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电子书 >> 历史军事 >> 春秋鲁国风云TXT下载 >> 春秋鲁国风云章节列表 >> 春秋鲁国风云最新章节

第422章 孔丘办学:孔子收弟子的标准,真的是每人十块腊肉?

作者:千里草人 下载:春秋鲁国风云TXT下载
    公元前526年,经过深思熟虑的孔丘终于迈出了很重要的一步:辞职,创业!

    孔丘的创业,就是讲学。

    一开始,孔丘只是到人多的地方与人们讨论时事。

    这相当于郑国的乡校,大家聚集起来,针砭时弊,互相交流。

    这个大家,主要的是象孔丘这样的没落贵族。都读过书,都有学问,都忧国忧民,都流着源于高贵的祖先血统,是一批士人。

    在这批士人中,孔丘凭着渊博的知识,尤其是其对礼制的精湛研究,让大家对孔丘刮目相看。

    很多场次的自由辩论下来,二十来岁的孔丘已经成了公认的知书、达礼、通乐型人才,大家都很服他。

    其中有一个人,孔丘早在多年前就知道他的大名了,曾点。

    那位曾经在鲁国第一号人物季孙宿去世时,居然跑到季府门口放声歌唱的鲁国狂士,此时见孔丘毅然辞去季氏家臣之职,加上孔丘知识渊博,对孔丘非常佩服。

    “仲尼,您饱读诗书,见识远在吾等之上,晳心悦诚服,请收晳为弟子吧。”有一天,曾点诚恳对孔丘道。

    孔丘心念一动,对啊,如果自己身边有一批象曾点这样的学生,再通过这些学生将自己的理念宣扬出去,假以时日,鲁国定会兴起克己复礼之风。

    孔丘欣然应允,但他还是谦虚对曾点道:“其实丘的学问还有很多不足,还需要学习,那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交流吧。”

    就这样,曾点就成了孔丘的早期学生之一。

    孔丘的学堂就是自己在阙里的家。这样的学堂,由于是私人所办,所以被称为私学。

    孔丘,就成了当时较早兴办私学的人之一。

    当然,曾点的故事,我们在前面基本作了介绍。后来,曾点让儿子曾参也拜孔丘为师,曾氏父子同学于孔子,一时传为美谈。

    还有一位叫冉耕的小伙子,祖上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十子季载,周武王的同母兄弟,中华姓氏中冉姓的得姓始祖。

    三监之乱平定后,周成王将季载封到冉地,建立冉国,即今山东定陶。

    冉国国君冉季载治国有方,与周边诸侯列国睦邻相处,其德行远播国内外。

    当然,与当时大多数周武王的兄弟一样,季载并未在冉国上班。

    他在周公旦的推荐下,担任了大周王朝的大司空一职,掌管大周王朝的水利、营建等工程事项,为大周王朝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季载去世后,冉国却未能发展起来。到了春秋初期,冉国已经非常弱小了。

    据说,冉国为了攀附当时势头正猛的郑国,积极交好郑国,但却掉进了郑国为冉国挖的一个深坑。

    当时郑国国君郑武公凭着自己在大周王朝卿士之职,四处扩张,早就看上了冉国。

    为了吞并冉国,郑武公使出美人计,让冉国国君娶了郑国公族女子。然后,以冉国严重违反大周王朝同姓不婚礼制为理由,出兵灭了冉国。

    当然,这样的故事缺乏考证,但冉国极有可能是被郑国所灭的。

    聃,以形通“冉”,又以音通“丹”,所以史料所记载的聃国、冉国、丹国都可能是同一国,即冉国。

    郑国在春秋初期,一口气吞并“东虢、郐、鄢、蔽、补、丹、依、弢、历、莘”这十邑,正有一个丹国。

    郑国灭了冉国后,将冉国故地封给郑国公室子弟。冉国后人以国为氏,这便是冉氏渊源之一。

    到后来,即公元前658年,楚国攻占了冉邑。当时冉邑大夫就叫聃伯,兵败被俘。

    种种迹象表明,冉国是被郑国所灭,但后来其故地又落入了楚国之手。

    国家不够强大,当然只能走向灭亡。

    冉国被灭后,国人四处流散,有的到了南方的沈国,有的到了齐国、宋国、鲁国等周边列国。

    冉耕是鲁国郓城人,即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冉堌镇人,姬姓,冉氏,名耕,字伯牛,出生于公元前544年,比孔子小七岁。

    对了,孔丘现在几岁?

    到公元前526年时,孔丘26虚岁,冉耕应是19岁。

    冉耕早就听说了孔丘,知道这是一位国君都亲自送鱼以祝贺生子的贤人,知道孔丘为求父母合葬在五父之衡停棺打听父亲墓地,也知道孔丘在儒术方面非常有成就。

    年轻的冉耕,与孔丘一样,祖上极其显贵,但如今没落为士。

    不管如何,大家仍旧都是贵族。既然是贵族,那自然得有贵族的风范。

    这个风范,应该就是知书达礼。

    孔丘的知书达礼在当时被广泛流传,冉耕听说孔丘在曲阜阙里开办私学,就慕名前往,拜孔丘为师。

    对了,孔丘辞去了在季氏家族的工作,当了专职老师,难道不收学费吗?

    当然收的,否则岂不是要饿死?

    据说,孔子的学费为束修,据说是指十条腊肉。那意思就是只要有人给孔子十条腊肉,孔子就收其为学生了?

    至少笔者不这样认为,虽然孔子后来自己说,只要束修即可招为学生,并认真教育。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教诲焉。”

    但笔者认为,孔子这话的意思就是,关于学费多少无所谓,哪怕因为经济困难,只是一点点,如十块腊肉,自己也会认真教导的。

    如果真按一学生十块腊肉标准收费,整个孔府,岂不是堆满了腊肉?

    还有,当时又不是象现在的家教一样,每小时多少学费,或者每天每个月多少学费。

    一旦成为孔子的学生,那是终身制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据说孔子明码标价,要求学生给自己的学费是三块腊肉。

    当时有学生就觉得老师钻到铜钱眼里了,问为何非得要收学费,对有些困难的学生难道不能减免学费吗?

    孔子严肃道:连三块腊肉都不舍得的人,你指望这种人会传播我的思想吗?

    这个故事应该是杜撰的。

    而且可以相信的是,并非谁都有资格成为孔子的学生。学生选择老师,老师当然也要选择学生。

    对一些意志不坚定、不愿成为儒家弟子的学生,相信孔子先生也不屑教导。

    孔丘办私学,收学生,象冉耕这样的好学生,孔丘当然是很高兴成为其老师的。

    冉耕对老师的学说是真学真信真用,而且从中受益良多。

    到后来,他把自己的两位兄弟冉雍和冉求都引入孔门,一家三兄弟都成为孔子的学生,也是一桩美谈。

    必须注意的是,在孔子的三千儒家弟子中,冉氏三兄弟的地位非常高,我们在后面有机会慢慢讲来。

    好了,现在就让孔子慢慢办学吧。

    对了,有人要说孔子是三十岁才开始办私学,因为孔子说过他自己是三十而立,这个立就是指自己创业办学。

    也许可能差不多吧,我们不争论。
本章结束
一定要记住丫丫电子书的网址:www.shuyy8.cc 第一时间欣赏《春秋鲁国风云》最新章节! 作者:千里草人所写的《春秋鲁国风云》为转载作品,春秋鲁国风云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春秋鲁国风云最新章节,而丫丫电子书又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春秋鲁国风云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春秋鲁国风云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丫丫电子书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春秋鲁国风云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春秋鲁国风云介绍: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
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云,为我们贡献了大量姓氏、成语、典故、战役、习俗、古迹、礼仪等等历史文化。
创造鲁国春秋历史文化的各大家族和历代名人,他们从哪里来,最后走到了哪里,经历了哪些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扼腕叹息的人生,诡谲复杂的算计、荡气回肠的战役、肃然起敬的先人,总那么吸引人,总令人掩卷而思,甚至,令人向往。
作者在参阅了大量史料基础上,本着尊重史料的原则,将一些战役、事件的过程小说化,努力将当时的历史事实连贯起来,以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展示那段璀璨的春秋历史。
所有的故事,都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如果您有兴趣了解这段历史,那就读读这套《春秋列国风云》系列之《鲁国风云》吧,真的很有意义,绝不辜负拨冗阅读的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