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电子书 >> 言情小说 >> 影含笑水含香TXT下载 >> 影含笑水含香章节列表 >> 影含笑水含香最新章节

第195章 红尘惮(177)

作者:借问春风 下载:影含笑水含香TXT下载
    话说:人,很多时候会为了自己的肉体而去背叛自己的灵魂,从而陷入灵肉分裂的状态,一阵子,还好说,我最怕的是当外界的声音覆盖掉了自己灵魂的声音,肉体选择了一辈子驱从于外界一起为虎作伥,这样的一生就活出了个金蝉蜕壳,把自己身上实实在在的金蝉给蜕掉了,扔在黑箱子里不去管它了,留下一张空壳子,轻飘飘的,毫无重量,在人间晃晃荡荡,见风使舵,唯恐天下不乱,哪边风儿大,就往哪边倒,若一辈子活成了这般模样,那真是白来人世走一遭了。

    那我为什么不能一边做一个拥有人群链接感的女子,一边又能在人群中拥有自己独立的灵魂呢?亦是大家所说的,群而不同呢?除了体内激素运作的原因,到底还有什么东西在作怪的?现在的我虽不排斥人群,但讲真并不享受在人群中的乐趣,一个人时呆着的乐趣,远远大过在人堆里的乐趣,这好像有点违背人性了,不太符合常理,以前,我并不是这样的,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看《新白娘子传奇》了,觉得那里面的世俗人情体验真的是美轮美奂啊,做梦都希望能成为白素贞那样的女人。

    后来,由于生活经历,再一次仔细来品位这部电视剧,才发现,那里面人情社会也都是充满了等级观念的,天上,人间,地狱,黄泉,分的清清楚楚的,特别是白素贞为了救许仙去天上瑶池里向王母娘娘索要仙丹的那一集,她下跪苦苦求情于王母娘娘,赐几粒仙丹只为救夫君一命,可是,只因为许仙是凡人,白素贞是异类,王母娘娘不但没有赐予她仙丹,还把她打入了天罗地网里,若不是因为观士音的即时赶到,白素贞已经死在了天兵的刀下了,那是多么森严的等级制度啊,那种森严的等级制度,它营造出了一种氛围感,似乎做为一个普通人,你只消稍微动一下,稍微有一点不符合常规的想法,就会有丢失性命的危险,真是太太太可怕了。

    另外,白素贞与小青的情感,她们虽然姐妹情深,但也是主仆关系,小青手下有五个小鬼,与小青构成主仆关系,鬼里面有个白福,管理下面四个小鬼,构成上下级关系。小青在白素贞面前,是为白素贞执行事务的,小青手下的五个小鬼,又是为小青跑腿的,执行事务的。好在,他们都主仆情深,相互认可,相互依恋,这里面虽有等级,但给人的感觉依然美好,依然深情,依然温暖。

    但放到现实生活中,这种世俗人情体验,恐怕根本就不是那回事儿了,特别是在家族文化体系里,当你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去执行事务,事儿一没做好,就要挨骂,挨打,既无报酬,也无情感,啥都没有,这我是深有体会的,我做为一个好动的多巴胺人格的孩子,执行能力应该是比较强的,有能力把爸爸妈妈各大伙儿等身边人头脑里的一个个概念去现实化具象化,那不,身边人都可以对我发号施令的,当时的我并不明白,为什么明明我活儿干的最多?却在家里是最没有话语权的孩子了?那时我给自己的评价是觉得自己脑子不好使,智力比较低下,不然,咋干的活儿总是不让家人们满意的,总是挨批挨骂的那一个呢?

    现在才想起来,他们都只是动动嘴皮子,坐在那里发号施令,指手画脚的,而我执行事务则需要心力脑力体力意识力灵活应变的能力等等各种力的组合,才有可能把他们嘴上说的那些概念具像化现实化的,只要稍微有一个力没跟上了,可能就会把事情搞砸了,哪有像他们嘴皮嘴说的那么容易的,若让他们去执行事务,只怕比我还糟糕呢。

    幸亏,我的神经系统敏感,不太容易在日常生活中变的麻木,从而促使自己去思考,这才知道原来世俗界的那套等级制度的逻辑,并不是你多去跑腿,多干活就能被大家长们重视的,是要学会发号施令,命令他人去干活才能获得更高价值更多的话语权的,你只顾着干活的,在干活中找存在感,那么,什么人都可以对你指手画脚的了,可是,当我发现这套世俗逻辑时,已经落后于其他人将近二十余年了。还好,也算是明白了,这才找回了自己的价值感,不然,我一直还以为自己脑袋跟猪一样笨呢。

    我在想,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猫腻?让人们坚定不移的相信,发号施令的人价值高,层级更高,而执行事务的人却价值低的,层级低的呢?那按这理来说,我整个童年时代干了那么多的活儿,不是毫无价值了?我的父亲就是要把我训练成一个只管听从命令的去干活的奴才吗?我相信这不是他的初衷。

    的确是的,前面一章提到过,我觉得我们这女人的一生,应该是三种状态的混合体,驴子拉磨的状态,大家闺秀的大小姐状态,及霹雳姐或女强人的状态的组合(三种状态不分先后秩序的),才能驱出掉对生存的恐惧感,建立起真正的安全感。当然,男人的一生应该也是同理的。

    而世俗间的等级制度,就是把人定位在一个固定的状态上了,并按各自的生活状态分层级。

    发号施令者不需要干活的那一类人,处在等级制度里的最高层级;需要干活的同时付出体力和脑力劳动者,处在中间位置;驴子拉磨的体力劳动者,处在最低层级,这一层层划分下来,只要呆在这套世俗等级制度里,你就得有服从性,那是天道,天命难违。

    那按这理来说,每一种生存状态若是固定不变的,那小时候的秋梦寒是驴子拉磨的状态,长大了也只能去拉磨了吗?要一直处在等级制度的最底层级里面了吗?因为我都落后于人家二十年余年了啊,别的孩子,刚学会说话时,就懂得运用思维运用大脑前额页功能,就学会了如何去指挥人?如何发号施令了?也就是别的孩子,在刚学会说话时,就已经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并且尊重自己的感受,让身边人去帮助TA实现自己的愿望了,而我却是一直听从命令的帮身边人执行事务的去满足身边人的愿望的那一个孩子。

    前面,我总是提到一个词语:“献祭品”。家族里的最能干的孩子,如果一直按照世俗界那套考核制度去考核TA们,那么,他们只能成为家族的献祭品,时代的献祭品了吗?因为,从小就在河间山间田地间活动劳作的孩子们,好动习惯了,根本就无法去适应那套追求安定稳的等级考核制度啊,再说的科学一点,身体内的神经递质运作模式与其他的孩子不一样啊,兴奋源不一样,从小在安定稳中且懂得对其他人发号施令的孩子,会形成一种人格,叫血清素人格,他们的抗压能力更强,能忍受更多的外界的强烈的刺激源;还有一种多巴胺人格的孩子,也许是先天的,也许是后天的,他们灵活好动但又喜静,日常生活中不需要太多的刺激源,这类孩子其实是非常聪明的,也非常能干的孩子,可是他们并不符合世俗界里的那套等级制度的考核标准,因此,常常被边缘化了。

    还好,我在上学的时候,就专注自己的第二课堂了,并非我没有能力通过考核,是呆在那里面,感觉自己都变形了,心灵都扭曲了。

    那若不能接受等级考核,只能接着去驴子拉磨,做一个跑腿的执行事务的公民吗?反正,我是不接受世俗界这套逻辑的,如此,便不得不远离人群了,我只知道驴子拉磨的状态,自己已经经历过了,又接着去拉磨,一天一拉就是十九小时,着实是拉不动了啊,人的能量是有限的,必须得换种状态去生活了,正是因为从小经历过拉磨的状态,这便可以名正言顺的毫无愧意的进入下一种状态了,来享受思维的乐趣了,这是一个人便能完成的事儿,我这思维乐趣,还夹着儿时及少年时期干在体力活所体验到的情感体验,那就不一样的了,比起在人群里的乐趣是更有乐趣一百倍儿的,思维的乐趣,这也是人与其它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堂堂正正的一个人怎么可以错过这种乐趣呢?

    驴子拉磨轮流来,没拉过磨的轮到他们上了,把空磨留给没拉过磨的人去拉,这才真正符合“天道”的。

    再说了,按照世俗那套等级制度考核给每一个人划分层级,或者自己把自己固定在某一种层级里,这本来就是有问题的人生。按理说,执行事务者,他们是能把一个个抽象的概念具像化的人们,论各种能力,那是无用质疑的,执行力,那是心力,脑力,体力,意识力,灵活应变能力冒险的能力等等各种力的组合,才有可能把梦想照进现实,不然,任凭你有多大的梦想,多么会发号旋令,拥有多高的权力,若没有去执行事务的这一批人,那梦还是梦,想还是想,概念依旧是概念。

    尽管如此,能动的拥有操作能力的一线人员,还是划分到了比较低的层级里了,一辈子忙忙碌碌的,上窜下跳的,来来回回收获了一点东西,左折腾右折腾最终还是折腾到所剩无几了,这又是什么原因?我觉得最大的原因,就是这群人是在向外追逐的过程中把自己的灵魂给弄丢了,把自己的“心”给弄丢了,所以,论心灵修养,他们还差的远呢?“凡是有相,皆为虚妄”,执行事务的人,是在抓“相”,如果他们永远执着于自己的能力的话,执着于看的见摸得着的东西的话,那么他们就永远活在了“虚妄”里了,而把自己身上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给丢掉了,这也是执行能力强的人们的一大悲剧吧,如果想摆脱悲剧人生,就得往相反的方向去走,先放下自己的能力,放下对外物的执着,去把自己的“心”找回来。

    以此可以得出:

    能在人群拥有满满链接感的人们,这种链接感亦是现代人所说的人流量,那么,人群的链接感是从何而来的?

    前面一章我简单的提到过,是内在原因,身体里的激素在作怪;不过,除了内在原因,应该还有很多外在因素。

    内在原因,也就是从小在某一种生存的状态的强化训练中,让身体分泌了某种特定的激素,比如,从小生活状态比较安,定,稳的孩子,如上面所说的,自己呆着不动的人,能发号施令让别人去动去干活的孩子,这种人身体内会分泌更多的血清素,催产素,体内这两种激素比较多的人,你不用做什么,只消坐在那儿,就能够对人群产生链接感。

    至于,外在原因,我总结出来了大概有以下几点:

    1,人格魅力。

    2,情感和被需求感。

    3,共同的苦感。

    4,名利权势。

    下面,我想好好来聊聊,这些对人群链接感的外界因素。

    人格魅力,这一条,就不过多讨论了,这要慢慢去修的,让体内激素平衡,左右脑平衡,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我想来重点讨论后面三条:情感和被需求感,共同的苦感,名利权势。

    提到情感和被需求感,让我又想到了先人的至理名言:“弱者道之用。”

    “弱者道之用。”古往今来,我们是不是把“弱”理解错了,用错了方向了?

    比如在家族体系里,“弱小”的那一方可以理直气壮的对执行力强有劳动能力的那一方发号施令,享受被人照顾指挥他人的快感,这中间的链接剂,是情感,以情感为纽带的。我在成长过程中,就是对亲情特别依恋,因为看在亲情的份上,才不停的去干活的,显然,是被亲情捆绑了,以亲与情为粘合剂,让我对有血缘关系的人产生了强烈的链接感,为了不脱离这种链接感,我可以受很多很多的委屈,做很多很多的事儿,从中,在被需要感中找到快乐源,价值感,存在感。

    但这种以“情”为媒介的链接感也是有条件限制的,当有执行能力乐意干活的那一方,不再接受情感绑架不再接受无偿的付出不再接受“弱”的一方对自己的发号施令时,这时,小组织就会解散了。

    当然,我这里指的弱者,不是指老幼病残及生命陷入不幸与困境中的人们,是拥有劳动能力,却不愿意去劳动的一类人,这里劳动包括体力和脑力劳动,或者打着各“弱”的旗号绑架他人的人。

    再来,“弱者道之用。”我们对“弱”的理解可能是有问题的,在我们的女性婚恋市场里都有这样一种思潮,大部分男性认为思想独立的女人并不是一个合格的伴侣,而那些没有自己的思想服从性强的女性反倒更好,能获得异性更多的照顾,能获得另一半更多的爱护,在家族体系里,同理,弱小的能获得更多的照顾和偏爱,而干活的孩子性格怪僻的孩子往往得到更多的是打击和压制,咋一看,这的确是不争的事实。

    但虽然它是事实,但不代表它就是真理,既然不是真理,那当然得推翻掉。

    我想,先人所说的“弱者道之用”,并代表一个人要消灭掉自己的思想,只有死人才没有思想了,任人摆弄;也不是做一个依附体,让别人多干活,自己不干活,这肯定不是先人的用意的,先人所说的“弱者”,一定也是有思想有能力者,只是他们比较喜欢用一种“空无”的状态的示人,这样,前行路上为少些障碍,这是有与无的转换,实与空的转换,只有把自己拥有的东西放下后,才能更轻松的上路,一个人的创造能力,也是在“空无”状态下产生的。

    能用“弱”“空”“无”的状态示人的人,这种人没有执念,他们的内心是没有恐惧感的。

    而现实生活里,很多人却偏爱一些没有思想没有自己的独立意识没有太多情绪的所谓的“婴儿般的人们”,认为他们才是真正的可爱之人,接近大道之人。

    咋一看,我们偏爱的“弱者”,的确挺符合先人所描述的那一类符合大道之人。可既然TA们符合大道,代表天道,他们的存在应该是让我们安心才对啊,可现实状况呢?在一个物质如此丰盛的年代,又有多少人是真正的身安心安的?

    就拿传统家庭体系说,何谓老有所养?为何我们活的如此恐惧?就怕病了以后,老了以后没有人来照顾自己,落个死后都无人知无人埋的下场,这些无处不在无法消除的恐惧感驱使着我们不停的忙碌,不停的为特定的人奉献自己,却依然没有安全感。为何会这样的?我想归根结底,那是因为我们不相信“人”,不相信他人,不相信组织,也不相信自己。

    那我们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不相信?不相信等我们病了老了以后一定会有人来照顾我们来慰问我们呢?我觉得这都是因果报应,是因为我们的“爱”的范围太小太窄了,把爱与信任固着在特定的人身上,一小丢丢的人身上了,一个小小圈子里了,却从不去质疑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佛家有一个词语叫因果循环,意思是:我们在A身上付出,不一定在A身上获得回报,而是在B,DC,F等人身上获得回报的。而旧地图里的小家庭文化,圈子文化里,显然是特别排外的,什么好处都只向着自己家里那一小丢丢的几个人,为了自个家里的那一小丢丢人的利害得失,不惜一切代价,把别人家的人打倒在地,甚至制造出各种毒食品,陷害别人家的人,而这些被你踩倒的别人家的人,如果在因果循环里,很可能将来是你的恩人能照顾你的人能救于你水火之间的人呢?他们可能B,D,C,F等人,你却把他们打倒了,占有了原本属于别人家的那一份财产资源,把人家往死里逼,再也无翻身之地了,这不等于断了自己的后路吗?我这里不是说不要照顾自家人,而是不能只顾着自家人,自圈的人啊。

    我们种下的各种因,这就会给自己植入一个理念:

    “一切只能靠自家人,若自家人都靠不住了,还能靠别家人?那是做梦。”我觉得这个逻辑是有问题的,你为自家人,去陷害别家人,目的是为了“靠”自己家人,这初发心就歪了啊,无论你打着多么高大尚的“爱”的旗帜,这里面目的都不纯的,这里面是没有“爱”的,在无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他也是难以生出对他人的信任之心的,这些与他人最基本的信任之情都无法建立,那又如何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去施展自己的才能?他自身都难保了,又拿什么给你去靠,最终我们都落下个场,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大家只能都躲进自己的壳里去了,将自己紧紧的包裹起来。

    所以,纯依靠体内血清素催产素在人群中建立起的来的链接感,我觉得它并不是建立组织的永恒不变的真理。

    正因如此,我这才选择把旧地图给撕毁了,选择反其道而行了,继续用多巴胺能驱使自己的人生,对于当下的自己而言,我虽然很少在人群里扎堆,因为这种多巴胺能人格,真的是喜静,喜欢与人保持距离,它不是链接人群的分子,是游离分子,但我是非常相信,即使身边空无一人,即使我生病了以后老得走不动了,真到了那一天,也依然相信会有人来陪伴我走完最后一程的,我是一个相信缘份的尘子,平日里,不管遇到什么人,我相信那都是情缘所至,不管那个人是老人,残人,病人,孩子,青年,女人,还是男子,不管这人是别人家的,还是自己家族的,我不想有内外之分,都是人,只要走进人群里,谁需要更多的照顾,谁挨着自己最近,就关照谁,何必分内外,分你我,分他家你家的,管TA是一贫如洗,还是富可敌国,人在天地宇宙间都似一粒尘埃,都是在红尘里挣扎,何必去抬高这个,踩低那个的,我相信人情社会就是一场场“缘”,缘聚缘散,不必固着于任何人,更不必去偏爱任何人,亦不必刻意的去链接任何人,缘份让我们遇见了,不管他对我有没有用处,不管他是病了还是残了还是老了,遇见了,那都是老天爷的安排,那里面可能有我需要完成的功课,那我就必须虔诚的去面对这一段缘,化解掉这段缘,仅此而已。

    我相信,这个世界一定有许许多多的与我一样的人们的,只是他们不太喜欢张扬罢了。

    或者,正是因为如此,虽然我没有忙忙碌碌没有把这半生所有的时间用在囤积钱财宝物上,像封建时代那样去忙着圈地圈人,但我并不害怕自己老去或者生病的,不太担忧这事儿,大概是因为我觉得自己把“心”放对了地方,至于,最后,结局会怎么样?我都问心无愧了。这人啊,求得了个问心无愧,真的就会元气满满的,元气一上来了,有时候感觉,干啥事儿都来劲,干劲十足,脑子也好使,那自然钱财就来了,有时候,感觉连“鬼“都会来帮助自己的似的,既然鬼都是我的好朋友了,那就不必担心老无所依了,只管一心去追逐属于自己的真理了。

    而世俗界所谓的“天道”,我觉得他们过于追求安稳定了,所以,需要拿尽一生的时间去圈地圈人,这人多了,当然不管圈子大小都需要建立森严的等级制度,这是可以理解的,可人一直呆在这森严的等级制度里,可谓是千家欢喜千家忧,有人乐就有人苦啊,有人轻松就必定有人成为了牺牲品了,有人活的舒展必定就有人活的压抑啊,后者翻身,我觉得是比较难的,那等于要给自己来一次大换血,把自己身体里的激素置换掉,倒着再活一次,且在这中间,人都变的格外的势力,都是有用论,这样下去,我们怎么不怕死不怕病不怕变弱呢?因为病老弱代表着被遗弃被嫌弃被唾弃啊,做为一个有尊严的人,怎么会不怕?

    尽管如此,依然大多数人觉得这样很好,那是因为我们还有另外几种人群的链接感媒介,下一章来聊聊,共同的苦感。
本章结束
一定要记住丫丫电子书的网址:www.shuyy8.cc 第一时间欣赏《影含笑水含香》最新章节! 作者:借问春风所写的《影含笑水含香》为转载作品,影含笑水含香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影含笑水含香最新章节,而丫丫电子书又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影含笑水含香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影含笑水含香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丫丫电子书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影含笑水含香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影含笑水含香介绍:
我(秋梦寒)成长在一个普通商人家庭,从小我的性格就如我的名字一样,阴郁,清冷。父母为了让我变得阳光一些,在我13岁时把我转学到了一所子弟兵附属私立学校(接受军式化管理),几年后,我的外表从别人眼中的“土鸡”变成了“白天鹅”,但我的内在并没有改变,还患上了抑郁症。
入社会后,我认识了一些人,万生(香疗师),晨星(捕鱼者)葛兰歆(如幽兰般的女子)等人。他们的品性与生活方式深深的影响了我,让我重新去面对自己,认识自己,逐渐走出了心灵的雾霾。