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电子书 >> 其他小说 >> 苏家屯的变迁TXT下载 >> 苏家屯的变迁章节列表 >> 苏家屯的变迁最新章节

第一百零一章,蝎子尾巴马蜂针

作者:伊人李 下载:苏家屯的变迁TXT下载
    第二天还是翻红薯秧儿,地点挪到山脚下的四亩地了。

    去地的路上,还是薛老喜像赶羊一样赶着我们。好不容易来到地里,薛老喜用毛巾擦擦额头上的汗说:“你们都听着,一个人五行儿,谁翻到头儿谁走?翻不到头,‘热死’也不准回去”。

    一会儿又听他吆喝:“都听着,发现地里有石头都给我扔到路上,不能叫它在地里耽误庄稼生长”。

    因为这回他看的严,大家都没机会在地里打滚了,心里都想,薛老喜咋不去解手呢?

    弯腰弯的太难受了,我们便站起来朝路上扔石头,没有捡到石头的,也随便在地上挖一把湿荫萌的土,用两手握成一圆球状,然后朝路上扔去,我们用这样的方法发泄对薛老喜的不满和缓解肢体的僵硬。

    最终还是被他发现了:“往路上扔啥土嘞?那土都是喂出来的油土,把它扔出去可惜的很,再发现扔土的再加两行红薯秧儿”。

    一片的沉寂,谁也不敢扔土了。

    小孩子耐不住寂寞,总是要想办法捣乱的。

    一会儿,听见有人走动的声音,我瞥一眼,见是苏老二,知道他又要去推屎屙尿了。

    “唉唉唉,你去哪儿?”薛老喜问。

    “下地”。

    “去弄啥”?他又问。

    “弄啥?管天管地,你还管人的屙尿放屁?”苏老二振振有词。

    薛老喜伸伸脖子咽了口唾沫。

    我们几个人互相递个眼色,打算按次序到下地偷懒。

    --------

    突然听见下地的苏老二一声尖叫,随后便娘呀爹呀的喊开了。

    “老疼啊,娘呀,救救我吧……”。

    听见那凄惨的叫声,地里做活的人都不做了,跑到下地看究竟。

    下地是薛家的老坟,老坟的一边种了几棵桐树,树下有一堆平时犁地时捡出来的石头,正值盛夏,树荫重重的正好乘凉。

    我看见苏老二裤子还没提起来,露着白屁股躺在地上打滚儿。

    “不知叫啥蛰住了呀!老疼啊……”,看的出,他疼的连屁股都不敢摸。

    康素贞连忙退了回去,我们几个人随薛老喜到下地,看见苏老二疼的满头大汗。

    “咋着一回事”?薛老喜没好气地问。

    “唉呀,我的娘呀,可是快疼死了呀!我一碰那石头,不知道是啥照住我的屁股蛰开了,疼死我了呀……”,苏老二一边哭,一边诉说。

    薛老喜站在那里咬着牙:“你不是屙嘞?你是碰那石头弄啥嘞?”

    苏老二还是哭,不回答。

    “说呗,碰石头能屙出来?日你娘想起来嘞,你偷着懒吧还脱裤子嘞,蛰死你不屈”!薛老喜一个劲儿的日瓜苏老二。

    苏老二片刻的止哭,又大声嚎啕起来。

    “都上去吧,这没门儿,叫那毒串串都好受点了”。薛老喜招呼我们上去。

    那一会儿,真叫石狮子的屁股-------没门儿了,任凭他在下地哭喊。

    康素贞对我说:“你下去吧,给他背上来让咱看着他”。

    ······

    我蹲在苏老二的身边试着把他的裤子往上提,提一下他叫唤一声,整个屁股都肿的明晃晃的。

    “好点没有”?我问。

    “一点也没好,疼死了,疼死去蛋····”,苏老二满头大汗地吆喝。

    我看一半会儿也止不了疼,在他身边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就朝那堆石头堆走去,我掀开那几块石头,看见最后一块儿石下,七个大蝎子在跃跃欲试。

    苏老二是坐住蝎子窝了呀!
本章结束
一定要记住丫丫电子书的网址:www.shuyy8.cc 第一时间欣赏《苏家屯的变迁》最新章节! 作者:伊人李所写的《苏家屯的变迁》为转载作品,苏家屯的变迁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苏家屯的变迁最新章节,而丫丫电子书又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苏家屯的变迁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苏家屯的变迁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丫丫电子书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苏家屯的变迁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苏家屯的变迁介绍:
《苏家屯的变迁》,70万字左右。

60年代初,山村苏家屯,出身卑微,人单势薄的苏老二,与队长的千金康素贞同年同月同日生,在推荐上高中的时代,他没有资格上高中,而上了高中的康素贞却因对苏老二的暗恋中途辍学。两人恋爱的过程,极具凄美,终因“改革开放”的春风,怒放了两人爱情的花朵。
在“改革开放”年代新旧两种思想的碰撞中,作品用事实证明了农村宗族势力的野蛮和强大,同时也证明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改变命运中的强大动力。
作品通过康苏两家不同社会背景所产生的矛盾,从苏家屯风物的变迁等,反映了中华民族每前进一步的艰辛,反映了任何社会都需要不断地“改革”才能进步的道理,更反映了那个年代各色人等的处世哲学,以及“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必然性和不完美性。
康素贞和苏老二等人从“童年、少年”到“青年、中老年”的过程,反映了康素贞的善良纯洁和苏老二的刚正不阿。
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悲喜交加,笑中有泪,泪中含笑,弘扬了真善美,有鲜明的思想导向。
主人公的人生,同时也是那个时代芸芸众生的人生缩影,清晰地再现了50、60、70后丰富的苦乐年华和奋斗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