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电子书 >> 历史军事 >> 大宋文华集TXT下载 >> 大宋文华集章节列表 >> 大宋文华集最新章节

第76章·治河?

作者:姬子梦 下载:大宋文华集TXT下载
    陈盛泽来到书院,梓州童学之中,纷纷向陈盛泽见礼,陈盛泽也一一还礼。

    陈盛泽是梓州书院的名人,虽然他年纪还小,可在梓州书院之中,他的勤奋和巧思的确让许多人耳目一新。

    就连梓州书院的的夫子、山长都认为陈盛泽是梓州府百年不出的人才。

    只可惜他家是商贾出身……

    就在书院山长郭允厚认为他多半有几分才干,为着他出身商贾之家感到惋惜的时候,陈盛泽已经迎着清晨的日光进入梓州书院,陈盛泽已经开始带着一众同窗诵读《论语》。

    梓州书院是梓州官学,由梓州权知州管理。

    宋承唐制按地方行政区域建学。

    宋代地方行政分路、州(府、军、监)、县三级。

    由于路不直接设立学校,仅设学官以管理所属州、县的学校,而府、军、监又不常设,故地方设立的官学,仅有州学和县学两级。入学名额、没有详细规定。

    学校管理制度逐渐建立,如教学制度、考试制度、奖惩制度以及向上一级输送生源的贡士制度等都逐渐完善起来。

    学校分布地区日广,从中原地区向长江以南发展,并在边疆少数地区设立番学,如两宋在贵、湘侗族聚居区设校。

    地方的科技教育和武学教育在唐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如医学、画学的设立。

    地方教育的兴衰在各个时期,各个地区的兴起和发展很不平衡,它与皇帝的重视、政治统治力量的强弱,州、县守令对教育的态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梓州书院就坐落在文香巷不远的一条街道上,不是商铺密集的街道,因此环境还算清幽,灰瓦白墙的围起来,一片竹林,一片杏林,就几乎是整个书院的全部风景了。

    书院之中传来诵读声,就连路过书院的贩夫走卒走路时,也不免小心掂着脚尖。

    梓州书院有学子一百二十八名学子,童学有两百三十九人。教书的夫子有十七名,其中包括书院的山长郭允厚,就比例而言师资力量可谓梓州之最,郭允厚本身就是梓州府人,早年中过科举,后又当过几年地方官,因瞧不惯朝中阿谀奉承的风气,后辞官归乡隐居,梓州权知州与其乃是故交,当出任权知州时,权知州第一时间便想到了这位故交。另外也有两位是高薪聘请的有过为官经验的权知州,共同教导梓州学子。

    除了老师跟学生,此外还有厨娘、杂役之类的下人十数人。

    梓州权知州对梓州书院是花了大功夫的,可惜或者是这些夫子大多平庸之辈,虽然才学足够,但梓州书院一直并未成绩不是很理想。

    梓州书院的这帮学生恰巧都资质愚钝,导致书院一直没出什么成绩,近几年来并未有人考中科举。

    而近年些年,才学文章写的可以的苏律也整日留恋于青楼瓦舍,大有荒废学业之势。

    梓州书院,培养的人,大多科举无望,自能靠着祖上的基业苦熬。

    还有部分人,竟然沦为到街头贩卖字画为生,这让身为梓州书院山长的郭允厚自感脸面无光。

    如今梓州书院出了一个神童,梓州书院自然要倾尽全力培养。

    梓州书院教的大多以儒家经典为主,偶尔也教授礼、乐、算学之类的。

    在梓州研习经典大儒,大多不愿意来官学授课,他们大多都有自家的私学。

    中午午休时,陈盛泽趁着午休,来到山长的宅院,恭敬地朝着山长行了礼。

    “陈盛泽见过山长!”

    郭允厚见到是陈盛泽来访,将手中的书本一放,便笑道:“盛泽快来。”

    陈盛泽进入山长的书房后,恭敬地朝着山长行礼:“学生午休前来,叨扰山长午休……”

    陈盛泽话音未完,郭老师厚哈哈笑道:“盛泽啊!你小子无事不登三宝殿,今日又有什么问题呀?”

    “山长,学生有一问,想请教夫子。”

    郭允厚不由暗自哭笑,点头示意道:“你且说来听听!”

    “学生近来翻阅史册,发现自古以来治河便是朝堂大事,所以学生想请教一下治河之道。”

    自古以来治河从来都是大功业,海晏河清!这可是媲美大禹的功业,是使害河变得浑浊之后所有的帝王、文臣共同的梦想。

    郭允厚此前也曾到过开封,也见过汹涌澎湃的黄河。

    开春时节,冰雪融化开河的时候,但见汹涌的黄河水携带着大量的泥沙、冰块从上游以万马奔腾之势向下游砸下来。

    而汴京地势平坦,黄河泥沙每每到了这里就会淤积起来,朝中曾有人上书,建议先帝疏通河道,修固河堤,可疏通河道,花费甚巨,所以先帝并未采纳,此事也就草草了之。

    可朝中也有人说,倘若一次性的融冰下来的过多,而下游的冰还没有融化干净就会在河道里筑起一道冰浔,最后造成一种颠覆性的后果。

    可治理黄河本就是一件大事,且每年朝中治河都需要投入大量钱财,可收效甚微。

    黄河虽是华夏文明的起源地,可它却从来就没有让华夏百姓省心过,宋朝治河,只是一味地加高河堤,这不过是那漏堵那,总是这样堵根本就不是办法,总有一天淤积的泥沙会抬高河床,当下游地势比上游还高的时候,就是黄河崩溃的时候。

    介时将会导致上百万的开封百姓……

    “盛泽啊!关于治河,我也不甚太懂,不过我朝之中曾有一位建议曾上书先帝治河之策,此事我也曾听过,只是未曾在意,不过盛泽既然问起,待我修书几封,等问问看如何?”

    陈盛泽闻言,眉色稍喜,连忙行礼道谢:“多谢山长。”

    陈盛泽与郭允厚商谈了一阵,随即又问了他最近在学业上的困惑。

    陈盛泽向锅允厚求教了些问题,郭允厚为其详细解答了一些问题。

    待到半个时辰后,陈盛泽又匆匆赶回前院上课,没有午休,虽觉得有些困倦,但还是强撑着听课。

    待到夫子下课,陈盛泽方才草草用过餐。
本章结束
一定要记住丫丫电子书的网址:www.shuyy8.cc 第一时间欣赏《大宋文华集》最新章节! 作者:姬子梦所写的《大宋文华集》为转载作品,大宋文华集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大宋文华集最新章节,而丫丫电子书又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大宋文华集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大宋文华集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丫丫电子书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大宋文华集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宋文华集介绍:
姬长卿,刚刚论文答辩,迫于当前复杂的就业形势,他骇然选择山区支教,来到了广阔荒凉的西北地区,听说学校听说他选择到最贫苦的地区支教,于是赠送了他一台笔记本电脑,他在夕夕、二手市场上又淘了几件旧货,收拾好行装便出发了。
可那知竟在路上遇到意外,再睁眼时已经来到了不知名的地方,待找到人烟时,这才发现自己来到北宋时期。
此时贪慕虚荣的宋真宗刚刚驾崩,年幼的宋仁宗还活在太后刘娥的强势下。
他该如何在这个世界活下去,又该做什么呢?
来到大宋,他不想参与这个时代,可历史的浪潮却一次一次将他卷入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