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电子书 >> 历史军事 >> 大宋文华集TXT下载 >> 大宋文华集章节列表 >> 大宋文华集最新章节

第75章·地理课业

作者:姬子梦 下载:大宋文华集TXT下载
    对于姬长卿布置的作业,陈谨已经习惯了,倒是夭夭很是惆怅。

    以她贫乏的字典和现有的知识,那怕她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如何治理黄河?

    黄河治理本就是华夏民族探讨的千古难题。

    自古以来,黄河流域不断遭受超乎想象的洪水灾害。正如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所言:“甚哉,水之为利害也。”

    直到近代,黄河仍旧平均每三年就有两次决堤。若干次灾难性的洪水重新绘制了地图。

    在冲破堤岸之后,黄河可能再也找不到重回旧道之路:一场大洪水造就的内海,会冲出一条通往海岸的新河道。

    自公元前600年以来,黄河已经发生了几十次这样的变迁,其中有八次可以归为“大变迁”。这意味着,注入海洋的河流可能离它先前的位置有几百公里远。

    春秋时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人们总结治水的规律,得出了疏导和筑坝相结合的方法。这种方法一直延续上千年。汉朝人发现,筑坝也不是解决黄河水患的最好方法。筑坝之后,黄河之中的泥沙越积越多,导致河坝越筑越高,最后黄河部分河段成为高出地面的“悬空河”。一旦遭遇水患,河水一旦冲破堤坝,周围就会变成一片泽国。

    提起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地上河”,人们可谓是深恶痛绝,一旦决堤,危害极大。其实,“地上河”早在西汉末期就已经形成了,在东汉永平12年(公元69年),黄河在河南地区发生决口,导致河道南移,给沿岸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于是,汉明帝立即派出王景和王吴两位大员,赶赴河南地区进行治水。

    王景和王吴抵达河南后,对黄河决口进行了详细的勘察,最后拿出了治理方案,分别是疏通河道、修筑堤坝、建立水门等措施。其中,最要紧的就是修筑堤坝。

    因为黄河携带泥沙量特别大,已经形成了“地上河”,而进入汛期后,黄河水量暴涨数十倍,泥沙量也相应剧增,如果按照以前的堤坝形式进行修筑,不仅劳民伤财,而且进入汛期后又将重蹈覆辙,徒劳无功。因此,王景决定修筑双重堤坝,将黄河水从内堤的上游水门放出,经过外堤的阻挡,再从下游的水门中回流到黄河中。

    这个工程虽然繁琐,耗资巨大,但它的好处却是能将黄河所携带的泥沙大量堵截在内外堤之间,这样一来,既加固了堤坝,使之更加牢固,又延缓了泥沙堆积而抬高河床,对“地上河”情况有一定的缓解。

    正是王景、王吴等人的这个创举,让黄河在之后800多年的岁月里,都没有发生过重大决口,河道也保持在相对平稳的状态中,可谓是利在千秋。

    次日天气稍微凉快一些,考虑到桃园条件落后,姬长卿便让张嬷嬷回陈府赡养,当然最主要还是每十日的讲义也该送给陈盛泽了。

    陈盛泽下课之后,兴高采烈的回到书房,随即打开玄玉儿抄录来的讲义,并附上这十日的课业。

    姬长卿的课业很少,基本上只有上新课时,他才会布置作业,剩下的多是评讲学生的课业、解答疑惑,等学生学会这堂课后,他才会讲新的内容。

    陈盛泽迫不及待的翻阅姬长卿的点评过的课业,待一一详阅后,陈盛泽方才仔细回味自己此前的答题思路,结合梓州书院夫子们讲的知识。

    陈盛泽便让书童罄钟研墨,他要赶紧记录下现在的体悟时。

    等他记录好体悟时,随身婢女和张嬷嬷已经将饭食送到了书房。

    “泽哥,又不好好吃饭?这样可不好,姬夫子常识要饮食也律,学习有度,这才不至于害了眼睛。”

    对于张嬷嬷说道的,陈盛泽连忙点头答应:“嬷嬷,盛泽知道了,子曰:学而不思则罔。盛泽想趁这难得的学习时间,想赶紧巩固自己的体悟,也好精进学问,不负夫子们的教诲。”

    对于懂事的陈盛泽,张嬷嬷一向宠爱,知道自己说不过他:“好了好了,知道我们泽哥学问好,这不这幅做派都快有书院夫子们风范了。”

    张嬷嬷一边为陈盛泽盛舀饭食,一边为他收拾好书桌。

    陈盛泽一边吃着饭,一边让罄钟为托举讲义,他时不时放下手中的饭食,眼神不时闪烁着光芒。

    张嬷嬷看在眼里,却心里为陈盛泽勤奋好学的变化感到自豪和欣慰,但她又很是担忧,陈盛泽这样废寝忘食的学习,不知会不会坏身体。

    这一顿饭,吃了四十多分钟,陈盛泽将讲义看完,这才又扒拉几口,将饭吃完。

    等吃完饭,陈盛泽又要完成今天书院夫子布置的课业。

    等做完书院的课业时,此时天已经黑了,张嬷嬷生怕陈盛泽因为光线不好,用眼看书,伤了眼睛,于是便让点了牛油蜡烛,还时不时地亲自来挑弄灯光。

    戍亥之交,陈盛泽这才堪堪完成了书院的课业,正要去细细翻阅讲义时,张嬷嬷却是来了书房。

    自家泽哥的习惯,她还是知道的:“泽哥,夜已深了,明天还要上学,早点歇息吧。”

    陈盛泽想了想:“可是……”

    “泽哥,请哥顾好自己的身体,学习虽然重要,可它却没有泽哥的身体重要,玄玉儿抄的讲义又不会飞等明日再看吧。”

    陈盛泽最终还是拗不过张嬷嬷,只能悻悻在张嬷嬷的监督下,回到自己的房间。

    陈盛泽睡觉很不踏实,张嬷嬷起了几次,为他盖好被子,这才回去睡觉。

    次日卯时,张嬷嬷便早早洗漱完,吩咐下人为陈盛泽准备朝食,笔墨、书具。

    等陈盛泽醒来时,张嬷嬷又亲自检查了好几次,这才放心让书童马夫送陈盛泽到书院。

    在马车上,陈盛泽一边闭目养神,一边仔细听着罄钟将这次的课业题目。

    陈盛泽没有想到,夫子竟然会布置治河这种难题。

    简单想了想,陈盛泽发现自己好像也不懂治河,不如去书院问一问夫子们,看看他们的答案会不会对自己有所启发。
本章结束
一定要记住丫丫电子书的网址:www.shuyy8.cc 第一时间欣赏《大宋文华集》最新章节! 作者:姬子梦所写的《大宋文华集》为转载作品,大宋文华集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大宋文华集最新章节,而丫丫电子书又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大宋文华集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大宋文华集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丫丫电子书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大宋文华集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宋文华集介绍:
姬长卿,刚刚论文答辩,迫于当前复杂的就业形势,他骇然选择山区支教,来到了广阔荒凉的西北地区,听说学校听说他选择到最贫苦的地区支教,于是赠送了他一台笔记本电脑,他在夕夕、二手市场上又淘了几件旧货,收拾好行装便出发了。
可那知竟在路上遇到意外,再睁眼时已经来到了不知名的地方,待找到人烟时,这才发现自己来到北宋时期。
此时贪慕虚荣的宋真宗刚刚驾崩,年幼的宋仁宗还活在太后刘娥的强势下。
他该如何在这个世界活下去,又该做什么呢?
来到大宋,他不想参与这个时代,可历史的浪潮却一次一次将他卷入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