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电子书 >> 历史军事 >> 春秋鲁国风云TXT下载 >> 春秋鲁国风云章节列表 >> 春秋鲁国风云最新章节

第423章 郯子来朝:郯子是如何介绍古代官学文化的?

作者:千里草人 下载:春秋鲁国风云TXT下载
    当然,此时的孔丘与曾点的关系算是亦师亦友,互相之间彼此欣赏,在很多问题上往往意见一致。

    一开始的讲学,孔子是开放式的。只要想听他讲学,谁都可以去听。这就是传道。

    听孔丘讲的有道理,就多听几回。多听了几回后,就选择拜孔丘为师。

    有了学生,孔丘就不单单是仅仅讲学了。

    他对自己看重的学生,总是毫无保留地将相关知识倾囊而授,这就是授业。

    此外,还要把大量的精力用于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上,这就是解惑。

    传道,授业,解惑,这便是师者。

    孔丘成了老师,他渊博的知识让人们对他越来越尊敬,人们开始尊称他为孔子。

    子,并非是儿子、公子的子,而是那个时候对人的尊称。

    春秋时期,人们对老师或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尊称为子,如老子、孔子、墨子、荀子、晏子、管子等等。

    孔子一开始的学生并不多,但听众不少。

    孔子并不着急,他着急的是自己的学问还不够高。所以,只要有机会,孔丘就虚心向人求教。

    这一次,孔子决定去拜访一个人,一个外国人,郯国国君郯子。

    孔子以前认识郯子?

    不不不,孔子听说郯子在国君面前讲了一番关于鸟官的理论后,对郯子非常神往,他决定就相关知识向郯子请教。

    郯子这种东夷性质的诸侯,居然还有高深莫测的理论知识?

    原来,公元前525年秋,郯国国君郯子赴鲁国朝见,鲁昭公依礼安排了酒宴接待。大家一边喝着酒,一边交流着国际时势。

    鲁国执政上卿叔孙婼突然问郯子:“婼听说,少皞氏一直以来是以鸟为官名,这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鲁国大兴礼仪文化学习之风后,执政上卿叔孙婼也孜孜不倦地认真学习,当他在读有关史料时,发现远古少皞氏少部落所任命的官员,一律以鸟为官名,非常感兴趣。

    但翻遍了鲁国国家图书馆,也没找到更具体的相关知识,此时见郯国国君郯子来鲁国,就请教郯子。

    之所以要请教郯子,那是因为郯国的祖上,正是少皞氏。

    少皞氏是黄帝之子,也称为金天氏,是己姓鼻祖,被封在山东一带。甚至鲁国曲阜,最早也是少皞氏部落的势力范围,以前还被称作少皞之墟。

    郯子恭敬答道:“先祖少皞氏以鸟为官名,是有传承的,这是以便于纪事为目标而设置官员。

    远古时期,以什么为纪事,就以什么为官员,这是一个传统。

    黄帝时,以云纪事,故各官之长以云命名;炎帝时,以火纪事,故各官之长以火命名;共工时,以水纪事,故各官之长以水命名;太皞时,以龙纪事,故各官之长以龙命名。

    先祖少皞挚即位时,有凤鸟来贺,故少皞决定以鸟纪事,从而各官之长以鸟命名。”

    鲁昭公听得非常有意思,就问道:“请讲详细一点,当时到底用了哪些鸟为官名?”

    郯子道:“回鲁侯,当时少皞以凤鸟为历正之官,以玄鸟为司分之官,以伯赵为司至之官,以青鸟为司启之官,以丹鸟为司闭之官。”

    见鲁国君臣听得面面相觑,郯子又介绍道:“此外,以祝鸠为司徒之官,以鴡鸠为司马之官,以鸤鸠为司空之官,以爽鸠为司寇之官,以鹘鸠为司事之官。再以下,就以五雉为工正之官。”

    鲁昭公听得哈哈大笑,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道:“大家对号入座一下,看看自己是什么鸟?”

    季叔诺笑道:“依国君之言,看来婼是两个鸟,祝鸠和爽鸠。叔孙是鴡鸠,孟孙是鸤鸠,子叔大夫是鹘鸠。”

    顿时,一片哄笑。

    郯子心里叹了口气,微微摇了摇头,对鲁昭公道:“鲁侯,自颛顼以后,再也没有远来的祥瑞,故以祥瑞纪事并作官名的传统,就中断了。如今,鲁侯以贵国公卿大夫以鸟官对号入座,恐怕不妥。”

    鲁昭公不由面红耳赤,连忙端起酒杯:“喝酒,喝酒。”

    郯子在鲁国君臣面前关于鸟官的言论,很快传到了孔子耳朵。

    孔子以前对于以祥瑞纪事并以此作官名有所了解,但仅仅是有所了解而已。

    孔子之所以有所了解,并不是指亲自去郯国考察过,孔子一直在曲阜,居住在阙里,还没有外出历练过,对郯国更是知之甚少。

    由于曲阜本就是原少皞部落的势力范围,是少皞部落民众的栖息之地,少皞之墟,当然会有其后裔世居于曲阜,或多或少知道一些关于以鸟为官名之事。

    但由于历史年代相隔久远,且无任何文史资料留下,代代口口相传的东西,又不是时代主流,结果传到后来就大变了样。

    如今,听说有一位精通远古时代以祥瑞纪事并作官名的人到了鲁国,孔子立即决定前去拜访。

    求知若渴,正是年轻的孔子老师最伟大的品质之一。

    当然,令孔子决定去见郯子的另外一个原因,是郯子与孔子一样,都是至孝至善之人。

    孔子很小的时候,就听闻了郯国有一个关于孝道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正是这位到鲁国朝见的郯国国君郯子。

    据说,郯子还是世子的时候,父母居然同时得了一种奇怪的眼病,据医巫讲必须要用新鲜的鹿奶洗眼,才有可能治好。

    郯世子是一位生性极其善良又奉献孝道的人,他亲自赴深山老林为父母采集鹿乳。

    一般的人采集鹿乳是捕杀母鹿,从母鹿身上挤鹿乳,但这样一来,必然导致小鹿会失去母鹿而夭折。

    郯世子不忍心,居然披着鹿皮混进鹿群,以趁机偷偷挤奶。

    据说有一次郯世子正混在鹿群中欲取奶,突然发现一个猎人正举箭朝向自己,惊出了身冷汗,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冶眼病的实情对猎人讲了。

    猎人不由对这位至孝的郯世子深为感动,以鹿乳相赠,并护送他出山。

    经猎人之口,郯世子“鹿乳奉亲”的故事就这样流传开了,后来经人加工,就成了中华传统二十四孝之一。

    郯子不但是一位孝子,当了郯国国君后,以仁德治国,百姓咸服,郯国民风淳朴,这令孔子对郯子非常敬佩。

    如今,郯子到了鲁国,孔子当然要见一见这位举世闻名的贤者。
本章结束
一定要记住丫丫电子书的网址:www.shuyy8.cc 第一时间欣赏《春秋鲁国风云》最新章节! 作者:千里草人所写的《春秋鲁国风云》为转载作品,春秋鲁国风云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春秋鲁国风云最新章节,而丫丫电子书又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春秋鲁国风云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春秋鲁国风云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丫丫电子书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春秋鲁国风云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春秋鲁国风云介绍: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
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云,为我们贡献了大量姓氏、成语、典故、战役、习俗、古迹、礼仪等等历史文化。
创造鲁国春秋历史文化的各大家族和历代名人,他们从哪里来,最后走到了哪里,经历了哪些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扼腕叹息的人生,诡谲复杂的算计、荡气回肠的战役、肃然起敬的先人,总那么吸引人,总令人掩卷而思,甚至,令人向往。
作者在参阅了大量史料基础上,本着尊重史料的原则,将一些战役、事件的过程小说化,努力将当时的历史事实连贯起来,以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展示那段璀璨的春秋历史。
所有的故事,都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如果您有兴趣了解这段历史,那就读读这套《春秋列国风云》系列之《鲁国风云》吧,真的很有意义,绝不辜负拨冗阅读的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