再加上冉求和端木赐早已派人前来接洽,认为是时候回鲁国了。

    就这样,公元前484年,孔子告别卫国国君卫出公,返回鲁国。

    卫出公当时那个失落啊,据说哭得眼泪花拉花拉的,执政上卿孔圉也无比失落。

    直到孔子要离开卫国了,卫国的最高层大人物们,才真正反思起卫国对孔子的态度来。

    是的,态度是好的,但却没能真正发挥孔子的作用,没能将这位治国理政一流的孔圣人,真正用于卫国的富国强兵上!

    孔子这样的特大人才,终于在卫国人的浪费中流失了。仲由和高柴见老师回鲁国,也向卫出公和孔圉请辞,决定追随老师回鲁国。

    这下孔圉真的急了,他甚至用哀求的口气,不断向孔子解释着卫国是如何如何急需仲由、高柴这样的人才,请孔老夫子看在这些年卫国对孔子相当礼遇的份上,让这两位孔门弟子继续留在卫国。

    孔子叹了口气,对孔圉道:“古人云,禽鸟可择木而栖,而树木却不能择鸟。子路和子高何去何从,就由他们自行决定吧。”

    说实在的,高柴和仲由在卫国担任大夫,确实也得到了卫国的重视,高柴担任了士师,仲由则作为孔氏家族家宰,还担任了卫国重镇蒲邑邑宰。

    两人虽然很敬重孔子,有意继续追随孔子回鲁国,但毕竟对自己的岗位有了一定的感情。

    确实,此时的卫国,真的需要他们。

    最终,仲由和高柴决定留在卫国继续担任大夫。

    两人流着泪,亲自将孔子一行人送出帝丘城门外,一直送出十里地,最后挥泪告别老师。

    看着仲由和高柴返回的背影,孔子若有所失,喃喃叹道:“子路与子高,都选择留在卫国,子高我是放心的,但子路......唉。”

    颜回不解,问道:“夫子,因何有此感慨?”

    孔子叹息道:“两人均率真无畏,但子高外愚而内细,能屈能伸,能忍一时之辱,故定能躲避祸害。而子路则天性好勇,平时总一意孤行,甚至不计后果,故危难之中而不知避祸。”

    颜回听后黯然,再不多话,孔子一行人就往鲁国而来。

    鲁国都城曲阜南门,即前面讲过的稷门,国君鲁哀公早就率领鲁国公卿大夫们静候在此了!

    整个鲁国,几乎谁都在盼望着孔夫子回来!

    此前,季孙肥还专程去见了鲁哀公,两人一番商议后,最后召集了鲁国卿级班子会议。

    我们得再次交代一下鲁国卿级班子组成人员,因为很快就将有所调整。现在孔子回鲁国了,我们的关注重点当然得留在鲁国了。

    执政上卿、大司徒季孙肥,季氏家族宗主,在三桓中如今是一家独大,且与叔氏、孟氏已然有了相当的矛盾。

    卿大夫、大司马叔孙州仇,叔氏家族宗主,在三桓中如今与孟氏紧密团结在一起,以对抗季氏家族。

    卿大夫、大司空仲孙何忌,孟氏家族宗主。

    卿大夫、大司士子叔还,所谓的鲁国公室代表。

    卿大夫、大司寇公鉏极,季氏别宗,当然是从属于季氏家族的。

    季氏家族,在鲁国,还有谁敢撼动?

    鲁国卿级班子会议的决议很快就出来了,尊孔子为“国老”。

    国老一词,并非是此时的鲁国人发明的,据说,“有虞氏养国老於上庠,养庶老於下庠”,说明早在虞舜时期,就有国老一说,意指致仕的卿、大夫或士,仍旧由国家出钱出粮供养于上庠。

    上庠,即大学,后来称太学,反正是高大上的地方。

    你都退休致仕了,为何还要将你养在上庠?那是因为你德高望重,或者学识渊博,或者其他什么原因,反正国君以及卿大夫们要经常咨询你嘛。

    在大周王朝,尤其是西周、春秋时期往往称德高望重、已经致仕的卿大夫或士大夫为国老。

    国老,后来就演化出了顾问这号人。

    对,鲁国的国老,其实就是顾问而已,不要以为国老有多尊贵。

    你孔子名震诸侯列国,得一国老称号完全名副其实,但实权么,嘿嘿。

    听说卫国给了千石的俸䘵,那咱鲁国要比卫国富强那么一丢丢,就给个两千石?

    当然,这个时候,我们还不知道鲁国给了孔子多少俸䘵,也许大约差不多可能估计这个国老是一事一结的,即国君或卿大夫咨询一次,就给出多少报酬。

    希望这只是笔者的玩笑,毕竟此时的孔圣人孔夫子已经六十八岁了,无论是出于何种心思,应该让我们的孔夫子享受一下晚年了。

    但是,我们所知道的孔夫子晚年,是不幸的晚年,至少几乎可以断定的是孔夫子的晚年,仍旧生活困苦!

    如果鲁国给予了孔子相当的俸䘵,孔子的生活会困苦?

    不信?

    那就想想当两年后得意弟子颜回去世时,孔子虽然很伤心,但却实在拿不出钱来给颜回办一个象样的丧礼,于是颜回的父亲颜路就恳请孔子卖了他唯一的马车!

    你去看看哪朝哪代的国老,会生活困苦至此?

    大量的史料记录了孔子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所流露的情感,一种悲情情感!

    这些悲情,包括兄长孟皮、夫人亓官氏、儿子孔鲤、爱徒颜回和仲由相继去世!

    那为什么会如此?

    原因只有一个,鲁国三桓之首的季氏,对孔子仍旧心存忌惮!

    虽然,前面我们说过,当鲁国或者季氏有需要时,就会想起孔子。但当孔子真的出现在面前,季氏就会担心。

    要控制住孔子,那就不能让他有实权,就应该让他保持穷困潦倒的生活状态。

    你孔子的理想再丰富,但生活真的很骨感。在现实面前,纵然是英雄好汉也有低头之时!

    孔子这般大智慧的圣人,岂不知季氏的心思?

    但是,他已经顾不得了,他必须回鲁国!

    在鲁国,他还有一个家!
本章结束
一定要记住丫丫电子书的网址:www.shuyy8.cc 第一时间欣赏《春秋鲁国风云》最新章节! 作者:千里草人所写的《春秋鲁国风云》为转载作品,春秋鲁国风云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春秋鲁国风云最新章节,而丫丫电子书又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春秋鲁国风云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春秋鲁国风云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丫丫电子书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春秋鲁国风云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春秋鲁国风云介绍: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
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云,为我们贡献了大量姓氏、成语、典故、战役、习俗、古迹、礼仪等等历史文化。
创造鲁国春秋历史文化的各大家族和历代名人,他们从哪里来,最后走到了哪里,经历了哪些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扼腕叹息的人生,诡谲复杂的算计、荡气回肠的战役、肃然起敬的先人,总那么吸引人,总令人掩卷而思,甚至,令人向往。
作者在参阅了大量史料基础上,本着尊重史料的原则,将一些战役、事件的过程小说化,努力将当时的历史事实连贯起来,以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展示那段璀璨的春秋历史。
所有的故事,都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如果您有兴趣了解这段历史,那就读读这套《春秋列国风云》系列之《鲁国风云》吧,真的很有意义,绝不辜负拨冗阅读的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