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走着,走着,突然又回想起了杜枚的这首诗,它让我感觉到了自然的世界的丰富多彩及人的世界的千姿百态,我想,正因为人世间多姿多彩,所以,有的人适合在刀兵相见的棋盘里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像一股洪流一样毫无质疑的往格子里前行着,体验着人歌人哭的场面;有的人则适合在秋野明幽兰径鸟来鸟去的山色里修自己的道,至于是什么东西可以导致了人与人的千差万别,这倒是我想去追究的。
可真正的现实里,我一直有个问题在脑海里纠缠着,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大多数人喜欢在那拥挤的棋盘里挤来挤去的,这明明都驱同嘛,并不丰富多姿啊,放眼望去,那格子里的长安风雨路,书客昌谷梦啊,都挤了几千年了,明明天大地之大,无处不月明?无处不春花啊,却依然没有多少人愿意跨出那棋盘半步,而走向棋盘之外的那一个无比广阔的天地间呢?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物质的世界随时更新换代着,而我们的价值观念好像从未更改过,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我的脚步无论走到哪儿无论走了多久走了多远,那天涯的角角落落里都能闻到一种淡淡的让人透不过气来的味儿,那是大伙儿为了多挣得几块铜板彼此撕杀的硝烟味儿,这人们啊,万物的尺度都依旧以看得见摸得着用得着的一切为最高准则,为最高的价值,即使有很多人喜欢拜那看不见的神,那也是神能给自家人带来好处啊,而凡事不能立马带来好处的东西,就定义为它们是无价值的,可拜来拜去,大多数人终究还是被打回了原形,却又痛恨自己的原形,又有几个人最终不是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间的?
仔细想想,人们追求那么多那么多多了还想多的有形的东西,是为了什么?往细里想,还不是为了自己的“情感生活”吗?他们却说是为了家庭的奉献,为了光宗耀祖,为了把自己奉献给社会等等,这不也是为了情感吗?正是为了自己的“情感”,所以,追求家庭奉献的时候,追求光宗耀祖的时候,变得如此急功近利,奉行吃人的狼道主义,原本是为了情感,却不知不觉中伤害了更多的情感。
于是,我又得出了一个结论,越是看似的无情的人,在世俗界所谓的得道者,实则是为了得一两个人的心而可以错杀千万人的那一类人;越是说自己悟道的高人的人,却依旧在不断的向外界不择手段掠夺资源的人,实则并没有悟道,根本没有跳出三界,情感的格局依然只限制在那么一小丢丢的人堆里。这样如果被打回了原形,心灵世界依然是有恐惧的,这是恐惧驱使的人生。
当我意识到这点时,才总是提醒自己,我向外拓展,东游西荡的,是为了遇见,是为了开发自己的大脑神经元,总之,我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意识成长。大伙儿可以说这是自私,没关系。
开拓意识,就是把“情感”的格局扩大,扩到无限大无限大大到无边无际时,大到容纳了一切,容纳了光明和黑暗时,这样即使最终打回到原形,也不会有恐惧了。
忘记是谁说的一句话了,他说生命的需要大概分为两种:链接和创造。
我觉得他说的挺对的。
那么我们是靠什么来链接万物呢?答案是:情与感。
情感,到底是什么东西?为什么我觉得它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我为了它,不惜与在这世俗界中拥有很高成就的奉行铁面无情的狼道主义者的高人们唱反调呢?当然,在某些时候高人们的确很高很伟大,你看他们拥有黄金如山堆,城楼如宫殿,跟班的人群从南的尽头排到了北的尽头,从东的尽头排到了西的尽头,也是人们的衣食父亲,救苦救难的菩萨,难道他们还不能代表真理吗?
我的答案是:不能。他们只能代表物质的世界。
物质与情感似一个人的两条腿,这两腿各长一边,并不是长在一起的,所以,都需要花时间照顾好它们,这样一个人才能立得更稳,如果不想做一个瘸子,就不能偏心,需要把有形的无形的一切曾经一直否认的东西给通通的拾起来。那二人成“仁”的世界,就固定了一些人只追求物质,一些人只追求情感,大家都成了瘸子,这就注定了每一个人都是匮乏的,只是匮乏的东西不一样而已,即使为了所谓的“情感”走在一起,也都是带有各自的目的,这里根本没有纯粹的情感,没有大情大爱,也注定了每一个人都是以恐惧驱使的人生,在高空的,害怕打回原形;在地上的,不满意自己的原形。
情感:百科的解释是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
这说明了情感的作用是与外界万物链接的能力,有些链接给我们带来了好的反应,有些链接给我们带来了不好的反应,这种能力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都拥有的。除非他们没有生命气息了,就没有情感了,比如石头,比如枯木,比如已经躺在棺材的人等等,这些没有生命气息的物质,便失去了与其它万事万物链接的能力了,对外界一切的一切刺激毫无反应了,你哭你闹你叫他们都没有反应了,这就不存在情感了。
一个人若失去了情与感的能力,就失去了与万事万物的链接的能力,一旦不能够去链接万物了,那么即使站在黄金堆里,也如躺在棺材里面,有跟没有是一样的。
于此推理:情感,是代表一个人旺盛的生命力,一个人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越灵敏,说明他的生命力就越强,生命力越强,就能链接到越多的东西,看得见的看不见的都能链接得到,这样的生命是无比丰富的。
即使两手空空,看起来什么都没有,也是无有恐惧的。
同理,只有链接到了万物,才可能谈创造啊,有了创造的能力,也就不会担心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了,难道人生不应该是这样发展自己的吗?
那么,既然“情感”是生命力的象征,对生命来说如此重要,为什么生活中大多数人却依然轻视情感,践踏情感呢?认为情感是一种不好的东西呢?
我觉得是现实界里,人们把“情感”的作用给窄化了吧,以为它只是他人的情绪垃圾桶,看吧,那个有情感的人,总是会招惹来一堆堆向他们吐心灵的垃圾的人,吐完了,好心一点的人,扔几块铜板给TA,当作报酬;心肠不好的人,吐完了,就一脚踢翻了那垃圾桶,还嫌弃它太臭了,一点用都没有。
真的,又有多少个人从心底里相信,情感的作用是拿来感应万物,链接万物的呢?然后想着拿感应到的一切再来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的呢?它明明是很贵很贵的,很高很高的,很大很大的,在现实里却只是一个负性情绪垃圾桶作用,想想真可惜。
所以,我觉得,凡是轻视情感的人,都可以把它划分为脑子有问题的人,邪恶的人。某心理学家说过:“善是创造,恶是摧毁”。情感让生命流动起来,便让一个人拥有了创造的能力,那么扼杀情感的人,就是想把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充满生命力的人,变成像木头像石头一样,也许,这些人活着的目的,就是攀比着:看谁更能消灭掉更多人的生命气息,把他们变成对万事成万物失去链接能力的石头人木头人,攀比着谁的手里石头人越多,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这是人性的本能使然,死本能。
如果不发展精神生命,人的本能就是驱下的,是向下堕落的,我慢慢的理清楚了,为什么这么多人崇拜邪恶,把他们示为人中龙凤,人中大神了,自己宁愿作一块木头一块石头,只要腾飞起来的大神能从天上掉点银子下来就行,让他们延续生命,把自己的基因传承下去就OK了,如此,谁会跟银子过不去呢?举目四望,不管是什么人是高人还是矮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个个只要看到了金银财宝眼睛就冒光,话又说回来,已经石化了的人们除了看见银子眼睛冒绿光,而除银子以外的东西与生存无关的一切当然就暗淡无光了,更别说那些无形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那在他们的心中就更不存在了。
以至于只要脚步停留在世俗的大棋盘里,你去追求一些无用的东西,不能当饭吃的东西,他们保定骂你一辈子,蠢货,甚至还会用言语来强调,警告他们的后代不要去沾染这些没有用的东西,那是上面的人骗老百姓的,自小老百姓要学会无情,不要太多情了,只有让我们吃饱穿暖的人,才是好人。反之,让我们去追求一些无用的东西的情啊爱啊什么的人,都是骗子,要离他们远一点。
这样想,冒似很有道理。
我想到了一个名词,叫“内在匮乏”,为什么内在会匮乏?不就是与万事万物链接能力太差了吗?明明这个世间如此丰富,却看不见,听不见,是眼睛瞎了吗,耳朵聋了吗?根本不是。只是被那扼杀他们生命力的妖魔的那几块银子给遮住了眼睛的视线而已啦。
不过,人心不同,他们拜神与我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我如此气愤?我当然气愤啊。因为,这些喜欢天天拜神的人,期待天上掉银子的人,以至于没有时间去丰富他们的内在了,才变得如此匮乏的,都变成鬼了,鬼只能生出鬼,鬼生不出人,鬼老是喜欢去缠那些长得像人的人,他们寻找的最佳目标就是那些情感世界极为丰富的人,把他们“捉”到自己的身边来,捉来,当然,不是为了爱他们,是为了用各手段吸干他们,直到他们生命力消失,变成了鬼,才肯罢休,然后,又去寻找下一个可吸的目标了。
对于一个情感丰富的人,与万物链接能力强的人来说,只要踏进了对外界失去链接能力的“石佬们”地盘里,那真是地狱般的生活从此就开启了,这里有太多的“不能”,要像个死人一样活着,明明还活着,就最好像躺在棺材里的那一种:不能乱逛,不能乱跑,不能乱动,甚至不能大笑,不能读无用的书(与考试挣钱无关的书),你不能有自己的情绪,不能看花,不能观水,不能望月(这样他们会骂你娇情,太装,太作。)不能喊痛,不能喊累,不能跳,不能唱,不能乱写乱画,不能乱谈恋爱,最好是谈一个就要结婚的那种,不能换工作,不能走朋交友,不能好酒贪杯,不能不能,哦,太多太多的不能不能了,写都写不完,反正,我在这么多的不能面前,我差点发疯,想打人。
或者你可以反问:
“只能说你太弱了,不懂得的温柔的坚持,脆弱的要求,你坚持你的?他要求他的呗?”
我觉得比较难,在那么多不能不能面前,动辄得咎,除非你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动,像躺在棺材里像死去了一般,就没事,否则,只要一动一说话,他们那伶牙俐嘴的声音嗡嗡的叫过不停,一个链接能力强的人,在那种死能量面前,链接到的全是死亡的能量,很快就浑身都僵化了,那还柔软的起来,不拿块石头往他们身上砸去,算是最好的了。
好吧,我知道依然是自己心灵境界太低了,反正,在那么多那么多不能不能不能错了错了错了的面前我无法做到温柔的坚持,脆弱的要求。
我每当看到他们,真的就像那张开血盆大嘴的恶魔般,结果可想而知,有情有感的人,在这个时代似乎变成了短命鬼的代名词了。
君不见,我见,我见自己周围世界很多精神情感世界丰富的人,链接感较强的人,只要长期生活在人堆里,命都不长,早早的挂掉了,不知道他们的下了地狱还是上了西天,反正年纪轻轻的肉体生命就消失不见了,早逝的人,能精神永恒吗?我也不知道,但我想在文字里写下他们,这个世上至少还有那么多把情感与精神当成信仰的人来过。
我想质问的是:一个人如果拥有了丰富的精神和情感世界,就注定是物质匮乏贫穷的代名词吗?他们为了获得点口粮,就必须接受他人无尽的指责无尽的否定吗?当他人随意的往自己身上吐情绪垃圾却还要忍气吞声吗?难道这些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生命就不值得被尊重吗?不值得被人善待吗?
我的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们要如此来踩踏拥有丰富的情感世界的人们呢?让他们陷入贫穷举步维艰的生命状态里呢?以至于大多数人都“弃情投物”了?
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