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电子书 >> 其他小说 >> 苏家屯的变迁TXT下载 >> 苏家屯的变迁章节列表 >> 苏家屯的变迁最新章节

第六十章,逮马知了

作者:伊人李 下载:苏家屯的变迁TXT下载
    夏末初秋的响午,大人们都沉浸在一前晌劳作的歇晌中,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供我们顽皮。

    待父亲睡着,我总蹑手蹑脚出来,到苏老二的门前,他也早已等我在那里,上午放学的时候已商量好,响午去“黑眼儿沟”下逮马知了的。

    我俩先到饲养室的马圈里寻一根最长的马尾丝,然后挽一个“套儿”,又把那“套儿”捆在一根铁丝上,再把那根铁丝捆到一根长杆儿上。

    来到沟底,循马知了的叫声走去,那动作很像电影里日本鬼子进村,小心翼翼的不能弄出任何声响。

    凡叫的响亮的马知了都落在树梢儿,因太高都放弃了。一个中午也没有逮住一个,存着已经到了上学的时间了,便要收杆儿回家。

    将要走出那片树林,苏老二突然对我说:“你看,低处一个”。

    我顺着他的手指望去,果然那树的低叉处有一个个子不大的马知了。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循马知了的鸣声发现它的,苏老二的眼睛好像有特殊的功能,他能在那密密渣渣的树叶里用他的眼睛寻找到一个小个子的马知了,那是是很不容易的。

    “哑巴的,不要”,我说。

    “先逮下来再说”,苏老二坚持要。

    我俩猫腰盯着目标,抬头、迈步来到树下。

    我把杆子伸上去,把那“套儿”送到那马知了的眼前,看得真切,它用两只前腿“扒拉扒拉”着那根马尾丝,看着看着那“套儿”被它扒在前脚后,脖子里,我一拉杆子,那只马知了便被套住了。

    我把那杆子放下,苏老二连忙到杆头把它取了下来。

    一般情况下,套住马知了的那一刹那,它总是要拼命的“扑愣”和嘶叫的,但那只马知了一声嘶叫也没有。

    “放了吧,是哑巴,要它也没有用”,我又对他说。

    “拿上美一会儿”,苏老二边说边像宝贝一样把它握在手中。

    下午上学是要检查午休的,一是用询问的方法问你中午睡觉没有;二是用一种特殊的方法检验你中午下河洗澡了没有。为了避嫌,到了学校门前,我和苏老二拉开了一定的距离。

    远远地看见康素贞就站在教室门口检查午休情况。

    见苏老二走过来,她问:“响午睡觉没有”?

    “睡了”,苏老二强打着精神说。

    康素贞用食指指甲朝他肩膀上划了一下,说道:“敢不老实?小心着”!

    划那一下子,若划出白道子来,就说明你下河洗澡了,自然没午休,若不出现白道子便放你过去。

    那天,我和苏老二自然都顺利地过了康素贞的关口。

    第一节老师讲的是《草原英雄小姐妹》,当讲到玉荣把公社的羊羔抱在怀里暖它,正动情时,全班学生都被感动了,都聚精会神地听讲,教室里鸦雀无声。

    “唧……”,一声长长的马知了叫声打乱了教室里的秩序,大家都朝那声音发出的地方望去,一下子看见苏老二在昏昏欲睡中被马知了的叫声惊的目瞪口呆。

    “交出来”!这时康大妞老师已站在了苏老二面前:“中午没睡”?

    苏老二自然不敢抵赖,毕竟物证太扎实,他把俺俩中午的一切活动,“竹筒倒豆子”般的一下子说了出来。

    结果我和苏老二被康素贞拧着耳朵,“请”到教室门外晒太阳。

    在门外苏老二问我:“你不是说这马知了是哑巴”?

    “教室外面是哑巴,教室里面不是哑巴”。

    苏老二说:“啊,半年是这样?”他如梦方醒。
本章结束
一定要记住丫丫电子书的网址:www.shuyy8.cc 第一时间欣赏《苏家屯的变迁》最新章节! 作者:伊人李所写的《苏家屯的变迁》为转载作品,苏家屯的变迁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苏家屯的变迁最新章节,而丫丫电子书又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苏家屯的变迁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苏家屯的变迁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丫丫电子书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苏家屯的变迁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苏家屯的变迁介绍:
《苏家屯的变迁》,70万字左右。

60年代初,山村苏家屯,出身卑微,人单势薄的苏老二,与队长的千金康素贞同年同月同日生,在推荐上高中的时代,他没有资格上高中,而上了高中的康素贞却因对苏老二的暗恋中途辍学。两人恋爱的过程,极具凄美,终因“改革开放”的春风,怒放了两人爱情的花朵。
在“改革开放”年代新旧两种思想的碰撞中,作品用事实证明了农村宗族势力的野蛮和强大,同时也证明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改变命运中的强大动力。
作品通过康苏两家不同社会背景所产生的矛盾,从苏家屯风物的变迁等,反映了中华民族每前进一步的艰辛,反映了任何社会都需要不断地“改革”才能进步的道理,更反映了那个年代各色人等的处世哲学,以及“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必然性和不完美性。
康素贞和苏老二等人从“童年、少年”到“青年、中老年”的过程,反映了康素贞的善良纯洁和苏老二的刚正不阿。
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悲喜交加,笑中有泪,泪中含笑,弘扬了真善美,有鲜明的思想导向。
主人公的人生,同时也是那个时代芸芸众生的人生缩影,清晰地再现了50、60、70后丰富的苦乐年华和奋斗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